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咨询是否有效跟来访者的求助动机有很大关系

心理咨询是否有效跟来访者的求助动机有很大关系

作者: 梵溪小院 | 来源:发表于2024-01-25 10:14 被阅读0次

心理咨询起效机制的重要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求助动机。

求助动机过低,比如被迫来咨询者,往往是强迫他来咨询者觉得他有问题需要咨询,而他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他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咨询,迫于外部和他人压力,不得以而为之,甚至连勉强一试都谈不上,这一类的求助者有的就是为了应付为了完成任务。这样的咨询很难有什么效果。咨询中的情景有点像是:我来了,你咨吧!赶紧地,咨完我好交差!

求助动机过高,也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求助动机过高的往往是那些急躁不安的家长,有可能是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中的一个或几个。而当事人本人未必有这么高的求助动机,甚至因为受到强迫而对咨询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拒绝咨询。

这种情况跟上面提到的当事人处于被迫状态相似。当事人不来咨询,他的家庭成员急着来咨询,当然,从家庭系统治疗的角度出发,也并非是件坏事,或者咨询就无法开展工作,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家庭成员若真的能通过咨询在回归他们的真实家庭生活中时有所改变,那肯定是会有效果的。但是他们能坚持咨询多久,以及能在家庭里多大程度上推进变化的持续进行,未可知,不确定,单从我的家庭咨询经验来看,能坚持下来的家庭很少很少。我想,他们一定有他们的理由:船上人不出力,岸上人挣断腰。咨询师有何理由去勉强他们继续来咨询!莫非去说服他们?咨询做的工作通常跟说教无关,在家庭咨询中的确会进行适当的教育,但也不会喧宾夺主的去替家庭做选择做决定。来,或不来,都是家庭自己的事。咨询师的边界还是会守住的!不然家庭咨询就成了咨询师希望好的家庭是怎样的,那便是越界了!

再说一种求助动机过高的情况:我来了,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到底能不能帮我解决问题?钱给你,答案给我!

这种情况的求助者往往对心理咨询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似乎心理咨询是一副灵丹妙药,能够药到病除,一次见效。这种过高的期望会蒙蔽住他们的眼睛和心,看不见咨询师所作所为是在真心和专业的帮助他们。他们第一次来咨询之前可能已经尝试过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甚至包括一些荒谬绝伦的办法,但是没有改善状况或解决问题,他们心里从始至终就不觉得心理咨询会有用,也不相信心理咨询能帮到他们,只是,事已至此,再坏还能坏到哪里,死马当活马医吧。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心存侥幸,希望出现奇迹,幻想着心理咨询真能一下子把他们拉出泥潭。如此心态,咨询能又有吗?能坚持在咨询室打开心门认真交流半小时以上的多少会有点效。但是大部分这样的求助者在一开始的三五分钟,咨询师告知他们没有他们幻想的灵丹妙药过后,他们的心就已经凉了,即使人还在咨询室里,心也已经不在了。咨询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用!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咨询师的错。只是他们不适合做咨询,咨询也不适合他们。因为他们不具有反思能力。求神拜佛问大仙或者江湖上的一些奇门怪术更适合他们。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貌似求助动机适中,但咨询总是很难推进或很难见效。问题出在,求助者隐藏着较深症状获益,需要维持现状,或者说维持问题。关于症状的原发性获益和继发性获益,涉及到精神分析关于神经症和心身疾病的心理冲突论。简单点讲就是,原发性获益是由于症状的发生有效缓解了患者内心的心理冲突,使得焦虑下降,属于心理获益。继发性获益则与之相对,患者利用症状操控别人,吸引关注,满足自恋或获得赔偿等,属于实际利益。总而言之,症状的获益便是求助者在症状未被消除时,以此获得比无症状时或症状解除后更多的好处,这种好处包括了心理获益和实际获益。

这种情况,不好简单的说求助者求助动机低或是高,因为不太好分辨。说到咨询效果,只要求助者还留在咨询里,没有终止咨询或者脱落,那么咨询就有可能有效。咨询师需要循序渐进,一边收集更多的信息,一边等候恰当的时机。著名的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所讲的有效干预的三个关键点:时机、内容、方式。咨询师对于开启有关求助者症状获益方面的探讨,同样需要关注这三点。

综上所述,心理咨询是否有效跟求助者的求助动机有很大关系。咨询师在第一次接触求助者时,就需要对求助动机进行一个初步的评估,才不致于浪费求助者的咨询时间和咨询费用。求助者希望从心理咨询中获益也需要及时调整摆正自己的心态,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求助动机,不要妄想带着不纯的动机通过咨询一步登天。

相关文章

  • 来访者需要了解的基本原则

    1、不求不助原则 如果来访者没有求助意愿,心理咨询师是不主动进行咨询的,来访者有求助愿望是建立咨访关系的前提...

  • 六、不适合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的来访者 - 草稿

    不适合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的来访者 1求助动机非常弱。被逼迫被安排而来。没有自己求助和改变的动力。不太关注,他与家...

  • 心理咨询导论第三讲

    有效的心理咨询,最重要的因素是,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的相互关系。 有效的心理咨询,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心...

  • 筑基第十二课

    1。一般称呼求助者为来访者或当事人,才能显示出咨询关系的平等。 2。来访者的权利,选择心理咨询师以及确认执业咨格,...

  •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读书笔记02

    #晨读~心理咨询面谈技术# 平静自己与倾听来访者 1-学习顺序:平静下来而关注来访者表达的内容,建立积极关系,有效...

  • 应该思维:妖怪的床

    咨询关系 建立心理咨询关系,就是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关键是有效,需要具有同感共情,真诚...

  • 《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读后感

    今天学习了心理咨询洞察分析能力。 概念:指咨询师能够对来访者的认知、情感、行为之动机与相互关系进行归纳总结、透彻分...

  • 2018-05-30关于孩子学习好坏

    孩子学习好坏跟天赋,智商关系不大,跟一下四点关系大 1,跟各个学科的老师有很大关系,是否有批评学生(父母需要做公关...

  • 求助动机的评估

    心理咨询中,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求助动机,评估指标有四项,具体如下: 第一,愿意花费金钱和时间,包括远道来治疗往返的...

  • 来访者有抑郁了,咨询师从哪几个维度来进行引导抑郁症患者的思考

    1 在临床心理咨询中,有很多心理问题的来访者,但是每一位来访者都有不同层面的问题,有焦虑、抑郁、情感关系、亲子关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咨询是否有效跟来访者的求助动机有很大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qv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