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在周一的晚上,想要来准备结婚纪念日礼物,这次打算准备一个皮革吊饰加上刻字来当作结婚纪念礼物。
晚上下好订单,也附上要刻子的内容,结果今日早上起来看一下进度如何?
商家说:我们昨晚加班赶工,昨晚就紧急发货,希望可以在3月11日前收到。
我想为什么要在3月11日收到呢?
去了解一下才发现数字刻错,应该要0331,我打成0311,我真的醉了。
上网查了一下,看到底是对方刻错,还是我留言写错。
结果是我留言内文写错了。
这个答案让我情绪失落了许久,怎么会这回这样?
因为这个刻字是不可以修改的。
买了等于没有用,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
这个真的是事情没有做好,反而发生一些问题。
近日才看《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 》这本书,他提到,在一心多用的时代,要保持专注,才能有效的处理事情。
我回想了一下,当天就是一边看邮件和讯息,又下订单购买,没有检查确认清楚。
才会造成这个事情的发生。
特奥·康普诺利 教授提到:有一种是内省偏见或乐观偏见: 我们通常会高估自己, 低估别人。
我高估自已可以多工进行事情,这些事情也许没有什么很重要的决策或是很重要的事情要进行,但是就是在聊天与阅读邮件讯息时,分散了你的注意力。
专注才是得到的关键
《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 》主要用三个章节来说明:
用三个主题来谈论,运作原理,问题,改善行动方案。
- 解释大脑的工作机制
- 忽视大脑的优势与劣势带来无形的锁链
- 解开大脑锁链的方案- 慢思考
手机非常的方便使用,也帮助我们进入更便利的世界。
不管是沟通,交易,联系,娱乐等。
同时也许影响了我们停下来进行思考的时间。
在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 :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这本书里提到,深度工作=专注*工作时间。
深度工作才能让你成就有价值的事物。
慢思考也是一样的道理。他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这个。
相比来说,慢思考更加简单基本,可以应用在生活与工作中。
那如何保持专注, 深入思考呢?
特奥·康普诺利 在这本《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 给出了四点建议:
- 彻底离线
- 批量处理
- 正常的睡眠模式
- 科学应对负面压力
01
我举个用看电影这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你决定要看晚上8:10分上映的雷神3好了,你去买票。
这个时候,售票人员若是一边玩手机一边和你确定购买的场次时间,你是否会担心他买错了?
所以当你在和售票人员说要看那个场次时,当下售票人员应该是全心的关注你的需求,才会正确为你下单购买,提供你需要的电影与场次。
这个就是专注,虽然可能短短的1分钟,这个就是专注处理一件事情,这个时间上,双方都是保持专注,保持在的离线状态。
02
那么批量处理是什么样的意思呢?还是用这部电影来做说明:
当下你和女朋友或是男朋友要去看,刚好三五好友也有兴趣要一起去看,若你不要想这部片重复看的话,那么是否大家相约在一起,同一个时间,同个场地一同去看。
这个就是批量处理,事情集中一次搞定。
重复看的话,就是多工处理了,做一下被中断,再回来再做。
最终也会完成,但是会浪费许多的时间。
03
再来到了正常的睡眠模式这个,还是回到电影的这个例子好了:
假设约周六要去看电影,但是前四天每天都加班到1点,早上又8点到公司上班。
压力大,晚上睡眠不足,到了周六下班时,去看电影,有很大的机率会在电影院睡着。
那么花了钱没有看到电影,也没有好好的休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保持正常的睡眠,研究提到是7-8个小时会比较好。
现在有小米手环之类的设备,可以让自已知道何时是深层睡眠,要睡多久会比较好。
04
最终来到的科学应对负面压力这个说明,还是用电影这个来说明:
电影是有区分场次时间的,比如8:10一场,下一场可能是10:40。
可是电影只有演120分,为何下一场不是10:10分就开始呢?
这是因为电影散场后,工作人员要整理环境,重要的是,也要等一下椅子凉吧。
不然别人刚起来,你又座下去,椅子都是热的,感觉好象不怎么好。
再来又到了人员收取电影票和核对票的时间,最后再进场找座位等待电影的上映。
这个就好象压力是一点点的给予,不是一直持续长时间的。
当你连续看电影八个小时,比如哈利波特一次看完,可能12个小时吧,后续你可能会座立难安。
所以负面压力的到来,我们好象电影一般,来时好好的欣赏它,散场时好好的休息,为自已做一个整理的运动。
当然太长的压力任务可以像电影拍续集一样,你可以分集看,拆解它来执行。
05
这四个建议都是有效可以运用的,我的建议是一条可以在你的生活与工作有效的运用后,再来执行其他条。
不要一次四条都来做,有困难的。我们想的容易,但是要修正我们目前的习惯会有困难,我也是这样的问题。
在阅读《深度工作》《番茄工作法》《慢思考》后,这些书都在做一个核心的观念。
目前智慧手机给予的资讯非常的多,我们常常迷失在这个资讯的大海里。
保持离线,专注工作,高效的完成任务
以上这些事情我们有时可能无法达到,比如我想要有正常的睡眠模式,晚上可能有报告要打,或是小孩子课业要看,或是有什么事情要处理。
会造成常常无法在晚上设定的正常时间入睡。
有时我也会因为要周更文章,而无法准时的入睡。
我也想要这样,但是事实可能达不到。
我后来学习到少即是多,只要选定一件事情来做就可以了。
我无法四个都做到,那么先做这个即可
要发挥大脑的最大潜能, 最重要的办法是彻底离线——抽出固定的不受打扰的时间, 来完成专注的工作和对话。
你可以忘记本书的所有建议, 但是只要你实施了这一条, 它就足以提升你的智力生产力。
特奥·康普诺利 《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
这条建议就是这本书最重要的的核心之一,因为我们被绑架了,担心离线让他人忘记自已的存在。
我们担心失去讯息的立即性,就好象没有看到最新的电视剧,那么当同时在谈论剧情时,自已完全搭不上话。
但是在投入写作后,我了解到不一定要这样保持在线,因为写作是一个大脑会进行思考与处理的过程,那么想要写出有价值的文章,一定要专注。
若你保持在线,写一下又中断与他人聊天,或是回复朋友的讯息。
还记得电影购票的例子吗?
在这个写作的过程中,就是你的思考和写作软体是要全心专注双方身上的。
我们需要的是专注,这也是牛人的成功之道。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并不是说我有多聪明,我只是对问题思考得更久而已。”
村上春树说:“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睁着眼却什么也看不见。”
本文总结:
工作一次一件事情完成它,专注是得到的关键。
在专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番茄工作法,给自已25分钟专注。
决定专注时,就离线工作吧,把手机或是网路调到飞航模式。
四种解决方式,没有办法完全做到没有关系。
选定这个彻底离线—保持专注,就是这本书的最重要的核心建议。
有关提升工作效率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