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因很简单,张一鸣只是一个做国际企业的企业家,作为企业家,他考虑的是他的用户,客户,以及投资人,这不是他的道德决定的,而是商业规矩决定的。
如果人们做点研究,就会发现字节跳动的主要投资人里,很多是美国的资方,比例还不小。

所以,从企业控股层面来看,这些资本现在绝大多数是支持字节跳动甩卖的,因为都是美方,我得保住我的部分资产。
这个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我们再看tiktok的高管清单,tiktok里面的主要管理团队也都是清一色的老外,很多都是美国市场举足轻重的商业人物。

所以管理层,投资人里大比例的老外,不说别的,美国区的tiktok等于就是老外的公司,局依然是老外的局,美国的市场开拓很明显也不是靠中国人。
说白了字节跳动在美国赚的钱基本上就是老外带进来的,只为了进入你这个公司,大家享受股权的增值,一切都在投资的时候估计就商量好了。
所以张一鸣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仅不反抗,而且还继续要稳住自己是国际化的面子,原因我估计是他针对这个事情没有话语权。
但他毕竟又没有丢掉所有市场,所以又不能因此丢失掉字节跳动在其他大陆的国际化形象,我估计也不能得罪其他国家的资方,所以只能硬撑。
很多人听到这里估计就开骂了,说张一鸣不够硬,说人家是HJ了。
我建议还是别骂人家张一鸣,因为中国企业要走出海靠的是真本事,张一鸣能做成这样很不容易,而且人家之前发展的背景是全球化大背景下,没有人想到如今中美关系急剧下降,等于就是被浪潮给冲了。
而且字节跳动这样的企业之所以去国外找投资人,有几个原因:
1.引荐国外基金的是咱自己的中国人,和很多很早就在国际舞台的中资,这些都是国际精英级别的中国人,引入海外基金更多是为了帮助中国企业获得国际资源,在国际舞台发展,其实当初是大好战略,因为这个模式走到国际去是利好大家的
2.类似抖音,今日头条,tiktok的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空间巨大,待在国内反而要和BAT乱战,而走入国际反而有优势,你会不走国际?
3.可能还是资本市场不够利于字节跳动融资发展,要知道这类互联网公司大多都在美股上市,估值更高,融钱更快。比如我们熟知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也都在美股,港股上市,这些地区有先进的商业模式,而这决定了他们要去相对发达的资本南市场去获得资源
所以问题不是张一鸣够硬不够硬,而是这种由国外资本扶持起来,本来战略就是面向全球的企业与普通中国扎根本土的商业模式就不一样,他就是借着老外的资本和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而为什么不选国内资源,因为满足不了条件,没有合适的制度,会陷入内战等诸多原因。
张一鸣本身是中国本土大学培养的高材生,而且也投资很多知名国产企业,包括最近也在美股上市的ONE理想汽车也是有他投资的,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一直是这些企业家的梦想。
但没有人想到政治搅局会来的这么猛烈,而字节跳动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一直难得到国家本土政策,市场和资本的支持,确实可惜,但这个的改革之路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到来的。
至于很多文章在骂张一鸣不够硬之类的,只能说这个时间节点非常尴尬,加上美国过于嚣张,导致民族愤怒焦点压在张一鸣身上,而这个时候国家还是站出来帮着怼了美国。
而同样有过经验的华为,其实在与美国对抗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华为是花了更多时间在钻研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上,没有选择与美国周旋,继续研发核心技术,芯片。
因为未来真正的战场是数据,智能之战,这是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目标,智能产业的皇冠,因为如今的经济环境,人口,能源危机已经逐渐显现,未来智能,AI,新能源等等会是这个星球的主流。
个人建议还是少骂张一鸣,要骂的话,马云,李彦宏,这些在国外上市多年的企业家都得骂一圈了。
中国应该感谢这些过去趁着全球化迅速学习,并且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企业家,但与此同时真正该做的还是快速优化本土环境,打造所谓的内外双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