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峥嵘而至,各诸侯国之间的征伐此起彼伏。而期间最早成为中原霸主的不是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也不是名气更胜的齐国,而是分晋的三家之一——魏国。
如前文说过的一样,魏文侯时期礼贤下士、尊儒尚贤,故而聚集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在魏实施改革,以至魏国兴盛。而魏武侯期间,拥有吴起这样的良将,不断开疆拓土,致使魏国能称霸中原。
那么为何起势一片大好的魏国没有成为最终赢家?霸主之路缘何急转直下?
这就涉及到我们之前提过的两个战例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两个战例都是齐魏之间的交战。
围魏救赵:围魏救赵中,齐国佯装攻击魏国都城,并在魏军回城路上设伏,虽然不曾动摇魏国根基,但能挫败其锐气。
马陵之战:而马陵之战中,齐国以假装逃跑的手段诱敌深入,在马陵之地伏击魏军,致使军师庞涓被杀,魏军溃散。没有强大军队支撑的魏国只能从中原霸主的位置上退居二流强国之列。而庞涓死后的战争中,魏国更是“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
如果我们从以上案例来看,魏国的失利无非是在战法上技不如人,或许换个好点的将军或者军师就能挽回颓势。但是,我们之前也说过,能不能打胜仗不用等战场上一决胜负,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孙子兵法》所言“五事七计”。道、天、地、将、法。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魏国接连失利绝对不仅仅是主将在战场上灵活行事问题那么简单。
如果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问题已经出在了庙堂之上,正是从文侯、武侯手中接过魏国鼎盛时期的魏惠王本人,错过了上天赐给魏国的长盛久安的机会,没能延续父辈留下的辉煌。
魏惠王究竟做错了什么?
在说魏惠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同期另外两个国家的情况。一个是接连让魏国受挫的老对手齐国、还有一个同期崛起势头正盛的秦国。
先说齐国,齐国此时是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著称的齐威王即位。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
再说另一方冉冉升起的又一强国秦国。此时秦国国君是21岁继位的秦孝公,他在位期间任用商鞅大举改革、变法图强,为后续秦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看到这,可能会有人说,“哦,原来魏惠王是没招揽到人才,若有孙膑、商鞅之人魏国应该能继续霸主地位。”
但是我要说,这正是魏惠王自己犯下的错误,如果你有看过前面的内容就会知道,在齐国和秦国崛起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孙膑和商鞅二人,正是从魏国走掉的。
商鞅本就是魏国国相公孙座的侍从之臣,公孙座病重之时曾向魏惠王举荐商鞅。公孙座说:“不要因为商鞅还年轻就不重用他,他是个可担重担的人。但如果您不用商鞅的话,一定要杀掉他,千万不能让他去别的国家。”。
虽然公孙座话尽于此,但魏惠王没信他的话,认为他是病重之言,所以既没有任用商鞅,也没有杀掉他。此时正赶上秦国招纳贤士,商鞅便成了秦国之臣。而且商鞅的变法举措很多都是从魏国早起变法中借鉴而来的。效仿魏国之法,为秦国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不知道魏惠王私下会不会好生后悔一番。
而对于孙膑,可能魏惠王连后悔都没机会后悔。孙膑是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为同窗,受庞涓邀请加入魏国。但实际上庞涓正是因为嫉妒孙膑的才华,才心生招揽而后迫害的计谋。庞涓的计谋成功了,孙膑受到迫害而遭受膑刑,致使身体残疾。
无奈之下的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可以说庞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魏惠王身在其中却全然不知其中利害,白白损失了这样一员大将,他的失败也不冤。
其实魏惠王也并非什么昏庸之人,不过在知人善用上确实算不得贤明,况且同期的齐威王与秦孝公对人才如饥似渴,如此状况下的魏国由霸主地位急转直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说起来,从中原霸主到一蹶不振,魏国只是错失了两个人。只不过这两个人,一个去了秦国改革政治、一个去了齐国战场杀伐,扶持起了魏国两个最惹不起的敌人。我们回顾于此还有点造物弄人的叹息,只是不知道魏惠王自己有没有暗自后悔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