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羲
1
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每日,即使在忙碌的间隙,也不忘随手刷一刷手机,浏览一些碎片化的快餐文字,还理所当然地当作解乏除累、放松身心的一种消遣。
其实,在科技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普及、人心浮躁的当下,这是很多现代人依赖手机而养成的一种通病。试问,还有几多人能手捧纸质书、深深浸润在墨香中呢?
于我而言,涉猎手机网文这种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囫囵吞枣式的浅阅读,反而加剧了精神上的虚空,每每感到乏味至极时,总会不由自主地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沾满灰尘、冷落已久的书来,细细摩挲,静静品读几页。
近来,在琐碎的时光里,忙中偷闲,竟把张爱铃的《金锁记》连读了两遍。之所以对这部小说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或许缘于它所受到的推崇和高度评价。中国旅美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赞誉它,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短篇小说。傅雷先生认为,它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故此,让我带大家走进这个故事,就主人公心灵嬗变的历程及成因,仅作一下个人的粗浅见解!
禁锢在黄金枷锁中的女人2
曹七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张爱玲着重刻画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故事的开篇,张爱玲选取了惯用的月亮这个意象,为人物的出场渲染了一种苍凉凄美的意境。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多么新奇贴切的比喻,仿佛一下子把读者带入了那个古旧的年代,有一种恍如隔世的凄凉。
色彩浓厚的字眼,加上娴熟的写作技巧,使张的语言极具张力,笔下的场景和人物栩栩如生,立体的画面感极强。在这样的月色笼罩下,首先出场的是姜公馆的两个丫头。
新娶的三奶奶的陪嫁丫鬟凤箫和伺候二奶奶的小双,在夜深人寂时的一番闲言碎语,让我们了解到:主人公七巧是开麻油店的女儿,原本是要嫁给残废的二爷做姨太太的,老太太为了让她死心塌地服侍二爷,索性聘来做了正头奶奶。
身份卑微的小双,却瞧不起出身小商人之家的七巧,把她说成是低三下四的人,认为自己都比她高人一等,并且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向刚入府不久的凤箫,道尽主人二奶奶的种种糗事,言谈举止中是毫不掩饰的鄙夷、轻视。可想而知,连一个佣人都可以指东道西、评头论足的七巧,她在这个家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果真,她一出现,大家表面上对她客客气气,其实背地里说三道四,唯恐避之不及,根本无人能了解她内心的凄苦、悲痛。本来性格泼辣她,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和尊严,就像一个浑身带刺的刺猬,毫不留情地刺向周围每个瞧不起她人。
七巧出场时的外貌描写极为传神精妙,与鲁迅笔下活灵活现的杨二嫂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看: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绲,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
想必这种模样的人,都是伶牙俐齿的。果不其然,在七巧尖酸刻薄、口无遮拦的肆意搬弄之下,二小姐云泽和三奶奶兰仙纷纷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在姜家,只有在三爷季泽面前,她才会敞开心扉,尽显一个女人的凄楚无助。但作为风月情场中老手的三爷,不是不解她的风情,只是在这个礼法森严的沉旧家庭,即使有这个贼心他也没这个贼胆,只能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轻佻话敷衍罢了。
从丈夫那“是软的、重的”肉身上得不到情爱的滋润,而能带给她爱情幻想的三爷,又总是若即若离,这就注定了七巧只能牢牢抓住那副黄金的枷,当作自己生存活命的一根稻草。
禁锢在黄金枷锁中的女人3
随着丈夫和婆婆的相继过世,她熬去了自己最好的青春韶华。作为孤儿寡母的她,尽管在分家时受到了欺负,但千帆过后,毕竟逃脱了寄人篱下、不受待见的日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单门独户,也有了一份尝遍艰辛、受尽屈辱而得来的产业。自此,那副戴在身上的黄金枷锁,愈套愈紧。
几个月后,面对忽然登门造访的季泽,本已心如死灰的她,险些沉沦在他甜蜜动人的情话中。敏感多疑如她,在稍试手段后,便套出了男人为钱而来的真实目的。
她已为这个男人付出无穷的痛苦,虽然现在没有了任何人的羁绊、阻挠,但是为了守住拼尽半生得来的产业,她再也不愿意迁就他的坏、容忍他的欺骗。
在季泽离开她的那一刻,她泪流不断,彻底埋葬了心底虚妄的一点情爱。从此,她失魂落魄,性情大变。扭曲的心灵,再也无法培育出健康的果。剩下的余生,她把自己婚姻的不幸、所受到的屈辱,一点点亲手转嫁到儿女身上,不仅毁灭了儿子长白的婚姻幸福,也扼杀了女儿长安的一段好姻缘。
让我们来看看七巧是怎样教育和对待自己儿女的吧!
