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对境无心
昨天,看到了对境无心的论述:“有没有阳气,要看有没有力气”,“如果脉无力,则无阳气”,“无阳气不可用清热养阴之品”,“发热不是阳气”。这几句话触动了我的神经。
所谓阳气,就是推动生命运动的能力,就是功能。这种阳性物质—功能表现在身体上是力气,表现在脉上是力度。郭老说,功能发生物质,物质发生功能,这叫“阴阳互根”,这是生命的运动。当功能低落时,物质肯定是不足的。久而久之,就出现了阴阳两虚。到这时候就出现了先补阳或先补阴的问题,就是先提高功能或先补充物质体液能量的问题了。郭老也曾打比方讲过这个问题。但不是容易操作的。
“无阳气不可用清热养阴之品”这个论断是否切实合理呢?依据《伤寒论》三阴病的治法来看是正确的。然而,我们有时候面对的病人尚未达到三阴病那种程度。如这一类病人,大多身体消瘦,确实功能低落,没有力气,脉细弱,畏寒怕凉,但同时有发热,还容易上火,或出现痰多等功能虚性亢进的症状。治疗这类病人时,我的体会是病人普遍不接受"清热养阴之品"。当然,也想过用人参附子干姜之类先启动功能再说,又恐怕进一步伤阴消耗体液。正在犹豫不定之际,看到对境无心分享的经验方子:白术30茯苓30牛蒡子15(捣)桂枝20肉桂5牛膝10干姜15五味子15(黑附子少许)。
看后使我眼前一亮,想来此方可行,感谢分享,待我一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