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 森林哲学互联网科技
为什么阿里巴巴的市值是京东的7倍多?

为什么阿里巴巴的市值是京东的7倍多?

作者: 小商帮 | 来源:发表于2017-09-01 10:41 被阅读14479次

    来源: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作者:左刀

    市值差距拉大

    京东一直是一家非常有争议的公司,而刘强东也一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但不管怎么样,京东发展到现在,从最初在巨头们夹缝中生存的小电商,发展到现在甩开苏宁和国美,可以跟阿里巴巴一争高下,确实有他成功的理由,至少,刘强东每天能够坚持8点多在公司开会,很多CEO就做不到。

    不过,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京东与阿里巴巴这对宿敌在最新的战场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差距。以2017年8月30日收盘的市值来计算(数据来自雪球),阿里巴巴总市值4331.54亿美元,而京东为595.31亿美元,两者差距达到了7.28倍,而2014年赴美上市时,阿里的总市值跟京东的总市值比较,大约相差4倍。而2017年第一季度时,两者的市值差距也不到6倍。

    也就是说,从上市到现在,两者的市值差距越来越大了。当然,两者的体积也越来越大,总体而言,是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京东被阿里甩开了身位,或者说,不是京东不优秀,是阿里表现的太优秀。

    如果单从月活来看,根据艾瑞网的统计,手机淘宝7月份的月活为46770万(台独立设备),而京东为11978万,两者差距为3.9倍,根本没有7倍的说法,而根据京东方面公布的年度活跃人数来看,两者差距甚至只有2倍多,如果加上网页端,天猫的数据等等,二者也没有差距到7倍多的可能。所以,单纯从月活来看,无法解释为什么京东和阿里的市值有这么大的差距。从GMV看也类似,根本没有7倍多的可能。

    还有人认为,阿里巴巴的业务体系中,还有云计算、大文娱和创新业务等板块,而京东则显得单薄的多,尤其是京东剥离了金融业务之后,除了电商和物流之外,有想象空间的其他业务几乎没有(阿里的金融业务和物流业务分别在蚂蚁金服和菜鸟网络中,不计入阿里巴巴体系)。

    炒股会炒预期,这一点国内外其实都是一样的,否则亚马逊的市盈率不可能会这么高。不过,如果我们看阿里巴巴的营收结构就会发现,虽然其他业务增长较为迅速,但核心电商业务依然占比达到了86%,云计算,大文娱以及创新业务所占比重依然不大,在可以预见的5年内,电商(后续或许叫新零售)依然会占据70%以上的营收,并且贡献大部分的利润(事实上,云计算和大文娱以及创新业务方面后续几年持续亏损的概率很大,因为仍然在市场抢夺的阶段。而去年同期,核心电商的比例只有73%,说明核心电商在阿里的地位进一步在提升。)

    所以,双方的实际核心业务都是电商,从炒股炒预期的角度来看,阿里除了电商之外的业务至少在1,2年内很难起到顶梁柱的作用,如果从新业务体现出来的财务数据来看,似乎也很难解释为什么双方差距不断在加大。

    还有人说,阿里一直是盈利的,而京东一直是亏损的,尤其是第二季度美标之下亏损,对于刚刚实现盈利的京东而言是非常致命的打击,这也是导致其市值与阿里巴巴差距较大的原因。

    然而,阿里一直是盈利的,而京东目前的亏损并不是最严重的,并且在非美标准下已经盈利了,京东2015年净亏损非常严重的时期,总市值也没有与阿里巴巴差距这么大。

    那么,为什么双方的差距会到达7倍多呢?

