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武汉珞珈分舵21天变“签”成课输出合辑
「武汉珞珈分舵21天变“签”成课」个人成长《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

「武汉珞珈分舵21天变“签”成课」个人成长《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

作者: 刘Coco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12:30 被阅读0次

    导致我们产生情绪的是我们的想法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P14-15

           好吧,如果A‘s(诱发性事件)并不直接导致C’s(感受和行为),那是什么导致C‘s行为的发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B’s导致了C‘s的发生。B's跟A’s相互作用,成了C‘s的主要导火线。B’s才是杀手!如果我们将其放任自流,他们就会真的成为杀手B‘s。

               A-------------------------------------->B------------------  ----------------->C

      诱发性事件:                               你对诱发性                          你的感受和行为

    特定情形和特定人                          事件的信条

            这就是B’s。因此,什么是B‘s?当我们在A处遭遇困境或遇到跟我过不去的人时,最终在C处情感爆发或做出过激行为之前,我们在B处会做什么?我们在B处的所作所为描述起来,不乏辞藻:我们做出选择、感知、决定、分析、判断、审时度势、评价、想象等反应——所有这些辞藻都可以放在一个红色标题下面,呈伞状排列:我们在思考!我们对具体的人或事的思考方式决定了我们在C处做出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决定了我们是否会被A’s牵着鼻子走。

    I

    我们生而为人,不可避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高兴、快乐、平静、伤心、生气等等。仅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我们都有可能会产生十余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感受。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这些感受到底是从何而来呢?是凭空产生的吗?

    探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你的身边是否发生过类似的情景:

    1)关于你的升职任命通知,今天公司正式宣布,你高兴得跟爱人说:“等了小半年的任命通知终于下来了,走,我请你去吃好吃的庆祝一下!”

    2)老公最近经常应酬半夜才回家,到家还醉醺醺的,你终于忍不住了,气呼呼地对他说:“还知道回来?每天回来这么晚,孩子也不管、家务也不管,我看这家都跟旅馆差不多了!”

    在以上场景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这样的逻辑:

    因为你升职了,所以很高兴,于是我邀请我的爱人去饭店庆祝;因为老公最近半夜醉归,所以你很生气,于是你向他抱怨。

    看起来,我们的感受和在这种感受下的行为是一些特定的事情导致的。

    然而,理性情绪疗法之父——阿尔伯特.埃利斯提出的ABC理论却推翻了我们这种认知:

    A:是指诱发性事件,通俗来说就是具体的某个人或事

    B:是你对具体的人或事的思考方式(也称信念)

    C:是你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埃利斯认为,导致C发生的不是A而是B。只是B的发生时间很短,有时就在刹那间,所以容易被忽视。既然我们在B处对某人、某事的思考方式真正决定了我们如何去应对,那我们就有了控制反应和不被他人他事左右的潜力——只需要改变B就可以。

    我们再看一下刚才的两个情景,分别找一下B是什么:

    1)面对事件A(公司今天宣布了你的升职任命),你的想法B是什么呢?有可能是:升职直接导致加薪,生活品质可以有所提升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过两年再升一级,换个大房子指日可待。正是因为对未来的畅想和向往,所以你有了高兴的情感反应和请爱人吃饭的行为反应C。

    2)面对事件A(老公最近喝酒回家太晚),你对此的思考方式B可能是:这么晚回来,家里的事不操心,也不管孩子,我不仅累不说,还得担心他,一点责任心都没有,所以你会有生气和抱怨的情感行为反应C。

    你可能会问:面对每一件事,我都去找B,每天事情这么多,精力根本顾不上怎么办呢?的确,这是我们很多人会面临的问题。那不妨先从那些引发我们负面情绪(生气、愤怒、烦躁等)的事或人入手,因为我们在这些情绪反应下的行动反应往往也是有破坏性的。养成这种思维习惯后,再去找引发我们正向情绪的B,毕竟对于更长期的人生来说,时时刻刻保有觉察,更有利于我们个人成长。

    A1:

    今年过年,我们一家三口回婆婆家过年。婆婆做了一辈子家庭妇女,她认为家务活就应该是女人的事。而我虽说不上女权主义,但我一直觉得夫妻是团队伙伴,需要相互配合。

    一天闲聊,我说我们有的时候很忙,没时间收拾房间,所以家里经常很乱。婆婆就会说:“一个女人就是要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还有一天晚上,婆婆正在看一个整理衣物的电视,她喊我:“快来看人家怎么叠衣服的?”我过去看了两眼,发现虽然之前在网上看过不同的叠法,却也没记住多少,可以看看,把老公叫过来一起学习下吧,于是我喊老公一起来看。婆婆马上又说:“叠衣服就应该是女人的事。”

    又有一次,我们一起包饺子。公公问我们在武汉自己包饺子吃吗?我说没包过。婆婆的苦口婆心又来了:“女人啊………”实在不想听了,我去其他房间转了一圈。

    婆婆一次次表达着她的主张,累积着她的不满。而我,也在每一次的被教育中,累积着抗拒和愤怒。虽然我没有和她发生正面冲突,但我心里并不舒服。

    在以上情境中,A是婆婆和她说的那些话:“女人就应该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叠衣服就是女人的事”……

    C:我的情绪反应:抗拒、反感、愤怒;行动反应:有时争辩两句然后回避,有时直接回避。

    B是:我并不认同这些观点,婆婆这样一有机会就说这样的论调,就是想改变我,我才不想像她那样。

    A2:

    接下来的一周,请记录下何时何地你产生了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C,以及发生在这些情绪和行为之前的事件A,并尝试找到A和C之间的B。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汉珞珈分舵21天变“签”成课」个人成长《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fy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