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有位读者给我留言说,自己很想从事新媒体工作,但目前的工作又与新媒体一点也不沾边,于是有点苦恼。
后来几次联系之后,了解了一些她的情况。
这位读者我叫她小林是今年毕业的应届生,现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前台文员。
原本小林应聘的是新媒体运营专员,但做了两个星期后公司的前台文员辞职了,公司一时没招到合适的人于是就安排小林先接手前台文员的工作。
小林原本心里是不乐意的,但碍于自己是新人,没敢说出口,加上领导说只是让她先顶替一段时间,等招到人了就把她换下来,于是小林就硬着头皮接受了。
但没想到小林在这个位置上一做就是三个月,昨天领导跟她谈了转正的事让她继续担任前台文员一职,因为公司前台文员还没有招到,但是新媒体运营专员确又招了一位。
小林心里一万个不乐意,但人家是有新媒体运营经验的,小林想自己应届生而已,拿什么跟人家竞争,于是只好被动的接受这场职位变动。
其实小林这种情况我很能理解,因为年轻,因为弱小,所以觉得自己没有反抗的威权人士(父母、长辈、领导)的资本,所以我们被动的接受了一些自己不乐意的安排。
【二】
想想刚毕业那会的自己,也总是在小心翼翼试探着周围人的言行中慢慢行走,生怕一不小心就祸从口出,生怕一不留神就无意中得罪了谁。
如果有人说:“帮我个忙吧…”
哪怕放下自己手里的活也会先去处理别人的事情。
总是不自不觉中为自己揽下一身的活儿,如果做得不好还会深深自债。
后来慢慢发现,其实自己做的这些事并不是别人做不了,所谓的“帮忙”不过是别人指使你的一种借口,而且你做了这些人家也未必真心感谢。
虽然意识到这点,但诶于面子,也总是没办法开口拒绝,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慢慢将这种习惯扭转过来。
我们总是害怕看到别人失望的眼神而委屈自己,我们总是不知不觉中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模样而不是真实的自己。
因为我们不懂拒绝,所以我们没能更好的尊重自己,我们试着屏蔽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以我们憋屈的活在别人期待的生活中。
伍绮诗在《无声的告白》一书里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三】
我们从小过惯了被安排的生活,小到吃饭穿衣,大到报考专业、结婚生子,我们在别人的期待中不断挣扎。
常常听到有人说:
“我不是真心喜欢这份工作的,可我又不能离开,这是爸妈好不容易为我争取到的,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我并非真的爱眼前的这个人,好像只是正好到了该结婚的年纪,父母觉得双方家庭合适,就这样在一起了。”
我们常常无法拒绝家人的期待,不论那期待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们常常会倾尽全力,为心爱的人做所有我们觉得很棒的事,却不明白可能对方并不钟情。这是悲剧和不幸福的根源。
只有当我们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明白自己的真实需求,说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这样的死循环才会结束。
我有一位表妹大学的时候学的是设计专业,毕业之后在长沙工作过几个月,但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对口。
于是心有不甘的她,去年的时候和家里人打了声招呼就跑到广州来了,刚来广州时在一家创业公司做平面设计,工资不高,而且辛苦。
父母心疼她,于是要她回家去工作,并且为她找了一份工作,在一家保险公司从事内勤事务,工作轻松,又离家近,而且福利待遇非常好。
但我表妹最终还是留在了广州,她说,在这里工作虽然辛苦,但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她愿意。
后来表妹在那家创业公司工作一年后,被另外一家公司以双倍的工资挖走,而且工作比之前要轻松,还交了个男朋友,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四】
我们总是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才慢慢明白,真正应该取悦的人只有自己。
慢慢的学会推掉那些不必要的应酬,拒绝那些不合理的要求,不迎合、不讨好、不喜欢的不妥协了,开始拒绝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
也许有人会说,我也想做自己,但是的确很难。
我总是不自不觉就被别人的言行影响了自己,说话做事总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同,而常常忽略自己的感受怎么办?
美剧《SENSE8》里的一句台词:真正的暴力,最不能原谅的暴力,是我们过于恐惧真实的自我时所对自己施加的暴行。
如果你真的想要做自己,首先你得认识自己,并且爱自己。
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并且接受自己的缺点。
很多人不敢做自己,就是因为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对自己的缺点又过分在意,小心翼翼的逃避着这份缺点,于是在生活中便不能明确自己的愿意和需求,也就只能被动的接受别人安排了。
除了认识自己之外,你还要弄清楚自己擅长什么?明白自己要什么?这样你才能分清楚哪些是适合自己的,哪些是不适合自己的。
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才不会有迷茫和彷徨,你才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第二,你还必须学会爱自己,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努力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而忽略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不可否认,我们都是爱自己的人,但我们的行为却在不知不觉得把这份爱忽略了,因为我们讨厌这个有缺点不完美的自己,我们在乎别人的意见更甚过自己的感受,是我们不能好好爱自己的根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