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笑集
走进佛教的世界

走进佛教的世界

作者: 味禅 | 来源:发表于2020-01-29 17:16 被阅读0次

佛教的世界是诚诚恳恳面向群众,面向社会,开创大乘入世利人的精神,而且要深深认识到不但释迦摩尼佛是在人间成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在人间成佛。大乘佛教精神,是与众生休戚相关。《华严经》说:“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


释迦摩尼佛还给人间留下一个民主的僧伽制度,规定僧伽中一切事物,一定要由僧伽大众会议来决定办理,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独断专行。会议的程序,日期,工作检查,个人行为的批判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英国赛德兰在《印度的遗产》一书中写道:“我们今天的会议制度,竟可以从2000多年前的印度佛教会议中见到,真是令人惊奇的事。


佛教的世界也是禅的世界,一切一切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所以要真正进入禅的世界,是不能依靠背诵经文,熟读佛理就能领悟的。它是自我的觉知,它与别人眼中的一切无关。禅的世界。无形无相,不生不灭的智慧德相,法法皆真,无言妙道。


佛陀的大悲心是怎样的呢?在《根本说一一有毗奈耶杂事》卷二说:“世尊于一切时,观察众生,无不闻见,无不知者,恒察众生,无不闻见,无不知者,恒起大悲,饶益一切。昼夜六时,常以佛眼观诸世间,于善根处,谁增谁减,谁遭苦厄,谁向恶趣,谁能受化?作何方便,拨济令出!”佛以大悲心观世间众生,是佛的不共功德。


佛教的世界是动静相宜,动是身体力行,普度众生,弘宗演教,弘法利生,无有疲倦。静是参禅研法,自净其心,见相不迷惑于相,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动随不乱其真。


时时听从佛陀教诲,平等视一切众生,人与人,人与一切众生的关系,是互相依赖的。

相关文章

  • 走进佛教的世界

    佛教的世界是诚诚恳恳面向群众,面向社会,开创大乘入世利人的精神,而且要深深认识到不但释迦摩尼佛是在人间成佛,十方三...

  • 走进佛教

    前言 ——————————————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 已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而我...

  • 走进佛教 认识生命 死后的世界

    《走近佛教》 认识生命 死后的世界 —————————————— 第一章认识生命 二、死后的世界 我们生下来便踏上...

  • 走进佛教之佛教诞生

    凡有信仰的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神格。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反映出个人的学养与个性;将决定个人的信仰品质,也会影响个人...

  • 对佛教的世俗解读:佛教的四大功能特征

    佛教的功能=心灵游戏+生存方式+供养营销+第二俗世 了解佛教,有两种视角:一是走进佛教看佛教,二是走出佛教看佛教。...

  • 《“佛教”不是“佛教”》

    佛教不是佛教,佛教的本质是追求世界的本质,它是属于哲学。佛教当初就是释迦牟尼发现了世界的本质,然后把他的发...

  • 走进佛教之因果异说

    自由与良序·走进佛教·因果异说 因果是个好东西,好就好在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先就习以为常的现象界来谈,也就是一般...

  • 走进佛教之地理因缘

    自由与良序·走进佛教·地理因缘 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生存环境,人类得以迅速繁衍并形成聚落。如...

  • 走进佛教之印度神教

    自由与良序·走进佛教·印度神教 人类文明始于神话。因为畏惧自然之心理,导致万物有灵之信仰;再加上科技能力有限,行政...

  • 走进佛教之沙门思潮

    自由与良序·走进佛教·沙门思潮 雅利安人自西北方来,进入南亚次大陆的中部平原。得着先进科技的赞助,不断驱逐原民;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佛教的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xb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