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已逝的芳华
《芳华》看过之后,竟然一晚上心情莫名低落。这也在情理之中,是预料到的。
一部片子,好,还是不好,往往于开端便可猜着个八分九分。好的文章,是不急于讲故事的。好的片子当然也是这样。
片子整体上无愧于“芳华”两个字。就如同讲述者说的,她们老去的样子是不愿现人的。当然,也大没有必要现于人前。只是电影毕竟是电影,它的镜头与表现,或许是有意或许是无心,终是让这一部《芳华》背负了一些似乎是不该背负的社会的担子。可能因为我渴求的价值与审美都过于纯粹,这一点,总归是谈不上优劣的。
片子当然是好片子,看,一定是值得的。
中国文学已逝的芳华
只是一晚上,我所感慨的,似乎都跑出了这一部电影。这也或多或少因为,我仍是存着一些幻想的。我已经记不得,严歌苓是如何走进大众的视野。很多文人、很多作家,他们和他们的名字,往往只存在于一些窄小的圈子中。甚至,只存在于一些教科书里,翻过了,就过了。能够走进真正广大的大众视野的,少之又少。很多人,如阿来、阿城,甚至是冯骥才、汪曾祺……如不是试卷中的阅读出现了他的名字,如不是中小的教材中选取了他的文章,他甚至不曾于大众之间活过。所以,我觉得很幸运,很幸运严歌苓走到了最为广大的大众之间,很幸运严歌苓还认真地做一个“落后者”,很幸运严歌苓还在描述着自己的“回忆”,很幸运她的这些回忆竟还会被关注被创作被展现人前。
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圆满,一个社会也有一个社会的动荡。而人却终归是人。不是说80年代以后的中国,只剩下“现代化”。生活的“现代化”、感情的“现代化”、人际关系的“现代化”……人们依旧生着、活着、老去着。或许改变了的,只是我们的目光,它随着这个社会,变得轻快了、虚浮了、浅薄了。我们似乎需要停下来――像观赏一幅画作,在它面前站定几个小时,细细品味,无论是笔触、色彩、形状,都会告诉你更多无法瞥见的细节。
大学时一位导员,教我舒展开眉头,微笑地言语,我很感谢她。虽少了一些个所谓的“意气风发”,我却也多少明白,微笑地看待是态度,而不是眼光。就像鲁迅先生之于阿Q,“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这便是了。
总之,《芳华》足值得一看,或许又不应该看。毕竟,我们或许还自认尚处芳华。待哪一日,我们为赋强愁,感叹一句“芳华不再”之时,再拿出这一部片子看一看,会有更多的感慨罢。
中国文学已逝的芳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