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之——惴惴不安。

作者: 大乐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2-04-14 06:20 被阅读0次

    这个成语的解释是,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成语出自《诗经·秦风·黄鸟》,原文:“临其穴,惴惴其栗。”

    宋时周孚有著《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曰:“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私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惴惴然不自安。”

    后人精炼后取惴惴不安为四字成语。

    秦风,故事讲述的是,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时,秦穆公广泛罗致人才,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等谋臣,孟明、白乙、公孙枝为武将,在一大批贤才的辅佐下,攻灭了邻近十二个小国,称霸西戎。

    到了穆公晚年,百里奚等贤臣相继去世,大将孟明向穆公推荐了大夫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说他们人才出众,文武双全,被国人称为“三良”。穆公听了,立即把奄息等三人召来,交谈之后,觉得他们确实学识渊博,精于治国之道,便把他们三人全都封作大夫。

    从此,秦穆公经常把他们兄弟三人召进宫中,询问国政。三兄弟侃侃而谈,提出各种富国强兵之策。穆公对他们言听计从,君臣关系十分融洽。

    有一天,秦穆公在内殿宴请子车氏三兄弟,酒过三巡,他略带醉意地说:“寡人与尔等三兄弟情投意合,十分相得,但愿我们能生同此乐,死同此哀。”子车氏兄弟受宠若惊,马上离席谢恩,说:“我等兄弟蒙大王如此厚恩,无以为报,一定生死相从。”

    不料刚过了一年,公元前621年。穆公就不幸病逝。他临死时,给继位的秦康王留下遗嘱,要子车氏三兄弟实现“生死相随”的诺言。秦康王把奄息等三兄弟召来,向他们宣布穆公的遗言,征询他们的意见。奄息等三兄弟都表示愿意以身相殉。于是,在秦穆公下葬的时候,奄息三兄弟连同其他177名活人,一起殉葬,被活埋在秦穆公的墓中。

    对子车氏三兄弟的不幸遭遇,秦国人民深表同情和痛惜,这是秦国的青年才俊。曾为国家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深受百姓爱戴,如今却要无辜被活埋,秦国人对他们充满了无限的同情,对统治者这种灭绝人性的暴行十分憎恨,他们无可奈何地创作了《黄鸟》一诗,来表达他们的悲哀和愤恨之情。

    这首诗保存在《诗经·秦风》里,它一共有三章。

    第一章写道: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湍湍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大致的意思是说:黄雀呀,瞅瞅叫凄凉,一齐落在酸枣树上,谁跟随穆公去从死?子车奄息是好儿郎。这位奄息人人爱,一百个人比不上。走近墓穴要活埋,全身发抖人心慌。那老天爷呀,你为何不睁眼,杀这好人不应当!如果可以赎他的命啊,愿用百人来抵偿!

    第二章写道:“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瑞惴其?彼苍老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它的大致意思是说:黄鸟瞅嗽叫凄凉,一齐落到桑树上、谁随穆公去从死?子车仲行好儿郎、这位仲行人人爱,一百个人难比量、走近墓穴要活埋,全身发抖心里慌、那个老天爷呀没长眼,杀我好人太荒唐!如果可以替他死啊,愿用百人来抵偿!

    第三章写道:“交交黄乌,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于虎。维此于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傈、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诗的大致意思是:黄鸟瞅瞅叫,凄凉地飞来落在荆树上、谁跟穆公去从死?子车于虎好儿郎、说起子车?钢虎啊,百人相比没他强、走近墓穴要活埋。浑身颤抖心发慌、叫声那个老天爷呀,杀我好人不应当?如果可以赎他命,愿死百次来抵偿!

    “惴惴其理”这句诗,后来发展,就演变为成语“惴惴不安”。

    这个典故谴责了独夫的残暴,颂扬了善良的美德。同时也表明,到了秦穆公的时代,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人殉制度是一种极不人道的残暴行为,表现了在奴隶制与封建制交替的时代,人们朦胧的“人权意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典故之——惴惴不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bd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