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韦彪
图 | 周莹提供
素材 | 周莹提供
世界脑力锦标赛由“世界记忆之父”托尼·博赞和世界脑力运动理事会主席雷蒙德·基恩共同发起,是世界最高级别的脑力运动赛事。在大赛中产生的纪录,将直接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无需审核。
编辑
1.她荣获国际记忆大师,是天赋?还是努力呢?
在2015年12月18日结束的第24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上,开封市参赛选手周莹凭借60分钟内正确记忆1054个数字、一小时内正确记忆13副打乱顺序的扑克牌的成绩,获得了国际记忆大师的荣誉称号。她也是开封市首个国际记忆大师称号获得者。
编辑
对于她的记忆大师称号,也许有人会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呢?是天赋异禀,还是她的大脑跟别人与众不同呢?其实,她不是天赋异禀,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她之所以能荣获记忆大师,如果我告诉你,她的记忆大师可是“看”出来的,你相信吗?
2.看电视引发记忆兴趣
国际记忆大师周莹告诉我们,她与脑力记忆结缘纯粹是看电视剧看出来的。大学四年级时,由于课程较少,闲暇时她喜欢窝在寝室里看电视剧。有一次,在看一部港剧时,一个陌生的词汇引发了她的好奇心:记忆宫殿。“那部电视剧讲的是,剧中人物利用记忆宫殿这种记忆方法对身边事物进行记忆,那种学霸一样的感觉吸引了我。”
编辑
周莹老师也是第一次听说“记忆宫殿”这个专业术语。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汇时,她就深深地被吸引了。而且在她小的时候,就特别羡慕身边学霸级的同学。如今看到电视剧中的人物利用记忆宫殿这种记忆方法记忆事物,她就特别想学习并进一步掌握。
为了学习记忆法,也为了尽快掌握记忆宫殿。在大学临近毕业时,周莹老师就开始了自学记忆方法。
编辑
3.记忆法让她彻底着迷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她自学的方式就是从淘宝网花10块钱买了初级课件回来,但经验不足,又没有老师指导,自己看完之后什么也没看懂,反而觉得一头雾水。但正是因为自己没看明白记忆到底是怎么回事,而这恰恰激发了她的好奇心。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周莹老师便有了进一步靠近记忆宫殿,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的决心。
编辑
她时常在想,为什么别人能够成功运用,而自己却连看也看不明白呢?一心想要弄明白记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周莹,深深陷入了对脑力记忆的关注。
随后,她开始不断收集关于记忆方面培训和比赛的信息,了解到不仅有脑力记忆这样的培训,还有世界最高级别的脑力运动赛事。而且,西方国家已经有不少人成为国际记忆大师并从事脑力记忆工作。
编辑
4.全身心投入记忆培训
大学毕业后,按照家人的意愿,她回到河南参加工作。但她按捺不住内心对脑力记忆的狂热、好奇与喜欢,毅然辞职到武汉专程参加脑力记忆培训课程。
一开始,周莹老师以为会得到家里人的支持,但没想到,家人对此不理解、不支持。母亲甚至极力反对,觉得这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事业,将来也不会有更好的出路。
编辑
为了心中记忆大师的梦想,也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自己毅然地辞职到武汉,并在武汉找到了专业的脑力记忆培训教育学校,想要系统学习专业的脑力记忆。
非常幸运,她所在的脑力记忆培训教育学校创始人,他就曾参加过世界脑力锦标赛并获得相当好的成绩,学校的培训老师也对脑力记忆培训很有方法。在兴趣及自身压力的驱动下,在专业老师的培训下,周莹对脑力记忆培训的学习得心应手,而且成效显著。
在相关课程的学习结束后,学校主办人对周莹极力挽留。周莹最终留校,成为一名脑力记忆培训老师。
编辑
5.努力让她成为国际记忆大师
经过几个月枯燥又艰苦的记忆训练,周莹以河南赛区成人组第三名的成绩入围中国赛区。经过激烈角逐,周莹又成功入围此次世界脑力锦标赛。60分钟内正确记忆1054个数字、一小时内正确记忆13副打乱顺序的扑克牌,这个比赛成绩让周莹成功获得国际记忆大师称号。而拿到国际记忆大师的荣誉证书,周莹很是激动。
编辑
周莹说,取得这个荣誉的背后她付出了很多。她告诉自己,只有朝着目标不断前行,摔倒了再爬起来,才能在不断迷失和找回自我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新的、完整的自己。
接下来,她会继续参加脑力记忆方面的国际赛事,以提高自己在国际记忆排行榜上的名次。同时尽己所能,推广脑力记忆培训这份事业,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脑力记忆。“人生没有那么多的技巧和方法让我们享用,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周莹说。
编辑
获得国际记忆大师这个称号,周莹感觉自己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想要走得更远,还要继续坚持训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