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养成•写作•习惯
读《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下)》

读《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下)》

作者: 花生树 | 来源:发表于2023-06-02 19:32 被阅读0次

    民歌在发展流变的过程中,各有其专属的流传区域。当某地的人口向其他地区进行迁移时,必不可少地会携带着原地区的文化、音乐等。就民歌而言,当一首民歌传入另一地区时,其精华部分会渐渐地被当地的音乐所吸收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曲调。它不仅会影响着当地的民歌、戏曲、曲艺、器乐艺术等,还受当地民歌、戏曲、曲艺、器乐音乐等影响,不断丰富其发展。

    关于民歌的区域划分,早在古代的一些乐论著作中就有所体现。如明代王骥德的《曲律》曾提到:“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古四方之音不同,而为声亦异,于是有秦声,有赵曲,有燕歌,有吴歈,有越唱,有楚调,有蜀音,有蔡讴;在南曲,则但当以吴音为正。”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根据汉族民歌风格的差异,参照地理、早期古代文化、语言等背景因素考虑,将汉族民歌的地理分布划分为了十个近似色彩区和一个特区。之后,对各区域的范围、民歌体裁、代表性民歌、民歌的风格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说明。

    东北部平原民歌近似色彩区包括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大部及豫东南、苏北徐州一带。最突出的民歌体裁是传统小调,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在此区域数量很少。代表性的民歌曲目有《小白菜》、《放风筝》、《探亲家》、《沂蒙山小调》、《绣荷包》、《对花》等。本区域民歌的旋律多以六、七声音阶为主,由五声音阶构成的民歌数量不多。基本调式为徵调式,其次是商、宫、羽调式。曲式多以四句结构为主。

    西北部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包括山西、甘肃、宁夏大部、陕北、关中、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西部。在晋、陕、内蒙古西部交界处传播着三种影响大的歌种:信天游、山曲和爬山调。在宁、甘、青相连处,花儿是最突出的民歌代表。在此近似色彩区民歌中最突出的体裁是山歌,其次是秧歌、小调。代表性的民歌曲目有《想亲亲》、《割莜麦》、《走西口》、《兰花花》、《脚夫调》等。本区域民歌的音阶形式主要有四种:一为缺“角”音的五声音阶。二为五声音阶。三为缺“角”、“羽”音,加“清角”、“变宫”音的五声音阶。四为燕乐七声音阶。调式以徵、商调式为主,宫、羽调式次之。

    江淮民歌近似色彩区包括苏北、皖北以及豫东南部分地区。其民歌的主要体裁有小调、山歌和渔歌。代表性的民歌曲目有《凤阳花鼓》、《慢赶牛》、《震颈红》、《拔根芦柴花》等。本区域民歌的音阶特征呈现出由六、七声音阶向五声音阶衍变的趋势。本区民歌中采用五声音阶的曲目相当普遍。调式以宫、徵调式为主,羽调式次之。曲式多以四句结构为主。

    江浙平原民歌近似色彩区包括苏南、皖南东部、上海及浙江大部。本区民歌的代表性体裁有小调、山歌、渔歌。代表性的民歌曲目有《茉莉花》、《孟姜女》、《无锡景》、《紫竹调》等。本区域民歌以五声音阶为主。调式以五声徵调式最多,宫调式、羽调式次之。曲式结构有三种,一为单句变化体。二为四句头结构。三为套曲体结构。

    闽、台民歌近似色彩区包括福建、台湾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的海丰、陆丰、惠来等地。本区民歌的体裁有号子、山歌、茶歌、锁歌、龙船歌、小调等。代表性的民歌曲目有《长工歌》、《砍柴山歌》、《锁歌》等。本区域民歌的旋律音调结构有两种,一是以二—三度为基础。一是以双三度音列为基础。调式以羽、徵调式为主。

