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医精诚·TCM文小叔的养生经郭生白本能论
郭生白中药方论之二(破除温凉寒热的框框)

郭生白中药方论之二(破除温凉寒热的框框)

作者: 本能学堂a昨年 | 来源:发表于2022-06-21 08:43 被阅读0次

    离病说药茫茫然,

    对症下药不着边。

    顺势利导一乘法,

    排异调节渡法船。

    无限整合非模糊,

    模糊病区得清楚。

    共性之外求个性,

    亲和不生抗药性。

    温凉寒热巧方便,

    君臣佐使筏喻焉。

    药包大小折中看,

    毒性有无一念间。

    导读

    破除温凉寒热的框框

    寒热温凉是基于中药共性的传统分类

    药无寒热人有寒热

    药无寒热病有寒热

    抛弃温凉不并用的错误观念

    寒热温凉是基于中药共性的传统分类

    寒热温凉是个共性,是说的共性。这个共性,知道什么叫共性吗?所有的药百种千种万种,就是寒热温凉分四类,是说的共性,我们要用他来治病,恰恰不是用的共性,而是用他的个性。

    说没黄连弄点黄柏行不行,我说不行。怎么不行,都是使黄柏代替黄连,我说你愿意代你就代,你要问我说行不行我说不行。这个代你看干什么,这个药代那个药不行,这个人代那个人,有的事能行有的事不能行,把这个活去干了行,干别的不行,这咱甭说了,谁一听这个话也能明白。他不能代,用个性的时候不能代,要用他的共性的时候都能代。你代是代了,病好了没有?没有。什么叫不能代,这就叫不能代,代好不了病。

    人家说了,那三黄片里头不是黄连,是黄柏,在黄柏里提出来的小蘖碱,我说你还没出生呢我就知道,所以他不是三黄汤,他叫三黄片,有的病他治不了。三黄片是商人是商品,不是大夫的处方药,要处方药绝不是黄柏代替黄连。他没有黄连没有办法,要不就别吃,反正吃比不吃强,这不叫行。

    有好多的东西,寒热温凉解释不了,为什么?他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都是捏造的。他就看到了,我认为这病是寒,治了这个寒病的这个药就是热。我认为这个病是热,治了这个热病的就是寒,到末了是一个药,他自个也答复不了。所以我们必须从这些体系中走出来,可是我们之中不是没有他,还有他,和他是没有矛盾的,听明白了吗?

    一个内源性自主调节,一个外源性排异,哪里还有寒热啊,这病都好了,用不着你寒热了。实际上寒病也好了,热病也好了,但是你说的那个寒病,你说的那个热病都好了,我不用寒来治热,我也不用热来治寒,好病,难道不行吗?

    药无寒热,人有寒热

    中医的药效是相对的,我看这个是病是寒的,用这个药治好了这个药就是热药,我的病是热的,用这个药治好的,这个药就成了寒药。决不是温度表的那个多少度,零上多少度叫热,零下多少度叫寒。药有寒热是说药的一个共性,千万不要用这个共性去治病。要用共性去治病,一百个我看有99个以上是错误的。要用它的个性。一用个性出来,这个药也治寒也治热,这是你把这个病看成是热是寒,你眼里没有寒热病,你心里就没有寒热药。

    你看附子是大热,大黄,黄芩是寒药吧,能放在一起用吗?我说能。它不是凉水热水一对冲就成温水了,不是这么回事。大黄黄连附子泻心汤,吃了就好,没附子不行。

    你看泻心汤里,黄芩,黄连,干姜,附子,大寒大热,寒热并进,这不是大夫!张仲景不是大夫。这个寒热是共性,是人把它划了一个圈子,这是寒的那是热的,你要在这个圈子里出不去,你成不了大医。你是小医。

