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心理专题推荐集心理专题月刊筛选池
我曾经用心理学的原生家庭去责怪父亲,到最后才发现是我忘记了爱

我曾经用心理学的原生家庭去责怪父亲,到最后才发现是我忘记了爱

作者: 嘻嘻晓晓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00:00 被阅读160次

    记得,或记不得,说的,或说不得,父亲都在那里,那时一个我们一生下来,就能看到的人,可是我们要真正读懂他可能需要我们用掉一生的时间。

    图片源自网络

    我曾经犯过最大的错误是用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自己的父亲,我们一直再说原生家庭,可最后是我们忘记了爱

    曾经,我用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自己,去解构自己的原生家庭,去剖析父母对我的影响,然而,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并没有得到很大的解脱,就好比有些困惑突然之间得到解答会发现答案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痛苦,反观那些生活在困惑中的人,因为不知道,反而会显得更加平淡而知足。而现在,我才意识到用心理学去解释自己的原生家庭,去分析父亲、母亲对我的影响,去责怪他们,是我一直没有与自己和解,是我忘记了父母对我的爱与付出。

    我出生在云南一个被大山包围着的小县城里,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农民,大半辈子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幸运的是,即使我现在痛恨指责着高考的不合理,但我又不得不去感激它,是它,让我有机会从云南的小山村来到武汉这座大城市,让我看到了大城市方便快捷新颖的生活方式和特点,让我有机会感受到了大学教育的自由和发展的无限可能,但更多的是,刚步入大学时的各种不适应。自卑、敏感、焦虑一直伴随着我。我会在出去搭乘武汉地铁二号线的时候不知如何搭地铁而感到紧张、惶恐、无措。我会因为普通话的发音有问题在上台汇报PPT的时候老师刻意问了一下这位同学是哪里来的。我会因为选课需要用电脑在网上选而自己不会弄却又不敢问别人而有无力感痛哭……,这就是曾经的我,自卑,敏感,有问题不敢问别人,不敢向别人求助,说话小心翼翼,怕被拒绝。而那个时候,我一直觉得我爸妈只知道我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对于我在大学里的困境,无助,一无所知,偶尔向爸爸体提及,他也只是说都是小事情。而在之后的时间里,当我慢慢克服了我曾经的困惑与不足,我才发现,父亲,不是不知道,而是一直都觉得我能跨过那些我当时所谓的难关。

    我的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人,年初播种,年末收割。中间穿插着做一点小生意,每次看我爸在买东西的时候,我觉得他厉害的同时又会觉得莫名心酸,父亲厉害在他不管面对的是什么人,都敢去说谈价格,不论面对的是有钱人还是穷人,父亲似乎都不卑不亢,一视同仁,既不妄自菲薄,又不骄傲自大。但他唯一不好的一点是,他脾气不好,容易发脾气,经常打我。小时候,他和妈妈在外面忙着赚钱,晚上回家,我从三年级开始,每天晚上要很早回家把饭菜做好,小学正处在爱玩的年纪,有时候回家晚了,饭做的晚一点就会被他滴答声呵斥,有时候也会动手。他还没有耐心,当我做题他教我教不会的时候,就会打我,那一次是一个小学数学题,题目是问步行50米需要多长时间,我做错了,我写了2个小时,可是当时真的没概念,然后他教到最后教不会,直接耍起拖鞋就扇在我的脸上,右脸顺着眼睛下面至今还有一道疤。最后以他让我拿着手机亲自去走一遍为结。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那一次去学校,同学脸怎么了,都不能说是被打的,而说是自己不小心摔到了。

