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有位朋友也提到,我的衣服感觉很像学生。我就问为什么,她比较委婉地说我喜欢买的牌子都是休闲的,感觉我衣服不怎么打理。之所以说“也”,是我妈妈就说我的衣服看起来都不太职业。我也能理解为什么她这么说,我的上衣以深色(非黑色)毛衣,帽衫为主,裤子多是各种厚度的瑜伽裤。和本地青少年穿得差不多,毫无曲线可言。
我上小红书仔细观摩了一下别人的穿搭,确实觉得我挺土的。准备买点新衣服,改进一下衣服风格。我在网店看了看,被一件粉色毛衣吸引住了视线。我有一件比较喜欢的粉色毛衣,最近感觉尺寸有点大,有点显胖,就闲置了。看到裁剪更合理的,就又想买了。
之前我看《少女与霓裳》恰好有一段提到粉色,我特别有同感。青春期时,家长盼望我们穿粉色,可我们都不愿意,因为粉红色在大家口中就像“公主病”的同义词。电视剧里,那些不讲道理,自我中心的女性角色,都是全身粉色的。那本书里也讲了一个很写实的例子:2005年的一部叫《结婚》的韩剧中,家境优渥,丝毫没有受过苦长大的女主角,绰号叫“粉红公主”,衣服是粉红色,手机链是粉红色,床品是粉红色。本来毫不掩饰对粉红色的喜欢的女主角,却在男主角朋友的酒吧里,被闺密爆料绰号时慌张地脱掉粉红色外套,急忙否认她喜欢粉红色。在这里,粉红色仍被看成是让人难为情的颜色。
粉色好像注定要和女生错过。我之前和叶子逛商场时,也感叹过这件事:当你适合穿粉色时,喜欢的却是酷酷的黑白灰。当你年纪渐长,身材不那么玲珑后,却重拾对粉色的喜欢。作者讲了段她难忘的回忆:那些高中女孩穿上都有些不好意思的粉红色蕾丝衣服,却吸引了不少上了年纪,身材走样的女人去试穿。年少的我,看着她们无端生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一边羡慕她们有购买力,一边又觉得服务员说“衣服很搭哦”的场景很滑稽。还在喜欢穿粉红色的中年女子,不知为何有些喜剧式的悲凉。
我初中时候很喜欢玩乙女游戏,还在人人搞了个小站,具体名字忘了,带着“少女心”三个字。同学会用一种捉弄人的语气说:“你还有少女心呢?”我当时很不好意思,否定了。我说因为这种游戏叫“乙女游戏”,我只是在分享这种游戏相关的内容罢了。如果我不喜欢一件事,我怎么会收集相关的内容呢?我其实认同了对方的话,却不敢用正面的语气回应。同样,看偶像剧,看言情小说的女生,也很少有愿意承认自己喜欢这些梦幻故事的。大多数人的借口都是“只是打发时间”。
曾经我们想要表达喜欢粉色,喜欢浪漫,是需要勇气的。现在喜欢什么颜色,就没了这层枷锁。说白了,年幼的我们无法承受别人的偏见,担心别人的有色眼镜,不愿承认那个年纪的自己是有幻想的。而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终于有底气承认自己的爱好。突然意识到,承认自己,并没什么可羞涩的。
那本书作者又提了一个例子:2017年的韩剧《三流之路》中,三十岁的女二号和另一个年轻女孩穿着一样的粉红色卫衣一起走在街上,她说起自己小时候因为喜欢穿粉红色,家里又是卖猪蹄的,所以绰号叫“粉红猪头”,两人相视一笑。时间过去了十五年,韩剧中的女性角色从对绰号感到羞愧,改变为即使被小时候的绰号伤害,长大后依然坚持自己的喜好了。
再说回我的衣服。在想通粉色这个话题后,我觉得确实衣服也代表着我的一些心态。虽然加拿大衣服就是丑,但我也没让家长寄给我衣服过。我平时穿那些衣服,不愿穿太扎眼的,也是不想给人很“做作”的感觉。可是,追寻自己好看的一面有什么错呢?我要改变自己的心态,也改变自己的穿衣风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