    阿里的组合拳

    在中国的市场上,如果单从战略角度来看,阿里巴巴的战略以及执行力无疑是最强的企业之一。

    战略是什么?按照释义,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

    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曾经撰写文章《李彦宏, 马化腾和马云都有过什么神准的预测》,你可以看到马云在多年前的很多预测都在今天成为了现实,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不仅仅预测到了,而且去做了,不仅仅做了,而且很多方面还做的很好。

    所以,一家公司之所以会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并非偶然,我们可以看到从1997年到现在,互联网行业几度兴衰,多少公司风起云涌,但笑到最后的公司却并不多,这些“老公司”能走到现在还能保持高速的发展的,绝对不是靠的运气成分。

    在核心的电商业务中,京东与阿里巴巴的差距并非月活的数据,而是“月度总有效时长”,按照艾瑞7月份的数据显示,淘宝的月度总有效时长为93031(万小时),而京东则为9552(万小时) ,两者相差了9.74倍,甚至比两者的市值差距还要大。而7月份两者的月活分别为46770万和11978,仅相差3.9倍。

    这两组数据什么意思呢?

    同样逛街买东西,淘街的人数是东街的3.9倍,但逛淘街的逗留的总时长是逛东街的人逗留总时长的9.74倍,按照人均而言,每个人在淘街逗留的时间是在东街逗留时间的2.49倍。在东街逛1个小时,别人在淘街就逛2.49个小时。

    很显然,逛的越久,买更多东西的概率就会越高,而且,你的个人数据的丰富程度也会越好。而这,则是大淘宝在这几年着力发展的策略之一。

    早在2014年双11,阿里巴巴实际的二把手蔡崇信就提出:未来阿里巴巴的投资逻辑,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第一,用户的增长及增加用户粘性;其次,投资的项目是能增加客户体验的。

    实际上从这些年的发展来看,从2015年开始,互联网人口红利就在不断的下滑,而很显然,2014年的阿里巴巴已经充分意识到用户粘性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在人口红利大幅下滑之后,会是企业下一个快速发展的动力。

    单纯从“用户体验”方面来说,其实京东是做的很不错的,至少在2014年之前,京东已经在这方面下了苦工。

    一方面,京东着力打造仓储和配送体系,不断加强用户的快递体验,这几年从配送时间到服务质量方面,除了顺丰能够匹敌之外,其他的快递公司几乎鲜有能与之匹敌的。

    另一方面,以自营为主的京东加强了品控,并在媒体宣传上下足了功夫,刘强东抓紧每一次媒体讲话的机会,加强营造了京东“无假货”而淘宝“假货集散地”的概念,再加上各种吸睛的大法,比如挑战物流行业,奶茶妹妹代言等等,吸引了一大批用户的入驻。

    正是在这种“用户体验”能力的驱动之下,京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果不跟阿里进行比较,京东的发展是非常惊人的,至少从GMV来看是这样。

    我们来看看虎嗅的一张图:

    可以看到,从13年第四季度到17年第二季度,京东的自营和第三方GMV都有了非常长足的发展,17Q2的自营是13Q4的3.65倍,而17Q2的第三方则是13Q4的8.93倍,整体的GMV则是4.85倍,这种速度无论如何都是非常快的。

    不过,如果跟阿里比较,尤其是最近几个季度来看,阿里庞大的身躯其核心电商的增速竟然超过了京东,我们看看观察者网制作的最新一季部分数据对比图:

    不仅增速更快,而且营销费增速还远低于京东,研发投入远高于京东,这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当然,京东本季的股权激励费用较高,这个对后期是向好的影响。

    实际上,除了天猫增速超过京东之外,整个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增速达到了56%,更是大幅超过了京东的46%。这里面的秘诀,就是阿里巴巴在这几年大幅加大了用户粘性和用户体验的工作。

    首先说说用户体验:假货和物流这两部分,虽然阿里目前跟京东仍然有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快速的进步。

    比如说,菜鸟物流现在很多城市都可以做到当日达和次日达,尤其是次日达,目前在全国122个城市覆盖了次日达业务,并且在快速扩展中,这个送达的时效方面跟京东相比,劣势已经在迅速减少了。毕竟,在配送方面迫切要求当日达的人群数量并不多,大部分用户对于次日达,甚至隔日达都会觉得比较满意了。

