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前面说到的几位帝王之死,再说说另外几位帝王的奇葩死法,他们的死法说出来甚至一般人都不太会相信。
听说过帝王活活饿死吗?有人说碰上大饥荒老百姓饿死那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但你要说堂堂一代帝王再缺粮食也缺不着他那一口吧,接下来要说的两个“饿死鬼”活着的时候不但是真正的帝王,而且还是赫赫有名之主。其中第一位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国君,三国分晋之后,赵国也算是北方军事强国之一。赵国的一位国君叫赵雍,该位国君谥号赵武灵王。中国历史课本上也有一大段他的典故,赵雍当赵国国君时,力排众议,大胆推行各种改革,比如说把宽袍大袖的汉服改成贴身方便的游牧名族服饰,还有让将士们放弃笨重的战车改成骑马打仗,几年下来原本实力普通一般的赵国赫然就成为了中原的一大强国。如此一位英明有为的帝王怎么会被活活饿死呢?说起来,要怪只能怪他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太差了,养出了两个过于坑爹的儿子,赵雍一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赵章,小儿子叫赵何,两个儿子不是同一个母亲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按照当时的礼法,赵武灵王的接班人应该是长子赵章,可是赵章的生母死的早,王后是小儿子赵何的生母,枕头风这么一吹赵武灵王就改变了主意,于是赵何就成了接班人,但是赵武灵王又觉得赵何的性格太软弱,人太厚道,不像自己那么杀伐果断,只怕是管不住手下那帮骄兵悍将和奸臣,所以他经常这么教育赵何“你是堂堂正正一国之君,除了你的王位你的国家,心里不能装着任何一个人,包括你的父亲,一个君主应该为了你的王位不择手段去争去抢,为情不是帝王之心” 说句实在的,历史上废长立幼一般都没什么好事,听说要封赵何当国君,大儿子赵章和一般大臣都非常不服气,觉得不合宗法,就这样赵章和大臣一派,王后和赵何一派,两帮人天天在赵武灵王面前闹,愣是把赵武灵王烦得不行。人一烦脑子就不灵光,为了图个清净,赵武灵王想了个狠招,自己退位,王位直接传给小儿子赵何,顺便给自己想了个封号叫主父,其实就是太上皇的意思。若是能退位安度晚年也好,可偏偏这位赵武灵王退位后又跳出来搞点事情,看大儿子赵章天天得跪在弟弟面前口称大王,心里很不是滋味,于心不忍。于是乎琢磨来琢磨去还真想出这么一个主意,裂土分国,兄弟二人各据一方。国家内部搞分裂,小儿子赵何自然是不答应,大儿子赵章一听乐坏了,招兵买马铁了心要当君王。一时之间赵国朝野上下乱作一团,赵武灵王一看又没消停日子过了,居然直接逃离散心去了,来到了远离都城的沙丘行宫。可是赵章和赵何早已不是小孩,一看父亲离开了直接就开打了,几番厮杀下来,赵何赢得了胜利。最终,赵章逃亡沙丘行宫,想让父亲救自己一命,可是赵何带兵杀到了行宫还是把哥哥杀了。按说事情到这就结束了,可是经过父亲多年言传身教的赵何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厚道的小王子了,既然已经杀了亲哥哥,也不在乎多一个。当然,亲手弑父这样的事情冒天下之大不韪,他还不敢,但是想让一个人死,有的是方法。于是乎,赵何下了一道命令,军队继续包围沙丘行宫,任何人不得进出。据史料记载,赵武灵王在行宫被困整整三个月,粮食吃尽了就爬上树掏鸟蛋吃,鸟蛋没了就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就真的没有然后了,一代英主赵武灵王活活饿死在行宫,可悲可叹。

历史上还有一位被饿死的君主名气比赵武灵王更大,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齐桓公那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他任用管仲为相,在齐国大搞改革,还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了春秋时期中原第一代霸主。可自从管仲死后,齐桓公越活越糊涂,不但重用易牙和竖刁等奸臣,还整天沉迷于酒色,把身体掏空了。齐桓公的五个儿子看亲爹不管事,就跟赵武灵王的两个儿子一样彼此开战了起来,天天忙着争夺王位,谁也顾不上已经身患重病的齐桓公。易牙和竖刁两个奸臣一看主子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就把老头往小黑屋里一扔不管了。等到五个儿子混战结束,胜出的儿子无亏开始收拾残局,这才想起许久没有亲爹的消息,派人在宫中一搜,在小黑屋里发现老头的尸体,这个时候的齐桓公早已饿死两个多月了,尸体腐烂的场面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但论恶心指数,恐怕无人能及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六代国君晋景公姬獳,他在历史上名气不算大,不过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赵氏孤儿的故事那就是姬獳当国君的时候发生的。这位国君向来做事没个正形,说话阴阳怪气。他不但活着的时候行为怪诞,就连死也死得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史书左传用几个字寥寥交代了“将食,胀,如厕,陷而卒。”说晋景公有段时间觉得身子骨不大对,当时的人迷信,他就找了位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算命先生仔细打量一番,就对晋景公说,大王,我看您印堂发黑,两眼无光,怕是大限将至,活不到吃新麦子的时候了,你赶紧准备后事吧。听了算命先生的话晋景公很害怕,但是又有点不信邪,他接下来遍寻名医,各种养生保健一起上,等新麦子下来的时候还越活越精神,半点没有要死的迹象,结果拿着一碗新麦子,气的非要处死算命先生,说自己明明活到了吃新麦子的时候,还要吃给你看。但是晋景公刚端起碗感觉有点不对劲,肚子不太舒服,于是就去了一趟茅房,结果左右侍从在茅房门口等了半天一直不见晋景公出来,最后有人壮起胆子进去一看,国君不知何时掉进粪坑已然被粪汤淹死。故事虽然很奇葩,但史书就是这么写的,相信史官也不敢轻易乱写段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