    粤民歌近似色彩区包括除粤北少数民族、东北部客家聚居区外的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及海南岛汉族聚居地。本区民歌的体裁有山歌、号子、渔歌等。代表性的民歌曲目有《哩哩美》、《咸水歌》、《调声》、《对花》等。本区域民歌常见的音阶调式有五声羽调式、五声徵调式、五声商调式和六声徵调式。曲式结构有两句体、四句体等。

    江汉民歌近似色彩区包括湖北大部及豫南、豫西南及湘北的部分地区。本区民歌的体裁有田歌、小调、号子、山歌等。代表性的民歌曲目有《催咚催》、《喇叭调》、《桐柏山歌》等。本区域民歌旋律的音调结构有三种,一为运用多种形式的单一三声腔。二为两种三声腔的并置或混合。三为由四、五声音阶构成的民歌音调。曲式结构有两句体、三句体、套曲体、赶五句、穿号子等。

    湘民歌近似色彩区基本上以湖南本土为限。本区民歌的体裁有山歌、田歌、号子、小调等。代表性的民歌曲目有《上四川》、《看郎》、《送表妹》等。本区域民歌的旋律音调为湘羽音调体系。

    赣民歌近似色彩区以赣中、赣北、赣东为基本范围。本区民歌的体裁有山歌、田歌、茶歌、小调、号子等。代表性的民歌曲目有《杜鹃花开》、《青草小河边》、《照镜子》等。本区域民歌以五声音阶为主,调式方面以徵调式居多,羽调式次之。

    西南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具体界限是在巫山以西,秦岭、岷山以南,横断山以东,无量山、哀牢山以北的汉族地区。本区民歌的体裁有山歌、小调、号子等。代表性的民歌曲目有《槐花几时开》、《采花》、《小河淌水》、《放马山歌》等。本区民歌音阶调式以四、五声羽、徵、商调式为基础。

    客家是汉族中的一个特殊民系,分布在粤、闽、赣、湘、桂、台等省区。客家民歌特区的主要体裁是山歌。代表性的民歌曲目有《送人离别水东西》、《风吹竹叶》、《日头出来红打红》等。客家山歌大多以四声羽调式和五声徵调式为主。

相关文章

  • 中国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

    按照种族、地理、文化背景或体裁、风格等把大至全世界小至一个民族的聚居区的音乐文化分成若干区域,是比较音乐学研...

  • 2019演出经纪人考试之舞台艺术(中国部分)

    汉族民歌一般以艺术的样式划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 劳动号子有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作坊号子等类型...

  • 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

    今天读《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这是先秦时期郑地的一首汉族民歌,也是两千多年前汉族先民在农耕狩猎时...

  • 一方水土一方乐 笔记(十四)

    东北汉族民歌 东北大鼓 冯志莲老师授课

  • 孕早期胎教音乐之中国乐曲系列: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

    《在那遥远的地方》采用了汉族民歌中鲜见的欧洲七声音阶调式,既有哈萨克民歌的音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风格。作家三毛从...

  • 嘉禾伴嫁歌🎤

    嘉禾县被湖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歌之乡”,伴嫁歌是嘉禾流传至今的汉族民歌,民歌界有“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之说。“...

  • 圪梁梁-笛子独奏

    《圪梁梁》是一首山西民歌,原名《那是个谁》,由有“黄河之滨民歌王”之称的杨仲青于1980年创作。杨仲青,男,汉族,...

  • 王威

    今天传统音乐课探讨了民歌划分问题。民歌是劳动人民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产物。对于民歌保护的问题,我认为应持既继承又发...

  • 河北籍军旅歌手――将河北民歌唱响国音堂

    人民日报市场报网络版讯(孔建超王振军)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歌海洋中,河北民歌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族音乐,具有质朴、淳厚...

  • 关于JVM内存模型的理解。

    JVM内存划分 JVM内存划分为线程共享区和线程独占区两部分,线程共享区包括方法区(Method Area)和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xm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