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
向雄读《论语》之十六:教化

向雄读《论语》之十六:教化

作者: 刘向雄_ | 来源:发表于2016-03-26 09:58 被阅读82次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雍也第六)

这三章可以互相参考来看。

以德治国,犹如北极星一样,居其位而不动,其他星星都围绕着它。儒家强调教化的力量,强调榜样的作用,看孔子的和君王、权臣的对答,看孟子对君王的说理,在政治上逐渐形成一个传统,即名臣常常劝诫君王修身以安天下。

修德的作用是什么?对于君王来说,在施政的时候能仁民爱物,通过自上而下的教化去逐级影响,最终达到德治的效果。

教化,实际上是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以德感人。日常生活,关注的往往是他人对自己的外表的评价,就如同照镜子,仔细回想,是否在照镜子打扮的时候,心中浮现的是某人、某些人的表情和评价?穿衣打扮是做给他人看的,让别人可能的评价来支配自己,却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低估了自己作为榜样的力量——其实,在他人影响着你的时候,你也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他人。在家会是家人的榜样,在单位会是同事的榜样,在国则是国民的榜样,故而《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能从修身推开来,即是教化的力量。

既然,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影响他人,因而,言行就不可不慎重,而慎重,已经是修身了,再加上自信敢于承担,就已经是教化了。修身、修德、教化并没那么高深和遥不可及,并不需要冥思苦想之后才能得,就在自己的现在,须臾之间。所谓“道不远人”,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

相关文章

  • 向雄读《论语》之十六:教化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

  • 《论语》晨读心得

    鲵影萍踪收集整理 (2018年10月17日) 来源:刘向雄《论语译注》 向雄读《论语》之修养 (2017-01-1...

  • 向雄读《论语》之:《论语》怎么读

    “专家们”看《论语》都往高处拔,总结个一二三四点,归纳个五六七八条,要么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来吸引眼球,...

  • 向雄读《论语》之:形象

    酷暑已至,穿个短袖,坐在电风扇前,仍是酷热难耐,索性光个膀子,这才感受到习习凉风。这不雅形象,无人看见,倒也不...

  • 向雄读《论语》之:毁誉

    “谁人背后不说人”。 人生于世,免不了毁谤与赞誉,甚至,毁誉成了为人与做事的动力和压力。“闻誉则喜,闻毁则...

  • 向雄读《论语》之:读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迷惘无...

  • 向雄读《论语》之:无欲则刚

    林则徐有一幅著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

  • 向雄读《论语》之:修养

    修养,不是等到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才能体现,反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更能反映内在的品德。对此,子游就表达得很...

  • 向雄读《论语》之:见利思义

    孔子周游列国,也获得了一些国君的礼遇,不用去追求富贵就能得到,如齐景公给孔子的待遇就是“季孟之间”,孟孙、叔孙...

  • 向雄读《论语》之:德治

    古代君王集权力于一身,一言一行均可对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在儒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无不把注意力放在君王身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雄读《论语》之十六:教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ed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