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很多年前就已学过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记得那时候老师让我们赏析文章里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分析句子里的情感,以及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要说出个所以然来。
并且有一个答题的模板,不管什么样的问题,只要关于情感,我们都会这么回答,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升华主题思想等等,啪啦啪啦一大推套话照着写。
那时候的自己,在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只能用心酸,感动等浅显的词语来来形容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愫。只是觉得这文章确实让人心里起了波澜了。
《背影》里面很经典的一处是,送别时,作者父亲翻过月台的栅栏去给作者买橘子。描写得十分详细,"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布袍,蹒跚地走到铁道旁,慢慢探下身去…… 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当年这些都是考卷上的经典内容。
时隔好多年,经历了多次和家人分离的场景,偶然再次读它,心里又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觉,似乎所有的父母亲都是这样,不论孩子是否成年,在他们眼里总是不放心的。
和文章里的父亲一样,不论你多大,她们总是"不放心的"每次离别时会说,你自己去车站吧,但是,走的那天还是各种不放心,找各种理由送你去车站。一路上不停地叮嘱注意这个,注意那个,,注意外面不要和别人争吵,陌生的地方不要去,不要……
好不容易搭上了车,位置上做好,她们又问,闺女,你要不要吃水果,我去买点你路上吃,你要不喝水,你不是晕车的嘛,我去买瓶橘子水,还和师傅大声说话,麻烦师傅到站叫下这小姑娘。希望叮嘱别人也照顾一下你。
哪怕你说,不用了,太麻烦了,又不好拿,他们还是固执的买了一推嘱咐你拿好拿好,路上吃,反正又不重。叮嘱到了地方,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车子发动,他们就站在车窗外看着你,眼睛里都是说不完的情绪,车子越来越远,从不敢回头看,怕看见他们眼睛里沉重的情绪。
再读《背影》龙应台的《目送》里曾提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但是我想,既然是今生今世的缘分,所以更应该要彼此相爱,分开时相互挂念,在一起时彼次在意,珍惜。
再读《背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