    所以,物流配送的速度方面京东的优势会越来越小,尤其在新零售落地后,这种差距甚至会演变成阿里的优势。比如说,盒马鲜生这样的新物种,配送速度一般在30分钟左右,忙时绝大部分控制在2小时之内,这种体验就非常好了,超过了京东现在最快的“极速达”。而很明显的是,随着阿里新零售战略的不断升级,更多品类以及更多区域的配送速度将会得到快速的提升,我们在之前有过很多文章分析过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略,京东和亚马逊为代表的重资产配送体系,将面临阿里为代表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新零售配送体系的重大挑战。当然,亚马逊的科技投入远大于京东,目前亚马逊甚至在北美展开了2分钟配送的试点,并且收购了全食超市,虽然其新零售战略比阿里要慢很多,但战略布局方面做的也是不错的。

    所以,虽然目前阶段阿里巴巴的物流配送体系跟京东比仍然有差距,但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接下来需要重点做的就是提升服务质量,这方面菜鸟联盟跟京东比依然存在差距,但差距也在缩小。(作为一个参考指标,邮政总局的7月主要快递企业有效申诉率表显示,苏宁、韵达、中通、百世的投诉率都低于京东,圆通略高于京东,而申通则相对较差。当然,这个指标只是服务质量的一方面,但能说明一些问题。)总体而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物流体系将极大提升效率,会让菜鸟联盟的企业越来越强大,这从三通一达不断快速上涨的财报中已经能够看出来,物流体验,菜鸟联盟接近甚至超越京东是非常有可能的。

    除了物流体验上的提升之外,阿里更重要的还是做了“提升用户粘性”这一关键的动作。这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月度总有效时长”方面,阿里大幅领先京东的主要原因。

    为了能够达到较好的粘性,阿里方面重点做了“内容电商”和“社交电商”两部分。

    在内容方面,淘宝在2016年8月推了“淘宝二楼”,一共两个栏目:一千零一夜和夜操场,分别于 2016 年 8 月和 2017 年 3 月推出,共涉及 19 个主推商品。

    除了淘宝二楼这样的现象级产品之外,整个淘宝都在往内容电商上靠。在手机淘宝中,“淘宝头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一旦你点击进入之后,把商品做成内容的各种文章就会占据你大把的时间,之下还有“有好货”,“爱逛街”,“淘宝直播”等等,能往内容上靠就往内容上靠,你得到的已经完全不只是购物的体验了,而在底下的“微淘”,则可以让你通过视频等方式来完成更好的购物体验。在内容方面,淘宝已经拥有了上百万的从业者加入,俨然成为了购物内容的最大平台,总之一句话,就是尽量把你的时间给占领了,让你在购物中不可自拔。

    有朋友问,京东也在做内容啊,手机京东有“京东快报”和“觅me(发现)”这样的板块,也有直播,也是内容电商啊!为什么停留的时长方面跟淘宝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首先,淘宝的女性用户超过65%,而京东的男性用户约57%。女人比男儿更爱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其次,淘宝的内容生态起步早,内容更加丰富,还有二更这样好玩的产品,而且里面的很多板块都已经内容化了,而京东的内容像是简化版的淘宝内容,虽然也开始模仿和跟进了,但形神都差的多,从使用上大部分还是以往购物的界面。如果仔细把两者的内容都玩上几天,你会发现京东的内容布局跟淘宝的内容布局差距还是很大的。

    除了内容电商之外,阿里还在不断尝试进行“社交电商”的努力,比如说,二手交易的闲鱼,定位就是“全国最大最活跃的闲置物品交易社区”,请注意,其称呼是“社区”。据说,很多90后和00后现在在闲鱼上安家,基于地理位置或兴趣组建的“鱼塘”,在出售闲置物品之余,鱼塘成为分享交流的社区。当然,闲鱼离真正的社交还有距离,但确实已经有了一部分社交的因素在里面。

    所以,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出,淘宝的粘性远好于京东,用户体验也开始靠近京东,月度的时长达到京东的9倍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在假货方面,实际上靠阿里巴巴自身是无法杜绝的,但阿里利用大数据,还是在这些年处理了很多起假货事件,2015年,阿里巴巴的“灭绝师太”郑俊芳组建了平台治理部,每年投入10亿元进行打假,此外,通过天猫商城的优质商家入驻,减少假货。很多奢侈品商家从前几年的拒绝天猫,到现在全面拥抱天猫,就是看到了天猫在打假和控制假货方面的努力和能力。而最终,天猫超市和线下的新零售布局,加上信用体系建设,将会把假货控制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内。

