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习得性无助

作者: symbol1031 | 来源:发表于2022-11-13 12:43 被阅读0次

社会心理学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包括你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态度,我们的人际关系。

它会给我们提供许多理念,而它们会让我们知道如何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如何赢得朋友,如何影响他人,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今日学习:习得性无助。

美国积极⼼理学家之⽗塞利格曼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在笼⼦⾥反复被电击的狗,多次实验后,即使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

被关入笼内而无法逃避电击的狗,会习得一种无助感。

之后这些狗就算处在其他可以逃避惩罚的条件下也只会被动地畏缩。狗如果学会了自我控制(成功地逃避开第一次电击),会更容易适应新的情境。

抑郁或苦恼的人变得被动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作用。无助的狗和抑郁的人都遭遇了意志瘫痪,被动顺从,甚至死气沉沉的冷漠。

当动物和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经历了太多的绝望,很少有人越战越勇吧?

试过戒烟,但是做不到、减肥很多次,都没有成功。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但却始终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于是,开始相信“命运”,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如果有这样的特质,很可能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中。

在中国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很大,如果有一门功课学不好,每次都被家长或老师批评,被同学鄙视,孩子对这门功课的信心就会被慢慢摧毁,很可能陷入了“习得性无助”。

每次考试完,有的家长会向其他家长逐个询问成绩,如果考得好一点,还是觉得有点靠后,和第一名差很远呢。如果真没考好,唠叨孩子才考这么点……

父母说孩子坏,孩子就认为自己是坏的:父母讲孩子笨,孩子就认为自己是笨的。当父母把孩子的具体行为与他本身等同起来时,孩子就会把他的价值与他的操作表现连在一起。

家长的教育理念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

1、家长期望过高,不合理的期望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2、家长盲目攀比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千万不要小看潜意识的力量,你经常给自己,或是给孩子的暗示,是积极还是消极呢?

相关文章

  • 远离习得性无助

    社会心理学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包括你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态度,我们的人际关系。 它会给我们提供许多理念,...

  • 习得性无助:失败是失败之母

    习得性无助定义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

  • 《逆商》——习得性无助

    你好,我是木子,今天给你讲《逆商》书籍里提到的“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

  • 习得性无助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只是在字面上理解它的意思,没有完全明白,今天看一本书《真实的幸福》里面提到了习得性无助的研究,才知...

  • 习得性无助

    音响的声音太大了,无论你怎么按控制面板上的各种按钮,声音就是不停。突然,噪音戛然而止,你正在迷惑中,噪音再次响起,...

  •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

  • 习得性无助

    坚持分享第329天 2018.8.3 孩子本性好动,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难免会收挫折或受伤。为了...

  • 习得性无助

    在一次过饱后,习得性无助又一次侵袭了我。 想法: 吃多了,以后不会吃饭了,我以后餐餐都会撑。我控制不了吃的时候凶猛...

  • 习得性无助

    锚定效应常常带来路径依赖,一遇到事情就只能按老样子做,时间一长就行成行动模板,在原地在做老样子的自己。 我常常...

  • 习得性无助

    女儿刚睡着,爬起来更文。 这种习得性无助我非常能感同身受,在遇到变化和接受新挑战处理新问题的时候,自身处在状态不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离习得性无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ih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