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是普遍现象,并且有其历史渊源
人云亦云、随大流、从众的观点其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平常的生活中,甚至工作中也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心理学上,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的行为影响,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公众所影响,所以从众心理被认为是部分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从众现象的存在,一般认为有几种原因,第一个是对于脱离群体的恐惧,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第二种是想要融入某一个群体,所以要与某一个群体保持必要的一致性,就比如卧底,往往要和犯罪集团保持一致,否则则算是卧底失败了;第三种是基于对团体认知的信任,在某些问题上会不假思索的与群体保持一致;第四种是最不可取的,就是懒于思考。
从众效应或者从众现象,从最根本上说是人类进化得来的一个行为模式。在远古,人类还是有很多天敌的,当一个人看到了狮子,会发出警示,并开始逃离,而即使没有听到警示的人看到别人逃离也会跟着逃离,这是出于本能,没有这种本能反应的,大多在历史演变中淘汰了。所以说,从众并非一定对错,从众有其存在的根源,但是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从众就可能出现严重的错误。国外小伙伴恶搞路人的小视频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在一个狭窄的地方,一个人(恶搞者)在有人骑自行车通过的时候,突然做出上空有东西落下来而躲避的动作,骑车者也会做出反应,大多数的这个反应就是认为上空真的有东西降落,从而进行躲避,而由于空间狭窄,往往由于过度反应造成摔倒或翻车,这个过程中骑车者的(从众)动作是基于本能的,是靠潜意识控制的,也就是说,这个从众的动作,是在人身上根深蒂固的,并不能轻易克服。
如何克服从众心态
对于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下为什么这样,要刻意培养自己的思考习惯,当这种习惯形成之后,就会进入潜意识,也就是说即使在突发情况下也会有一个快速的思考。
学会依据事实,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原因在内的,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这虽然有点因果论的意思在,但是事实往往就是如此的。即使通过分析却是一个偶然事件也我所谓,因为我们不可能通过第一眼就能判断所有事情是否存在因果。
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
意见只有不同,没有对错,因此我们在提出意见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几点,首先要把自己的建议说清楚,然后要讲出具体的依据是什么。从逻辑上应该先有问题分析再有建议或意见,但是,往往分析问题会比较复杂,此时就要先说结论,然后分析原因。
对于问题的分析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平常人所熟悉的5W1H(WHO谁,WHERE哪里,WHAT什么事情,WHEN什么时间,WHY为什么,HOW怎么发生的)方法,或者简化的3W1H(WHAT什么事情,WHO谁,WHEN时间,HOW如何)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要把事实和意见要分清楚,在分析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事实,然后依据一些创新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分析问题,并最终论证清楚前面提出来的观点。
对于意见和建议要做到就事论事,不可以就人论事,为了让大家很清楚你再就事论事,最后事先简单表达一下,然后对于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要提供足够的事实依据。
另外就是,在企业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关系复杂,那么此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换位思考、谦虚谨慎、虚心受教、不耻下问、不做意气之争、提出问题的同时要跟着解决建议,语言流畅,提议有建设性,能够做到这几点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起码我还做不到。
呵呵一下,各位阅读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