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是由中国古典文学发源而来的术语,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与审美风格。能读到一本真正具有美感的小说并不常见,甚至在小说创作中使用“意象”这个术语,也可能看起来有些自相矛盾,因为小说不是视觉化的产物。但事实上,你却正用小说里的每一个单字,在读者脑海中描绘一幅幅图像。
1如何使用意象
小说中的意象应力求具体明确。一个强有力的人物细节刻画所产生的效果,胜过若干差强人意的描写。对于文学手法来说,也是如此。
作家常会把信息一股脑地堆给读者,通常还是三个放一堆出现,以为这样读者刚好就能“收到了”。删掉冗余信息,相信读者。他们知道如何阅读,他们享有“读者”这个头衔。
他们是这方面的专家,知道如何浏览一本书,什么时候捡拾起你“遗落”的珍珠:主题思想、和下文相联系的背景故事、有关人物身份的细节,以及更多。把大量信息塞给读者,塞进他们的脑袋,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通常是因为你对自己的写作技法还不够有信心。
好吧,在写作技艺变得纯熟前,先“假装”做好。从砍掉小说中多余的意象开始。
举个例子,一个心里没底的作者可能会这样写:“她用手揉搓着双肩,颤抖着,像幽灵咔嗒作响的链条,冻得如同身处一月里刺骨的寒风中。”
这里可能有一些有趣的意象,并且明显可以看出,作者(就是我)对此颇为自我陶醉。但是,我把完全相同的信息——女友感觉到冷——在短时间内连续重复了三遍。我总能看到这种堆砌意象,实际却表达同一意思的情况。
选择最具体意象(也许是你最钟爱的,但是你不必一次把它们全部搬出来)来挑重担要更明智,而不是与其他的排列在一起,冲淡了前者的重要性。也许这看起来有些违反直觉,但你堆砌的意象越多,读者就会越感意思含糊不清,不知所云。
2在何处使用意象
你可以在下列情况中使用意象:
在对人物的细节刻画中
动作场面(不过你要知道,过多华丽的文字会减缓故事节奏)。
内心独白(人物会使用哪些独特的隐喻描述她的想法)
情感转折点(确切地说,抛却老生常谈的肢体动作,这一刻让人感觉如何)。
场景(在对话中寻找描述动作和手势的新方法)。
背景。
不必严苛依赖于视觉画面,而使文字呈现意象。不要被“意象”这个名称所欺骗。实际上,我希望大部分作家能够在文字中融入所有五种感官,而非过于视觉导向。
隐喻、明喻,以及描述性语言,可以唤起读者对触觉、味觉、听觉以及嗅觉的感知(后者可能是小说中最未被充分利用的感官)。
现在,在你的电脑显示器上贴一个便笺,提醒自己:
我们依靠所有感官体验生活,无一遗漏。
并且,尽量想想,每当你把人物置于某个场景中,如何利用这五种感官呈现意象?
最后,不要惧怕玩票试水,以放松的心态,多多尝试。对于意象中的俗套,我通常最不留情面,坚决打击。有太多新鲜而富有创意(且声音饱满)的方法可以对照、描述各种事物,你没有借口再去炒冷饭(甚至炒的那还是个俗套的意象)。
第一个闯入你头脑中的想法,很可能是那些极容易想到的,因为你的耳朵已经被这样的想法给磨出茧子了。这同故事中心思想、人物性格、剧情转折,以及小说中其他的元素一样。
如果你感觉自己刚刚幸免于一场谋杀(俗套),或者在你舒舒服服地享着清福中(俗套),一个完全独创的意象似乎刚好从天而降(俗套),或许你已然落入窠臼。对每一个你恰好感觉有点儿窃喜自得的意象、人物细节,以及情节点,再度发散思维,辐射出五个新想法。其中的一个,几乎可以肯定,会比方才冒出的那个更有新意。
3文学作品中的优秀意象
洛里·豪斯·安德森绝对是个语言奇才。在小说语言选取上真是让我佩服。在《纸片少女》中,主人公丽亚为刚刚死于厌食症的并发症的挚友凯西悲伤不已。
我猜,凯西在太平间里。昨晚,她睡在那里的一个银色抽屉里,眼睛慢慢习惯了黑暗。
“眼睛慢慢习惯了黑暗”是我见过的对死亡概念最为独特的描述之一。
纳塔莉·斯坦迪佛的《机器女孩与幽灵男孩》是一个关于两个孤独的人儿,找到彼此间转瞬即逝的联系的故事。但是,正如比阿特丽斯开始感觉到乔纳有些不对劲儿,乔纳得知了一个家族秘密,这让他的精神世界土崩瓦解,也动摇了他和比阿特丽斯之间的情感维系。下面是他发现残酷真相的时刻:
乔纳的呼吸变得快速而短促。我摸了摸他的额头。他把脸转向我,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满是惊恐。空洞洞,像两个冰封的池塘。一个男孩尖叫着、挣扎着,在冰面上使劲跺着脚;另一个困于冰层之下,无法逃脱。
冰彻入骨,不寒而栗(双关语)!作家的目的是让笔下意象新颖而鲜活。在这里,史丹佛本可以止步于对乔纳空洞如封冻池塘般双眼的描述,但是,她更进一步,这才是这个意象真正与众不同之处。
下面我们将通过艾琳·鲍的《没有影子的凯特》,看到一些对客观对应物的精彩描述。凯特看着林奈——这个心怀叵测的陌生人,来到镇上:
流浪者和买马匹的人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声音消失了。林奈回来了,像鹳鸟孵蛋一样在市场的一角闷声不响,盘算着事情。随之而来的还有恶劣的天气——天空溜进了低低的云睑下,被锁在了里面。
我已无数次看到“云层低低的,压抑而沉闷”这样的描述,但是“云睑”这个概念更为轮廓鲜明,清新凛冽。没错,她是在讨论天气,但是,是以一种诗意的、风格迥然的方式。
写作箴言应加以这样的注脚:如果你能做得很好,没有人会注意你说的是些耳熟能详的东西。旧貌新颜,使其更为出彩。
众所周知,人物情感很难以颇具趣味的方式呈现。但爱琳·鲍却是驾驭情感的大师。在下面这个例子中,凯特失去了一个非常亲密的朋友。作者将她的悲痛以一种新颖(还是双关语)的方式描绘出:
她独自一人,黯然神伤,如独挂高枝的一轮残月。
我愿意回味咀嚼一下这里的意象,看到此,我知道我们读到了写作高手的作品。正如优美的诗歌一般,精彩的意象会让我在阅读中流连驻足,让我受邀小坐片刻,思索与回味。
写作技巧、经验分享,以及约稿投稿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征文约稿小助手(搜索ID:yitiaoyingyugou),同时领取50-30000元稿费不等的约稿函及含1000本经典文学名著书籍的写作大礼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