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薛晓哲)
最近的每一天,都分裂为好几天在过。
但是,在今天,12月13日,还是想有一个轻轻的停顿。
在这样的一天,我们的脚步慢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
前天,11日,和伙伴们去看电影《云上日出》。
这部以儿童视角反映细菌战的影片,情感真挚又含蓄克制,安静中涌动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画面纯净唯美。荣获中国国际去年电影展组委会特别推荐奖,入围塔林黑夜国际A类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
我参加影片的北京首映礼(亲友场)活动时,制片人朱绍超介绍,近四年的拍摄期间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团队宁肯放弃许多拍商业片赚钱的机会,也放弃了几千万要求掌握影片命运的投资方,就为了全力以赴把这部影片拍好。
主持人问一部战争片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导演熊玮说:“苦难如同乌云,终将迎来日出。”
这位年轻的熊玮先生,接下去要导演的就是电影《影之翼》。
艺术作品真是一种柔弱又强大的事物,不仅让人瞬间穿越时空的种种限制,还能清晰看见作者的心灵。说实话,之前想到《影之翼》被改编为电影,只觉得反正是小说的附属物,改编就改编吧。看完电影《云上日出》后,我开始对《影之翼》的电影版,充满期待。
昨天,12日,“童喜喜说写课程”全国百万公益巡讲项目,荣获2018年度“中国好教育——助力教育热心公益项目奖”。
项目负责人李秀云代表团队,在钓鱼台国宾馆的颁奖典礼上领取了奖牌。
中国网教育频道的颁奖词中写道:“该项目以最新教育研究成果为核心,致力于免费进行家校共育中深化阅读、精练口才、轻松写作的现场指导和网络跟进辅导。2018年奔赴福建、四川、内蒙、山东等近十个省份,已培训父母教师138680人次,推进教育科学和教育公平。”
这是对我们团队的肯定。一年中,我们近20位团队伙伴在全国各地奔波,传授着技巧,传播着美好。
这更是对我们团队的鼓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最大的难点是起步容易坚持难。如何找准家校共育的方法,破解家庭教育的难点,让接下去的百万巡讲活动更为有效和持久,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今天,13日,上午,我收到一封信,是一位叫季晓琴的老师发在微信群里的公开信:《写给童喜喜老师的一封信》。
季老师是前不久参加“喜阅教师公益行动”的一位伙伴,也是早早就完成了15节音频课学习的积极行动者。
季老师说:“每天迫不及待地聆听您的公益讲座。我希望在短时间内,提升我的演说水平。不否认,我是带着功利而来。”
季老师说,听着听着:“我这颗浮躁心似乎又安放回了那小小的心房。”
季老师说,昨天下午三点,她参加了丽水市的一项比赛,在九县市28位精英选手的竞争中,她“从来没有如此的淡定,从容”,“快50岁了,语音面貌又不好,外表形象更没有优势,记忆力差,记不住稿子”的她,最后,荣获了全市一等奖。
看着季老师的信,我笑着,笑着,心里热乎乎的,双眼也热乎乎的……
“功利”二字,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应该是指“功业带来的利益”,就和实至名归一般,是激励人们进取的诸多力量中的一种,是一种有效的动力,从不可耻。
我当然知道,季老师的成绩,绝不可能完全来自我主讲的这一套“喜阅教师公益行动”的教师说写网课。能够成为28位选手之一,季老师本身就具有实力。
但是,我也相信,季老师说自己有收获,一定是真的。因为,有太多老师,都有过类似的表达。
这一切,并非我比他人高明,只是,久病,自愈而成医罢了。
而这不正是“影子”的最大意义吗?
——自己的影子,自己的过去,成为自己与他人共同的翅膀。
正如我在《影之翼》中写到的那样:“请你相信,你也能飞翔。不论孩子,还是大人,影子是我们共同的翅膀。”
南京大屠杀,已经永远成为过去。
我们以今天为国家公祭日,正是为了让过去的痛苦不仅从此过去,而且转化为今天每个人的力量,共同创造明天的美好。
愿每一年,都为他人、为世界,增添一点美好。
亲爱的伙伴,愿我们都如此。
以影为翼
国家公祭日
特别赠书活动
为纪念2018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为庆祝《影之翼》新版上市,今天的留言中,点赞最多的5人、留下《影之翼》精彩读后感被选中的5人(共10人),均将获得童喜喜签名并签署赠言的新版《影之翼》一本。(需在微信公众号中留言)
统计截止时间:12月15日晚18:00
获奖发布时间:12月15日晚19:00
获奖通知地点:本微信公众号
附:写给童喜喜老师的一封信
文/XY181351喜阅教师季晓琴
童喜喜老师:
你好!我是XY181351号,喜阅教师公益群里的成员。每天迫不及待地聆听您的公益讲座。我希望在短时间内,提升我的演说水平。不否认,我是带着功利而来。
听着,听着,您的一些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演说时,放下个人的情绪,陈述自己的观点,至于别人接受或者不接受,那是他们的事情。你无需也没有能力去左右他们的观点。你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所做的事情说出来。静下心来思考,说得多好。我这颗浮躁心似乎又安放回了那小小的心房。
12月12日下午三时,在踏上舞台的那一刻,我心中再一次默默的告诉自己“我只是来陈述一个事实的。”今天的我,从来没有如此的淡定,从容。
调整好自己情绪我开始了演说……
童喜喜老师,幸运之神却意外的降临到我的身上。
九县市28位精英选手参赛,一等奖竟意外的砸中了我,要知道一等奖只有三个名额啊!我有什么条件,什么资格获奖呢?参赛选手中,我是年龄最大的,说出来,您别笑,我快50岁了,语音面貌又不好,外表形象更没有优势,记忆力差,记不住稿子。怎么能跟20.30岁年轻人竞争?
可意外之喜真的就这么降临了。站在领奖台上想,除了我陈述的事情是踏踏实实的去做的,用我的真情去诉说外,得益于心态的调整。得益于您的公益讲座。
童喜喜老师,感恩遇见您及您的团队,有喜阅相伴,为爱前行!
今天写此信,一为感恩,二为践行说写,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一些成长足迹。
XY181351
12月13日
童喜喜:作家 | 教育专家 | 资深公益人
中国十大作家奥运火炬手
说写课程创始人
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作品荣获国家级奖十余次
1999年起资助35位失学儿童
2003年捐稿费成立“童喜喜春蕾班”
迄今率队举办公益活动7000余场
个人讲座900余场
只身走遍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喜阅同心 我到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