    有时候,他和妈妈吵架会动手,也会牵扯着我和妹妹也一起挨打。上初中,以为自己大了,就不挨打了,可是,后来也因为初一的时候数学考了45分而被罚跪一晚上,后来自己开始拼了命的努力读书,想把成绩弄好,可是一次家里停电,我开始点着蜡烛做作业,他因为说我学习都学成了一个书呆子而打我,当时处于青春期的我更是不服,然后我爸就让我跪着用电线一直打到我说服了才可以。后来,他去了外地打工,到了我高三的时候因为生意不好做赔了钱回来了,我高三的时候成绩不稳定,高二的时候也可能是因为缺少父爱的孩子会比较容易早恋的我也深陷其中,之后成绩就一直下滑,然后正当我以为高中了父亲不会再打我的时候,那一次他因为我不努力学习又打我了。因为这两件事情的对比,我曾经以为自己真的可以把他当成两件比较好笑的事情讲给周围人听,事实上也这么做了,讲完我们都笑了,我以为我的释怀仍然还是在当自己一个人去思考,去面对的时候也会溃不成军。就像在上教育心理学的时候,因为老师讲到惩罚的时候说过,如果你们当中有人因为老师,家长的误解,不合理的惩罚留下了阴影。伤了自尊什么的还是来到了这所大学,那你们是很厉害的。当时那节课我哭了,因为自己一直处在不被父亲的认同中,中考因为没有考到重点班被父亲说失望,高考因为发挥的不理想被父亲说比不上别人,有时候,自己也在想我也没有坏到一定程度,但是还是被父亲打,被父亲不认同。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听到老师讲的内容感触就会比较深。

    在学发展心理学的时候,老师讲到家庭教养方式其实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一个人的性格就在其中养成。在心理学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创立了父母教养方式理论。鲍姆林德于20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对孩子及其父母进行了观察,由此发展了自己关于“教养风格和个体发展”方面的理论。这一理论框架非常有生命力,至今仍为科学家所采用

    这一理论从两个维度展开,并得到四种不同的教育风格。这两个维度分别是:

    接纳/反应程度:即父母给予孩子支持、温暖和接纳的程度。富有爱心的父母常常对孩子的要求反应迅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孩子的爱;而充满敌意的父母对孩子的需要则不理不睬,让孩子感到冷冰冰的拒绝。命令/控制程度:即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实施严格控制的程度。一些父母会给孩子制定规矩,严格执行;另一些父母则放任孩子,对孩子不管不顾。

    用以上两个维度,可以画出4个象限,即4种不同的父母教育风格,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忽视型四种。

    1权威型父母,即“高反应,高要求”型。即足够的爱与合理的要求。

    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对孩子提出许多合理的要求,并谨慎的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理由,保证孩子能够遵从指导。

    他们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作出适当的限制。同时,由于他们深爱着孩子,会主动关爱孩子,耐心的倾听孩子。

    他们还会采取各种方式,激励孩子自我成长。

    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孩子会表现的独立、友好对待同伴、具有独创性而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会渐渐养成自信、积极乐观、善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2、专制型父母,即“低反应,高要求”型。即孩子对父母爱的感知不足且父母要求严格

    这一类型的父母采用一种限制性非常强的方式去对待孩子,他们的标准很高,同时并未意识到过高的要求对孩子的内心造成的痛苦。

    他们也很少向孩子解释遵从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而是依靠惩罚和强制来迫使孩子服从。他们也不注重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更倾向表现的性格内向,表现出相对较少的社交性,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3、放任型父母,即“高反应,低要求”型。即足够的爱和较少的限制。

    这一类型的父母采用一种接纳且放任的教养方式。他们较少对孩子提出要求,也不认为自己对孩子的行为结果负有很大责任。

    一般来说,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他们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其实是“溺爱”的表现。

    处于这种教养类型下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的自负、依赖、任性、喜怒无常,做事缺乏恒心、耐心。

    4、忽视型父母,即“低反应,低要求”型。没有足够的爱和关心和较少的要求。

    这类父母实际上对孩子并没有兴趣,他们只给孩子提供最基本的照料,对孩子的其他正常需求表现的漠不关心,拒绝与孩子亲近。

    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爱。这实际上是一种对于孩子的精神虐待。

    这是一种最最糟糕的教养方式。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会表现出自控能力差,攻击性强,容易发怒等不良心理特征。

