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0期“安”主题活动】
去年在陕西老家过年,正月初六去二伯父家拜年。
一路上并不顺利。
由于上大学,参加工作,我很多年没有去过县城,更遑论去二伯父家,父亲也是去得少,所以道路不熟悉,尽管开着车,却走的并不快,总是走走停停,后来没办法让二伯父发了个定位,才顺利赶到。
一路上我自己有点着急,女儿有点忐忑,她总是对大人的事情很操心,有的时候比大人还担心,我想是因为小时候我和爱人当着她面吵架,她没有安全感的原因。
等到了伯父家,已经过了晌午吃饭的时间。我们就坐在空旷的院子里晒着太阳聊天,由于和伯父多年未见,尽管是很亲近的关系,能互相聊的已然不多,简单问候寒暄之后,就是父亲和伯父有一搭没一搭拉着家常琐碎。
岁月已经把我变成了中年人,并且附赠了我一个新的身份,爸爸。岁月也随带把中年的伯父雕刻成了老年人,也馈赠了他一个称号,爷爷。
既然是一家人就不必强免着寒暄,我随即开始观察伯父家的变化。我曾经在伯父家度过一段暂住求学的时光,所以对伯父家的情况比较熟悉。
伯父是上门女婿,尽管入赘的是所谓的源下人家庭,意思是平原地区的家庭,我们是在山区居住的。
但伯父家条件并不好,甚至称的上困难,唯一好处就是靠近县城,打工,以及采购物资方便。
伯父家原先有一处砖瓦结构的木架房,后来被丈母娘犯晕一把火烧了,无法伯父又重新选了一处宅基地,东拼西凑攒钱,又喊着父亲和其他伯父、叔父帮忙一起重新盖了木架房。
当时房子的前面虽然也是院子,却并不平坦,前高后低,且全是土路,院子里植有几处葡萄树,夏天成熟时,下学回来我也偶尔采食。
如今院子最前面多了一处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平房,院子里也全打了水泥,既结实又平整。
木架房与平房之间架设的有一处电线,数条电线像五线琴一样平行分布,电线下面散布着很多鸟屎,靠近平房的地面上散落有剩饭的残渣,一群麻雀正分散得到处都是,它们蹦蹦跳跳地啄食,忙活的热热闹闹,仿佛它们也正在过新年。
不过它们一旦感受到我们几个人的动静,不论我们是站立还是走动,这些麻雀都会呼啦啦一下飞开,但是并不飞远,不是落在电线上等待,就是泊在房檐上观察,有的翘着头像哨兵一样专注地盯着我们,有的仍不安分蹦蹦跳跳,有的胆小在屋檐上停留一会觉得还不踏实,会呼啦啦再次飞走,而有胆大的会立马打个回马枪,又在地上贪婪地啄食着残羹冷炙。
看到麻雀这个样子,我看了看无聊的女儿,想到找点乐子,觉得和女儿一起网麻雀玩,她应该会很开心。城里姑娘难得这样玩乐的机遇!虽然不是下雪天,麻雀的食物并不难找,麻雀不一定愿意上当,可优点是麻雀足够多,因为伯父家在村子最外面,清静,所以麻雀格外多。
伯父帮忙找了一个筛网,又找了一条长绳,一个短树枝,绳子绑在树枝上,筛网用树枝轻轻的支起来,网子下撒了很多玉米粉,等麻雀钻到网子下吃食的时候,一拉绳子,麻雀就会瞬间被网住。
原理是这样子的,但是想逮住麻雀并不容易。麻雀都是很机警的,与人类相处,与其他天敌博弈当中,麻雀已经培养了自己的安全感,它们对安全的感知异常敏锐。
加上又不是冬天,麻雀并没有饥饿到急不可耐或者轻敌冒进的程度,它们并不轻易靠近网子,显然它们也发现突然增加的怪东西充满了诱惑也暗藏危险。
所以玩了近一个小时,无有收获。麻雀总是在屋檐和食物之间来回飞动,这之前的距离虽然不足5米,可这5米就是它们安全感定义的安全地带,这5米让我和女儿无可奈何。
我们作为貌似强大的一方企图玩弄麻雀,却被麻雀屡屡调戏,女儿直到临走都毫无收获,心里满满的怨气和不甘。
麻雀的安全感,是在大自然中与天地共存、抗争所建立起的危机意识,这使得它们在与我和女儿的对抗中取得了胜利。
这时候我并不像女儿一样失落和气馁,因为我知道,我曾是麻雀,女儿曾是麻雀,伯父和父亲都曾是麻雀,所以失败很正常,胜利才是侥幸。
我们均生在寒门,生而普通,却从来没有在生活的苦与难中妥协退让,甚至投降溃败,我们像麻雀一样,一次次勇敢靠近危险,与危险和困难共舞,以培养自己的安全感和应变能力,进以求得生存。
就像伯父,房子烧了又如何?再盖,劝说教育老人树立安全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足以。
生如蝼蚁又如何?人生困苦又如何?不妨学学麻雀,一次次冲向困难和危险,绝不轻言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