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红薯是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味。
说是餐桌上的美味,其实也算不得什么珍馐佳酿,因为这个东西太平凡、太常见。冬天每到放学的时候,总会看见街边三三两两的学生或孩童手里拿着烤红薯,边走边慢慢吃着,偶尔还有馋嘴的孩子因为父母不给买小摊上的烤红薯而大哭大闹,引得路人侧目。
据说有一种特别品种的烟薯,用农村烧柴的炭火烤完之后,能在表面上冒浓浓的一层糖浆,撕开焦香的外皮之后香气四溢,满手流油,令人看到就禁不住馋虫大动,几口就能吃掉一整个。
我没有太多知识,分不清烤得流油的烟薯是哪种,又是城市人,自小在城市里生活,没见过几次炭火,自然也没吃过农村炭火烤出来的红薯。因此,我恐怕是吃不上最好吃的那一种烤红薯了!唉!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不过,在我的印象里,确实有几次吃到过美味的烤红薯,那还要追忆到我的小时候。
小时候,我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宽裕,父亲工作陷入囹圄,母亲又收入微薄,所以,照顾我的姥姥姥爷更加懂得节约。我四五岁的时候,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幼儿园上学,姥爷每天骑着三轮车接送我上下学。
记不清是哪年的冬天,有一天天气很冷,路边有个小贩,推着破旧的车子在马路边上卖烤红薯。他的车子很旧,像是打了无数个补丁,炭火也不多,自然红薯也不多。我见了便心声欢喜,指着红薯道:“姥爷,我要吃这个!快给我买这个!”
姥爷见我出声了,便慢慢地把车子停,问小贩道:“烤红薯,怎么卖?”小贩见好不容易来了生意,又是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娃娃,似乎很好说话,便伸出两根手指:“不多不少,五块钱!”“五块?五块都能买一袋子红薯了。”姥爷摇头道。“这真的是最低价啦,”小贩说,“你看,孩子想吃,你就给她买一个呗,又用不了多少钱。”
姥爷叹声气,看看我。我看着烤红薯眼睛一动不动,马上就要流哈喇子。姥爷最后又和小贩交涉了几句,最后用四块钱的价格给我买了一个大大的烤红薯。姥爷付了钱,心中闷闷不乐,便一句话也不说,拉着我上三轮车往回走。我抱着烤红薯,心里美滋滋的,这可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呀!
回到家里,烤红薯已经被我吃了个精光。我见了姥姥,便一把扑出去抱住姥姥。姥姥搂着我,笑着说:“孙孙回来啦,今天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姥姥?”
我将幼儿园发生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讲给姥姥听,又提到了烤红薯的事,当时,年幼无知的我炫耀性地跟姥姥说:“姥姥!姥爷花四块钱给我买了一个大红薯!”
姥姥的眼中出现一闪而过的光,但她并没有对此说什么。她笑了笑揉揉我的头,说:“孙孙吃饱了没有?以后想吃烤红薯了就回家,姥姥给你做,保证和外面买的一样。”“好耶!姥姥!”我欢呼起来,这样,我就可以每天吃到好吃的烤红薯了。
姥姥的话不是光哄我玩的。第二天一回家,我便看见了从烤箱里拿出来的里红彤彤、亮晶晶的烤红薯。姥姥的手艺很好,烤红薯微微发焦却没有苦味,香气扑鼻,尝上一口,唇齿留香。我开心的大快朵颐,姥姥笑着说:“慢点吃,慢点吃。”“真好吃呀!”我说,“姥姥,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姥姥呵呵地笑道:“你现在年龄还小,等你大了,姥姥教你烤。很简单的。”我懵懂地点点头,说了一声“嗯”。
后来的事情,我记不太清了,依稀记得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姥姥都会给我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再加上一小截烤红薯。烤红薯,承载了我那段时间的童年回忆,使我长大后一吃到烤红薯,就能回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随着我越来越大,姥姥姥爷也老了。现在他们留在了老家居住,而我独自去异地求学,踏上了新的征程。偶尔放寒暑假回到家中,母亲问我想吃点什么,我经常脱口而出道:“那就来点烤红薯吧!”母亲说好,一起做。我们按照微信里姥姥教的方法做,拿烤箱烤,红薯也会流油,味道也不错。只是,我离开姥姥姥爷以后,就再也没有吃到过童年时那般美味的烤红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