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槐花满地蝉
焦小桥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这是白居易的《暮立》。黄昏独立,满身槐花,花香和暮色一起,氤氤氲氲,弥伦天地。那独立的背影,渐渐没入寂夜的长河。
心中会有哀伤,生而自带的孤独,总会在暮色四起倦鸟归巢时愈加汹涌。心中会有哀伤吧。生而自带的孤独,总会在暮色四起倦鸟归巢时愈加汹涌。
这哀伤,这孤独,也会随着一点点飘散?若再给山花一点,给飞鸟一点,会不会,明镜再无尘埃?槐花满地、秋蝉悲鸣,此时已是秋深时节,而佛堂又是静修的地方。

诗人暮立在此,心中矛盾重重,既感到尘世的喧嚣,又希望内心可以立刻沉静下来。一边是红尘滚滚,一边是禅意浓浓,但诗人却暂时无法取舍。母亲过世、仕途昏暗,步履维艰、人生惨淡,进不能有所求,退又如何可以甘心。满地的槐花仿佛也像阵阵秋雨,不断地敲打着他的心房。
槐花满地,寒蝉凄切,暮立佛堂,静默深思。身后红尘滚滚的喧嚣,眼前月白风清的禅意,孰悲孰喜,孰苦孰乐?不过是一荣一枯皆幻象。

若是立于佛堂之前呢?种在山间的寺庙,将诵经的声音注入钟声,注入风中,一圈圈荡漾开去,拂过每一棵树,每一根草,每一颗飘忽的星星。
此时是白居易一生中初受挫折的时期。除不幸丧母外,当时朝堂中还存在着一股势力,也与白居易水火不容。在此形势下,他已预感到未来宦途将充满艰辛。在家乡的这段岁月,虽说平安无事,然而心中却感到忧郁和孤独,因而沉醉于苦读之中。
所以在这首诗中,诗人写自己独身一人站立在供着母亲牌位的佛堂前,门外的槐树已经全落了,树上都是蝉蜕下的壳。

后两句诗人又暗自思忖,大概人生是没有容易的,一年四季,心中总是孤苦的,但是其中最让人肝肠寸断的,还是秋天。的确,秋天万物凋零一片萧瑟,最容易让人产生悲伤之感,也正是在这个脆弱的时候。
人生实苦,求不得,放不下。纵是佛前长祈千年,在放下木鱼的那一瞬,会不会,依旧有不经意的叹息,倾落佛堂?
收回思绪,且看落花,且听哀蝉……这首诗语言朴素,却情感真挚,如同面对面诉说家常。作者将满腹心曲尽情倾诉,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满地槐花满树蝉”,诗人用景语委婉地阐述内心的悲愁,也让人过目不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