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古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之说。证诸历史,非为无因。辛亥革命的先声,即为四川保路运动,此先天下而乱,引领无数英雄儿女走上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而在历代王朝统一过程中,蜀地又以其易守难攻和粮草充足的军事优势,成为故国坚守一隅的最后防线,后天下而安。今日且话巴山人民用血与火抒写的荣光。
解宋危局,拯救世界文明
当年金军入侵,一度打下了临安,但是不能灭亡南宋,又被韩世忠、岳飞等军队逐回,为什么?因为上游被四川守住了。川兵在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独立苦撑,接连在秦岭北坡的和尚原与大散关等地同金军数战皆胜,终于保住了四川,也就保住了南宋的命门,从而使金宋在秦岭至淮河一线形成对峙。
后来,蒙古入侵,一举使契丹、党项、女真等多个民族亡国灭种,而蒙古军队吸取金的教训,采取大迂回战术,先全力攻打四川。谁都知道,当时蒙古铁骑无敌天下,席卷整个欧亚大陆,受害最深的中亚至今人口耕地不足当时的60%。
然而,自1227年到1281年,四川人民凭借天险,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足足拖住了蒙古大军51年。
在这期间,全亚洲百余古国已被蒙古征服,眼看着欧洲和非洲已面临倾覆之势,而正是四川人的奋勇抵抗,改写了历史。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创下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并且在钓鱼台击毙了蒙古大可汗蒙哥。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于是,不可一世的蒙古面临着群龙无首的局面,各路大军只好纷纷退回大漠,重选大汗。这一退,免去了欧洲的灭顶之灾。
同时,在非洲面前,蒙古主力走了,只剩下少数蒙古军队和仆从军2万人,埃及趁机发动反击,著名的马木留克倾巢出动,与蒙古残军决一死战,蒙古军由于布阵失败,从而遭到挫败,非洲也从此免去灭顶之灾。
如果没有四川人民的抵抗,世界的格局将会是怎么样,实在难以想象。正是四川人逼着蒙古停止西征,使欧洲文明得以保留,开始了文艺复兴。不然,今天的世界可能还在黑灯瞎火中摸行。
四川人的抵抗同样也挽救了中华文明。当蒙古人入侵西夏时,两千多万的西夏人彻底从世界上消失,连文字都没有留下,当蒙古人入侵金国时,中国北方被屠杀遍地,以致于当时的南宋人到北方去,发现千里无人烟,北方中国人十不存一。
而四川人的抵抗,终于拖迫使蒙古人改变的毁灭政策,南宋虽然不免灭亡,但是南中华文明却得以保存。而四川人付出的代价是,在蒙古来之前,四川人口有1295万人,等到四川沦陷,只剩下60多万人。
合州钓鱼城顽强抗清,坚守最后阵线
满清和蒙古最大的不同,在于蒙古狠毒,而满清阴毒。1644年明朝崇祯帝吊死,明朝灭亡。四川人在南明政权领导下仍然英勇抵抗满清长达十多年,到后来,吴三桂反叛,主战场仍然是在四川,四川人对满清的抵抗引起了满清的疯狂仇视。
“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这就是1649年满清征服四川时发布的政策,在这样疯狂的灭族杀戮下,一座又一座城池陷落,一城又一城百姓被杀光,四川人悲壮的抵抗到1659年,重庆终于在众寡不敌中陷落。
四川人也在浴血奋战中被屠杀殆尽,而此时,明朝已经灭亡15年了。残酷屠杀的结果,是四川800万人口,仅余不足百万,随后,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导致后来的四川人,祖籍多出于湖广。
英勇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民国时期,军阀众多,四川一直处于军阀混战状态,没有一个能够统一全省的势力。但是,当抗日战争打响时,四川人迅速团结起来,形成了三百万川军出川抗日的壮观景象。
然而,日军兵精械足,川军武器只有土枪,连衣服、粮食都没有人供应,以至于战斗中,完全是人肉顶子弹,几千人几千人的阵亡。
但是,川军抱定战死疆场的信念,前线川军中每天升旗时,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
日寇凶顽,中华国土大片大片的沦陷,河北战局一溃千里,凇沪会战,数十万国军精华毁于一旦,南京城下,十万将士,三十万生灵被屠杀,中国人每失一地,血流成河。最后,以至于中国未沦陷的不过陕西、四川这寥寥可数的几个省份。
作为抗战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四川再一次挑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担子,仅有4000万人口的四川省,以一省之力,前后出劳力600万,出壮丁350万,64万子弟兵死难,承担了整个抗日战争中百分之三十的经济供给,终于经过八年抗战把日寇赶出了中华大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