    吐酸水、胃酸、胃热,三黄泻心汤吃了就好,你信不信?说我没有三黄泻心汤,我说那好你弄一碗白菜,切一切,搁点盐搁点酱油也行,吃饭来这一碗生白菜,准好;那我给你点热药吃,人参热不热,厚朴热不热,半夏是温性的不,我给弄一群温性的药,吃了胃热也好了。寒药能治,热药也能治,到底是寒还是热?到了这个时候,就发生问题了,你这不是找我的茬呀,你什么意思,就已经超出做学问的范围了,实际上还是做学问,认真地做学问。

    干姜是大热的吧,怎么就跟黄连黄芩一块用了?老乡一拍桌子,你这叫温凉并用,温凉并用,你什么都不懂。你就不敢说张仲景这么用,怎么你不找张仲景啊,这不打起来了吗?附子纯阳大热和大黄一块用,这用寒热温凉怎么解释?

    这个桂枝汤,人们总是误解呀它是个热药,不能长服。它是个热药,先说是个热药,其实药是没有寒,哪个药也不热。说桂枝是个热药,这是说的它的共性,不是说它的个性,如果说这个人身体里它要是没有寒,吃桂枝汤也不热。这个人身体里要是没有热,吃石膏也不寒。

    说吃了药,哎呀我吃了凉药我这肚子这个难受,这个疼啊,这不是那个药造成的,是你呀本来就不健康。你什么你也耐受不住。外边刮风,别人都觉得挺舒服,你就受不了了,你肚子疼起来了,那是你的事,那不是风的事,所以我们都要相对的看。

    寒与热是相对的,阴与阳也是相对的,补与泻也是相对的,这些对立的东西,不要单看一个,一个是不存在的,一定是两个同时存在,它才是存在。

    咱比方说馒头治什么病呢?大饼治什么病?它治饿啊。你吃了就不饿了,你要不饿,你吃大饼,它治饿啊?懂这个道理了不?说水解渴呀,你不渴,你来两瓶子矿泉水喝,它是治渴的吗?它解渴吗?都是相对的。

    药无寒热,病有寒热

    什么叫寒呢,一人一看法,他为什么说它寒呢,我也知道,我为什么说它不寒呢,我更知道,我都说给你听听。

    中医治病提到寒,一般是指功能低落,蠕动缓慢。要说肾寒呢,就不能说是蠕动减缓、强度太低。因为他是个性,那么肾寒个性是什么呢,肾我们一般把肾看成是个分泌器官,肾寒是分泌减少,分泌减少循环降低,循环降低就分泌减少。其实他这个分泌腺也是在蠕动,也是在运动中,没一个地方不是在运动中的,所以有寒热共性和个性;肺寒那就是指的水,肺里有积水,也不是指的运动低落,所以这是说在一个共性上说个性,一个跟一个是大不相同,他这个表述在过去,语言不够,一句话有多少个含义。你就这一个寒,有多少含义,在这是这么个意思,在那是那么个意思,换了十个地方十个意思。

    又比如说中药所谓的“寒热”:白虎汤里石膏知母甘草,治什么啊,身大热,发热恶热汗出而渴,大热病,一用白虎汤吃了就好,哎呀,治那大热病,这不大凉药吗?大寒,然后就写了大寒,后世一看,大寒,这不就大寒了?好家伙,过了小寒就大寒了,把人的思维引到这上面去了。记住啊,石膏大寒,说黄连呢也是大寒,大黄又一个大寒,大寒的药多了,哪个和哪个一样啊?但它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都是治病的。

    这个药治了热病就说它寒,治了寒病就说它热。实际上它热吗?它不热,它寒吗?也不寒。没有寒热。是有人这么说,后人呢就这么记着。那个叫寒病,这个叫热药,那个叫热病,这个叫寒药。我没病吃石膏,也没寒也没热,它解渴,听明白了吗?

    我看你还没听明白。这一点你慢慢地悟,大家有悟开这个理的没有?馒头寒的热的?烙饼呢?那烧饼呢,面包呢?外国来的面包?没法说寒热了吧?