    实际上,京东商城在这几年大力引入第三方之后,也面临了非常严重的假货问题,这也是16Q4之后,京东大幅放慢了第三方入驻速度的原因之一,但第三方是真正能给京东带来利润的部分,京东也不可能不发展,在发展和假货之间如何进行抉择,是摆在京东后续的难题。

    总体而言,电商的假货问题反映的是中国的假货问题,在有关部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靠电商自身难度很大,依然任重道远。

    除了用户体验和粘性的增强之外,阿里巴巴正在做的新零售战略则是其后续发展的重要发动机。

    中国线上的份额目前大约15%,而线下则达到了85%左右,在互联网人口红利不断下降,线上线下成本趋同的今天,线下的份额已经成为了必争之地,不管是阿里的新零售,京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还是腾讯的小程序,亦或是四面出击的美团,都在大力争夺线下的份额。

    从已经展示的能力来看,阿里巴巴的新零售预谋已久,一步一个脚印,做的非常的扎实,可以肯定的是,盒马鲜生只是冰山一角,阿里巴巴投资,或者参股的超市,便利店,shopping mall,果蔬超市,将会深入到社区和生活的各个场景中。

    大部分人对于新零售的理解,以为就是到线下去开店,但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则有更重要的含义,就是“为线下零售赋能”。

    这种赋能至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通过大数据和物流体系,为线下的商超提供个性化的配送和物品管理服务。在阿里,这个叫零售通,京东叫新路通,也就是京东年初喊出要3年做100万家门店的那个。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商惠民等老牌的企业。

    第二部分,则是改造线下门店,为其提供精准的商圈人群定位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最终达到C2M的效果。比如说刚刚和阿里合作进行线下新零售改造的海澜之家,就是这样的模式。

    第三部分,则是为所有线上和线下门店进行科技的赋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R和VR的技术,将门店的购物与游戏、社交等进行有机结合,例如阿里的Buy+(败家)购物眼镜,将会为线上线下提供更多的结合点。

    说实话,京东虽然不承认新零售的概念,但刘强东喊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实际上就是新零售的概念,京东首席战略官廖建文在描述“第四次零售革命”时,基本上跟阿里的新零售描述是高度一致的。

    京东的新零售战略,不管是前期准备,技术储备,人才储备,还是后续的推进方面,都没有阿里这么有章法。投资方面,除了战略投资的永辉表现不错之外,京东完全可以控股的,表现良好的新零售项目几乎没有;而线下赋能方面,虽然喊出了3年100万便利店的目标,但其负责人杜爽近期的离职为新路通项目蒙上了一层阴影(阿里零售通近期宣布已经覆盖了50万家便利店)。而除了100万便利店的计划之外,京东的线下赋能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

    线下赋能需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及包括AR、VR等各种技术的综合支持,京东不仅在数据量上与阿里差距很大(阿里还有高德地图,大文娱,饿了么,蚂蚁金服,云,飞猪,智慧交通,大健康等各个层面的立体数据,京东在这些方面布局差距都很大),技术储备也是远远不够的,这从京东这些年的研发投入就可以看出来。

    除了线下零售的赋能之外,阿里的综合大数据和AI能力已经应用于大文娱领域,比如阿里影业截至6月30日六个月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313%。在后续5G和物联网时代可以广泛应用于产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并且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很深入的探索。(参考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历史文章《巨头们密集布局,智慧城市风口将至》,以及《阿里,顺丰和腾讯,产业互联网的蛋糕怎么分?》)

    实际上,综合大数据为线下赋能是一门很大的生意,无论是智慧城市还是产业互联网,亦或是赋能传统行业(比如阿里把fintech,变成了tech fin),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如果你观察过阿里在这些方面的布局和深入的工作,加上蚂蚁金服在征信方面的超前布局,除非发生系统性的问题,否则你就会发现阿里成为万亿级市值的企业只是时间问题,这还不包括eWTP。

    京东怎么办?