    以上四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教养方式会限制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孩子做事优柔寡断,心理上易抑郁和焦虑,缺乏创新能力;

    放任型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社会技能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使孩子变得自负、任性、冲动、幼稚、没有恒心、不能吃苦;

    忽视型教养方式使孩子根本得不到充分的爱,因此他们对生活会采取消极的态度,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比较容易发怒等。更为严重的是,这类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未来有可能成为充满敌意、自私、叛逆的青少年,易演变成反社会、犯罪型人格。

    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爱,一个是限制,在足够的爱和合理的限制下成长的孩子,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孩子会表现的独立、友好对待同伴、具有独创性而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会渐渐养成自信、积极乐观、善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而如果是在缺乏爱或者说父母爱的方式没有被孩子感知且要求高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倾向表现的性格内向,表现出相对较少的社交性,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而很多时候,父母,老师都会一味的去责怪我们的一些行为,去不认同我们的一些做法,然而,他们往往也忽视了我们性格养成,行为养成背后与他们的关系。

    而上大学之后,伴随着步入中年的爸爸,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吧,正如现在的爸爸开始主动关心,开始表达他对我的挂念,开始渐渐认同我的优秀。其实一直以来,父亲除了打我,脾气不好之外,我觉得在做人做事其他方面,他是一个合格的爸爸。曾经我责怪过他,我气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父亲,让我变得自卑、敏感、小心翼翼。然而,当我现在回头看,我不能否认他对我造成的伤害,有时偶尔做梦,都会从梦里爸爸又开始打我中惊醒,梦的很真实。

    现在的我,学着和自己和解,去理解父亲对爱的表达。我们每个人都有爱的需要,在真正理解了父亲是爱我的,我也开始释然。

    在看《风雨哈佛路》的时候,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出生在一个父母都是吸毒犯,偷盗,打架,抢劫的家庭的孩子为什么最终能成长成这么优秀,勇敢而有毅力的孩子,以前我一直不理解,而现在回过头去看,电影中的小女孩一直没有忘记的是:我的母亲是爱我的,尽管她吸毒,没有钱支付我和弟弟的生活,但我知道并且会记住她是爱我的。以前我写作文总是会写爱是世间最伟大的能量。然而却没有想过为什么?而现在看来,我们的成长是需要爱的,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与缺失爱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否定原生家庭对我们造成的伤害,然而,一定要记住的是,这个世界上,不管怎样,父母都是爱你的,或许他们不善于表达,或许他们表达的方式你接受不了,他们很多时候是因为不懂所以才会在爱中伤害了你。你要做的,是去理解或者忽视他,唯一不要忘记的是:他们永远是爱你的。

    年少的我们一定或多或少和父亲之间少不小矛盾、对抗、记恨、眼泪,记得,或记不得,说的,或说不得,父亲都在那里,那时一个我们一生下来,就能看到的人,可是我们要真正读懂他可能需要我们用掉一生的时间。我们的父亲,大多不善言辞,深厚朴素,他所做的一切,不管你能接受,或不接受,都出自爱你。

    永远不要忘了父母对你的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542d5ac51f2f:我不同行业的老师都跟我说过,人是有一定的自愈能力。我想你更多的是没有放过自己。当然我很赞成,在原生家庭中,对父亲角色的不认同或者来自于父亲的不认同,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有一定影响。
      • 化工1703何乖:成长啦!!
        化工1703何乖:@嘻嘻晓晓 是粗略的看看,,,找朋友的重要性,合群的重要性
        嘻嘻晓晓:@化工1703何乖 这么长,竟然看完了😊

      本文标题:我曾经用心理学的原生家庭去责怪父亲,到最后才发现是我忘记了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gu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