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五汤”涵盖了少儿常见病,对成人不够用。兹筛选郭老化裁过的十个急性病方剂,名之曰“急性病十方”。供参考。
在应用“急性病十方”时,如发现少阳症或气机失调,可视情况加柴胡30克到40克(方内有柴胡除外)。
急性病十方辩证表

1、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牡丹皮汤(标准方)
辨证:
肘痈、流鼻血、咳血、中耳炎、红眼病、急性盲肠炎、牙龈肿痛、高血压头疼、脑出血、头油头汗
处方:
大黄10克(后下)、牡丹皮30克、白芍30克、当归30克、桃仁30克(打碎)、桂枝20克、栀子30克(打碎)、怀牛膝20克、川芎20克、甘草15克;
上部出血严重的可加白及30克阿胶30克促进凝血;
急性盲肠炎可加芒硝20克;
痔疮出血,可去栀子怀牛膝川芎,加茯苓40克艾叶炭30克;
如伴有发热恶寒,去大黄,加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麻黄12克。成人两次分服。
大黄牡丹皮汤(简方)
辨证:
不发烧(无向外趋势):咽痛、红眼病、鼻血、耳肿、牙疼、口腔溃疡等。
处方:
大黄10克(后下)、紫草20克、牡丹皮30克;可用“栀子30克”替“大黄10克”。以上药物用开水浸泡两小时,浸泡期间搅拌数次,取汁服用。成人两次分服。
2、胶艾四物汤
辨证:
妇人下部出血
处方:
阿胶30克、艾叶炭20克、川芎30克、当归30克、白芍30克、生地30克;成人两次分服。
3、器官下垂方
辨证:
胃下垂、肝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肠套叠、肠粘连
处方:
柴胡30克、党参40克、枳壳20克、厚朴20克、升麻20克、黄芪40克、白芍30克、茯苓40克、桂枝30克、甘草15克;
如遇急腹症则去黄芪茯苓升麻,加黄芩20克、芒硝15克、大黄10克;成人两次分服。
4、四逆散
辨证:
四逆腹疼,脉弦细,疼发时手足逆冷。疼剧时冷汗肢厥,疼定时手足复温。四逆散证的胃和肠的蠕动几乎在一个停止的状态。往往因生气着急引发。
处方:
柴胡30克、枳壳30克、白芍36克、桂枝30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炮附子8克、甘草15克;成人两次分服。
5、吴茱萸汤
辨证:
头疼吐涎沫:前额眉棱骨部位疼,疼时睁不开眼,疼时吐涎沫。
处方:
吴茱萸25克、生姜25克、大枣10个(破开)、党参45克、半夏25克、茯苓40克、甘草15克;成人两次分服。
6、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标准方)
辨证:
心悸或胸闷心慌;早搏、停搏。
处方:
桂枝50克、甘草25克、党参30克、生地30克、熟地30克、山药60克、麦冬30克、枸杞20克;成人两次分服。
桂枝甘草汤(简方)
辨证:
心悸或胸闷
处方:
桂枝50克、甘草25克;煎煮取液后视情况一次顿服或两次分服。
7、湿疹方案
急性湿疹方案
外用万应膏或外洗方
三餐本能粥或湿疹食疗方
服用“急性湿疹方A”三天,
三天后服用“急性湿疹方B”
慢性湿疹方案
外用万应膏或外洗方
三餐本能粥或湿疹食疗方
早晚服用“慢性湿疹方”
急性湿疹方A
伴有局部发热的急性湿疹前三天服用
牡丹皮45克、桂枝25克、白芍30克、甘草15克、金银花25克、连翘30克、牛蒡子25克、茯苓45克、泽泻20克、白术25克、苍术25克、麻黄12克、大黄12克(后下);成人分两次服用。
急性湿疹方B
前三天服用“急性湿疹方A”后未完全好,继续服用此方。
牡丹皮35克、桂枝20克、白芍30克、甘草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30克、牛蒡子20克、茯苓40克、泽泻20克、白术20克、苍术20克、紫草20克、桃仁20克、当归20克;成人分两次服用。
慢性湿疹方
半年以上复发的慢性顽固性湿疹;或者急性湿疹经AB方调理后不再局部发热转入慢性。
茯苓40克、薏米50克、白扁豆30克、白术20克、苍术30克、五味子35克、党参30克、柴胡35克、黄芪30克、干姜15克;成人分两次服用。
湿疹外洗方
湿疹或皮肤瘙痒
薄荷20克、鸡血藤30克、当归20克、艾叶20克、苦参30克、蛇床子20克、花椒20克、百部20克、大黄40克(药快煎好5分钟前再放入);
煎药取液多次涂于患处。
湿疹食疗方
山药30%,薏米30%、白扁豆30%、枸杞百合莲子10%;
放在一起打浆煮粥吃,每餐不少于100克。
8、气血不通外洗方
辨证:
手足逆冷、肿疼
处方:
白术50克、当归50克、桂枝100克、黄芪100克、白芍50克、细辛30克、茯苓50克;
煮水泡手腿脚,可重复使用。
9、坤和饮
辨证:
急慢性泌尿系感染;妇科炎症、带下、瘙痒、异味。
处方:
柴胡30克、茯苓40克、苍术30克、甘草10克、当归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桂枝30克、黄芪40克、牡丹皮30克、黄连20克、黄柏30克、苦参30克;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去当归桂枝黄芪苍术,加大黄10克(后下)、知母30克;如有发热恶寒加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子30克;3倍划线中药即为“炎症坐浴方”;成人两次分服。
10、附子汤
辨证:
无热恶寒,但欲寐,脉沉细,手足厥逆。
处方:
炮附子10克、茯苓40克、白术20克、党参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干姜20克、甘草15克,成人两次或三次分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