    在阿里的组合拳面前,京东的总市值与阿里不断拉开距离,在可见的未来中,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这就是战略级别的差距,不是短期能够赶得上的。

    实际上,虽然与阿里差距会越来越大,但并不代表京东不好,京东非常好,其增速也非常的快,虽然在盈利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疑点,但总体表现是优秀的。其主要问题在于战略布局不清晰,没有形成后续发展的生态圈,没有充分挖掘适合自身的潜能。

    京东目前最大的优势是物流,但京东一方面开放物流体系,一方面又驱逐阿里系的物流企业,显示了其矛盾的一面。可以肯定的是,京东物流将会逐步接管京东体系内的大部分物流和配送业务,而第三方会逐步退出,而物流也会是京东的下一个希望快速盈利的方向。

    但仅仅有物流,并不能确保让京东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毕竟物流已经是一片红海,大一些的物流企业都已经上市,筹资后会有更大的改进,虽然市场空间大,但竞争非常激烈。

    京东在后续,最重要的是要理顺自己的战略,目标不是阿里巴巴,而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盲目跟随一是没有这个资金实力,二是每一步都跟随的话,每一步都走的不踏实。

    今年第一季度,京东从长江商学院挖来了廖建文担任首席战略官,这代表了京东开始正视战略的问题。以前的京东是刘强东的京东,不论从股权上还是管理上都是这样,刘强东游学美国期间,京东遭遇了非常大的挫折,差点顶不住,刘强东回来后把大权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上,整顿后的京东再次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与此对比的是,马云去年飞机上飞了800多个小时,今年要飞1000多个小时,到世界各地见各种政要,推行eWTP战略,真正在阿里巴巴总部的时间相比刘强东在京东的时间要少很多,但阿里巴巴运行依然非常稳健。这说明虽然刘强东的管理能力很强,但已经面临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天花板。说到这里,又看到了阿里巴巴另外一个万亿级的市场——eWTP,我们也曾经专门写过文章。

    首席战略官,不仅要制定公司发展的战略,还需要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方法。

    对于京东而言,有三件事情是必须要去做的,一是如何为未来的科技做储备,虽然总体的研发实力,包括研发的项目方面没有阿里这么强,资金实力也不够,但在某几个点上做到最强是可能的,其核心优势就在于全国第二大电商的大数据能力。实际上,京东金融已经从中得到了甜头,但这远远不够。

    第二,就是如何把手头的大数据用好,在某些量大面广的领域内拥有最为强大的能力,与竞争对手差异化发展。

    第三,加强与有大数据能力的公司进行合作,或者投资,甚至控股,建立更加广泛的大数据生态圈,形成更加立体和多元化的大数据影像。

    从目前来看,京东在技术方面重点发展无人配送以及无人机送货等方面,个人认为并非最好的研发方向,比如说无人配送,核心技术还是无人驾驶,低速无人驾驶方面现在有很多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能力,比如我们曾经提到过的驭势科技,竞争对手只要与任何一个强大的技术伙伴合作,都能够超过京东;无人机也是一样,能局部提高效率,减少人力,但对京东集团真正的整体快速发展影响不大,技术方面京东也没有太大的优势。

    从廖建文的数次发言可以看出,其最终要为京东梳理的,恐怕还是“新零售”+“生态圈”的战略,新零售的面非常的广,如果能选好方向,利用好大数据,着力研发相关的技术,提升能力,后续仍然是大有可为的。单点突破,做小而美的新零售,最终的成就未必就会小。我们估计,后续为线下零售赋能,也将会是京东最为重要的策略之一,关键是如何落地,以及落地的效果。

    阿里固然很有可能成为一家世界级的伟大企业,京东如果好好梳理战略,也有可能继续保持中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并获得快速的发展,但从当前的储备来看,短期内京东手上的牌不多,高市值并不稳定,需要好好加强内功了。

    来源: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  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阿里巴巴的市值是京东的7倍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mh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