在女儿十三岁的时候,她教育女儿,天下的男子都是一样混帐,碰都碰不得,谁不想要你的钱?为了管住女儿,哪怕是小脚不时兴了,硬是替长安裹起脚来,痛得女儿鬼哭神号。
看到姜家大房三房的儿女都进了洋学堂读书,因为攀比心理,才把长安送到沪范女中。因为长安丢了一条褥单,便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并准备去学校兴师问罪。长安哭了一晚上后,决然断了读书的念头,从此一蹶不振,言谈举止越来越像自己的母亲。
长安二十四岁那年生了痢疾,七巧不替她延医服药,反而劝她抽鸦片,虽减少了痛苦,结果病愈后上了瘾。好不容易七巧有了个喜欢的人,努力去戒烟,并和童世舫定了婚,七巧却用各种不堪入耳的恶毒言语腌臜女儿。痛定思痛后,长安忍着万般悲痛,解除了和世舫的关系,遂了母亲的愿。
当长安和世舫藕断丝连的风声吹到七巧耳朵里后,七巧以一个疯子的审视与机智,仅用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就兵不血刃地击中了世舫的心,让他的心彻底凉凉:他的幽娴贞静的中国闺秀是抽鸦片的!七巧用剃刀片似的喉咙,彻底割去了女儿最后仅存的一点爱!
再来说说儿子长白。自长白娶了芝寿后,七巧就开始了对儿媳刻薄的取笑和羞辱,并且变本加厉。
为了打发无聊寂寞的长夜,七巧让长白为她烧一夜的烟,言谈举止,母亲不像个母亲,儿子不像个儿子。她更变态到以向儿子打探夫妻间的床弟隐私为乐事,并且在公开的场合对着亲家母,肆无忌惮地把媳妇的秘密宣布出来。
在婆婆七巧非人的虐待下,文中有两次对芝寿的描写,最是令人触目惊心:芝寿直挺挺躺在床上,搁在肋骨上的两只手蜷曲着像死去(宰了)的鸡的脚爪。
当长白对芝寿不甚中意时,为了套牢家中这个唯一的男人,七巧把一个丫头绢儿给他做小,发现还是牢笼不住他后,又变着法哄他吃烟。
芝寿是忍辱含恨,挨了半个月死去的。绢姑娘虽然扶了正,但比芝寿的日子好不到哪里去,不上一年就吞了生鸦片自杀了。自从,长白不敢再娶了。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说,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她的乖戾、阴鸷,她的畸形、变态心理,她的不可理喻,她的人性的泯灭,仿佛重重雾霾,笼罩着这个逼仄、阴森的宅院,令人窒息难受,使人看不到阳光和希望。
禁锢在黄金枷锁中的女人4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人也送了半条命。”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本是单纯、烂漫的少女,渐变成一个面目可憎,令人毛骨悚然的疯女人?
首先是封建礼教的戕害,使她成为男权统治下的牺牲品,这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当时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宗法社会中,她没有选择婚姻的自由,自己的亲兄嫂为了攀上高枝,中饱私囊,把她卖给了姜家。
后来兄嫂每次到姜家来探望七巧,无非是沾些便宜罢了,哪管她的死活,也从未想过要把她从深深的泥淖中救出来,只是期盼着能从她的身上揩更多的油水。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同样是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本来和焦仲卿情投意合、恩爱有加,却遭到封建专制家长婆母的嫌弃而被休回家中,面对冷酷蛮横、威逼利诱她嫁给太守儿子的哥哥,她只能做出以死抗争的选择,来捍卫和仲卿的忠贞爱情。
七巧更不幸的是,她没有兰芝那份感天动地的爱情,也缺乏抗争的勇气,只能任由岁月风霜的摧残,把自己深深禁锢在黄金枷锁中,从一个封建礼法的受害者渐渐变成被这种思想所侵蚀的害人者。
她自己得不到幸福,也见不得儿女的幸福,就这样她以一种歇斯底里的变态心理,用极端残酷的封建家长制,死死套笼住自己的儿子,害死了两房儿媳,又用杀人不见血的卑劣伎俩摧毁了女儿美好的爱情。
其次,无性婚姻的压抑,情爱欲望的幻灭,屈服命运的奴性,对金钱的贪恋,以及周围那些人的推波助澜,都是造成七巧性格扭曲、走向悲剧命运的因素。七巧实在是个令人可悲可叹可恨可气而又十分可怜的人物。
写到这里,本想搁笔,但又思绪万千。虽然七巧生活的时代,早已消逝在历史的云烟中,但小说末尾的那句话却一直萦绕在脑海中: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多么耐人寻味而又发人深省的一句“完不了”!细思极恐,或许这才是这部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
仔细想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是仍存在一些烙有封建专制思想的家长吗?他们看重的是门弟的高低、财富的多寡,牢牢把持着儿女婚姻的权力。也曾几次听说这样的事情,明明夫妻很恩爱,却因为婆母的刁钻霸道,一个幸福的家庭硬是被拆散。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不是仍有人宁可追求一种生活无忧、锦衣玉食的物质婚姻,也不愿固守一份没有经济保障却两情相悦的爱情吗?当面对一种无性的婚姻时,也同样有人宁愿委屈求全做个禁欲者,也不敢冲破世俗的禁锢,去勇敢追求个人的幸福。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这样的父母也不少吧?全凭自己的意愿、喜好,计划安排好了孩子的一切,从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感受,这种做法明明独断专行,却口口声声说“还不全都是为了你好”!
在生活中,当面对别人的不幸时,周围还有多少袖手旁观、高高挂起、麻木不仁的无聊看客,抑或是露出一副嘲讽、唾弃的嘴脸来加剧别人内心的苦痛?鲁迅笔下对这种劣根性的描写,最是入木三分、一针见血。
……
从七巧的悲剧命运中,或许很多人会或多或少地窥见一点自己的影子,反观到自身的弱点和不足,从而启迪对人性和人生意义的思索,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禁锢在黄金枷锁中的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