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知觉会影响我们的人际沟通,那么知觉会有哪些明显的倾向呢,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这些倾向呢?一起来看一下。
一、严以律人,宽以待己
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会比对待别人时更宽容,这被称为“自利的偏误”。比如,当别人言语粗暴时,我们会批评他缺乏教养;当我们自己说脏话时,却说是当时情境使然。
二、先入为主,贴标签
我们往往会根据对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给他贴上一系列的标签。如果第一印象是准确的还好,但很多时候又并不准确,这就导致我们据此去对待他人的方式并不正确,甚至可能误事。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根据外貌给人贴标签。对于长相漂亮的人,我们更倾向于把一切优点都集聚在他身上,顺着他来。而一旦第一印象是负面的,那么很可能就给对方造成困扰。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注意形象管理,最起码得需要干净整洁得体,以及对应什么场合需要有什么样的形象和举止,自己心里要有数并对应着去做。第二,既然先入为主的倾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保持开放的心胸,如果事实证明你确实错怪了对方,那么你就要愿意改变你当初的判断。
三、以为别人想的和自己想的一样
这也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是我们在人际沟通中常犯的错误。比如,你以为某个玩笑对方听了会觉得很有意思,于是跟他“分享”,结果是他觉得你冒犯了他。为什么?因为别人并非总是按照我们的方式思考和感觉的。那么应该怎样了解别人是怎样想的呢?
第一,你可以直接询问他们;第二,你可以和其他人进行核对;第三,你可以通过深思熟虑再做出一个成熟的猜测。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方式,都比你固执地以为别人和你想的一样要好。
四、期待影响知觉
正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一样,期待在最开始的确会影响我们看待别人的方式,不过也分为正面的和负面的。
比如,你听说某某教授教课水平很高,于是对他的课充满了很高的期待,可是等你上过几次后发现挺一般甚至还不如一些评价一般的老师时,你就会对这位老师很失望。再如,如果你被告知相亲的一方长相不是非常好看,由于降低了期待,就往往可能被对方惊艳到,以致于更积极地评价她。
五、往往被最显眼的所吸引
我们容易被显而易见的事件所影响,但问题就在于,最明显的因素并不一定是事件中唯一的或者重要的因素。比如,两个小朋友打架,家长可能会批评最先动手的那个小朋友,但事实可能是另一个小朋友先取笑或者有其他调皮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