前段时间,好朋友姜姜找晓露聊天,说又买了套房子。总房价300万,贷款150。以当地房价来说,算是大手笔了。
这是姜姜家里的第二套房。六七年前掏空六个口袋买了一套九十平的两居室,后来孩子出生,公公婆婆从农村老家过来帮忙带孩子,一家五口挤挤挨挨的住了三四年。现在孩子慢慢大了,再住一起,实在就不方便了。
姜姜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姜姜的公公婆婆这几年在城里住惯了,就不打算回农村老家了。本来姜姜考虑买一套一居室给公公婆婆住,看了一阵房,不知道怎么回事,最终买了一套大三居新房,明年交房。
姜姜的考虑是,过几年自己父母估计也得过来,和他们一起住新房;现在住着的两居室就留给公公婆婆。
为了买新房,姜姜家里再次掏空六个口袋里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又借了40万,终于凑齐了首付。每个月还贷7000多,占了两口子月收入的一多半。
姜姜公公婆婆来自农村,家里积蓄早已因为买房消耗殆尽。这几年婆婆在家帮忙带孩子,公公出去做保安,赚点微薄的辛苦钱。姜姜自己的父母前年在老家盖房子,也有外债还没有还清。
按晓露的理解,姜姜的家庭别说抗风险能力了,就是日常生活,压力都很大。每个月工资一大半用来还房贷,另外孩子也开始上幼儿园了,还得养辆车,因为老公公司离家远,没有合适的公交或地铁。
按照如今的开销,每个月捉襟见肘,根本存不到钱。即使年底有几万块年终奖,也需要先还40万借款。姜姜自己还头疼新房装修,明年房子下来后,装修不知道到哪儿去找钱。
除此之外,再过几年父母年纪大了,双方四个老人的养老,也是一副重担。四个老人,除了姜姜的母亲有点退休金,其他三位都没有,而且也没有积蓄,没有保险。
晓露的感觉是,姜姜家里已经把杠杆差不多加满了,这种情况下任何变故都是巨大风险。老人生病,房价下行,工作变故…都会是严重的打击。
对于购房成本,晓露不太懂,简单的算一笔账。贷款150万,利息150万,以晓露粗浅的理解,不算资金占用成本的话,未来房价至少要涨到450万才能回本。加上资金占用,按年化3%复利计算,150万占用三十年利息收入214万。那么未来三十年,房价至少要涨到450+214=664万才能回本。
另外,据晓露所知,姜姜家里在孩子教育方面,基本上没有配置什么资金;父母养老方面,更是一个大问题。掏空所有口袋,牺牲孩子的教育和父母的养老,来购置房产,到底值不值得呢?晓露不知道,姜姜自己也很困惑。
如果是晓露,会在能力范围内买一套小户型给公公婆婆住,这样家里生活基本不会受到影响。月度工资做好分配,定期存下孩子的教育基金和父母的养老基金。毕竟四位老人的养老不是简单的事情,养老金和保险缺一不可。
当然,这也只是晓露自己的看法。无论如何,晓露坚定的相信国运,相信大家的日子,都会越过越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