    我见过一个,你说急性胃炎寒病热病?热病呗,你看大黄,黄连黄芩,那不是热病吗?我加附子,附子寒的热的?附子大热纯阳,哎哟,这大苦大寒与大热纯阳在一块这不打起来了吗?打架吧,玩命吧,是吗?不是!各人治各人的病,都好了。怎么回事呢,怎么寒的热的,也不寒也不热了,大伙合作治病了?

    我再说一个,干姜是热的吧?黄连黄芩是凉的不是?黄连黄芩干姜治什么?治肠炎,怎么用干姜,不用干姜行不行?不行!不用黄连行不行?不行!寒热一块用。赶到后世呢,一看这方子不行,温凉并进,什么都不懂!

    抛弃温凉不并用的错误观念

    中医一大部分人,总是把热药和热病,寒病寒药纠缠在一起,认为一发热就是热病,就得用凉药,其实可不是这么回事。咱们要逐渐的把这个放弃,你才能真正的走到本能系统,登堂入室。要不然的话,这个一问你,你解释不了,你要非解释,就必定要胡说八道。

    那么你问问,你不是说温凉不能并用吗,怎么大黄、黄连和附子一块用啊?怎么黄连、黄芩和干姜一块用呢?你给我们讲讲这个温凉并进,他要不说便罢,要一说就是胡说起来了。

    我们看看别人过去人们都怎么说这个事情,明白了没有到今天?你看看真正会治病的,没有这个东西,他也说热,他也说寒,但是他可没这么说。

    张仲景也说热也说寒。他说热是什么呀?是排异!他说的寒是什么呀?是功能低落,低落就是有障碍。这后世没有走这个路,也可用这个方子,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就编出来了一大群道理,似是而非,是非而似的这些东西,要不然怎么说?为什么用附子?怎么用附子和大黄、黄连就不起对抗的作用呢?

    你凉我热,咱俩在里头,搞什么啊?搞对抗啊,不是那么回事。黄连、黄芩是往下走的,是抑制那个发酵赶紧到肠子里去。附子是因为阳虚,阳虚是什么啊?循环衰弱,附子能提高循环的血液量,提高心脏功能,它把这个治了,它把那个治了。

    你看看干姜和黄连、黄芩是干什么的?黄连、黄芩到了肠里,是制止那个肠子内容物的发酵,发酵就产生了一些有害的东西。这干姜是止泻的,它泻的太多了,因为,下多亡阴,如果大便太多了以后,这个人的血液、体液会丧失很多,这个人的体能就下降的很快,排异能力就会降低,或者说没有。所以干姜是让这个肠子,我打比方说,一天排20次大便,你排5次行不行?就起这个作用。那个黄连、黄芩这些药起个制止它发酵,赶紧的让它往下走,排出去,还是排异啊。干姜并没有妨碍排异。一天不管它都20、30次,你去镇静它,别让它蠕动的太快了以后它还在快着呢。所以不用大黄,这个病不用大黄的原因是因为在肠里,肠道里每天下利数十行,二十几次。

    你想想,这个药这个关系是个什么关系?是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寒热,合起来寒不寒、热不热都不治病了,不是这个事,明白这一点了不?就说你认可不认可我说的这个?

    你不认可也没有关系,你仔细的想一想,你看看你还有别的看法没有,我是看了这几十年的病,对这个问题思索了这些年,产生了这么个认识,形成了这么个系统。

    我所有的药物,寒、热、温、凉的药物,对于这种性质我有我自己的看法,我看的不是温凉并进。也不是寒热不分,对病的叫寒热不分,对药的叫温凉并进,不是。他那两句话是把那个医生说的,连寒也不懂,热也不懂,也不懂热药,也不懂寒药,这是绝对不能在一起用的,你在一块用,你什么都不懂。这话说的,把张仲景都得罪了。我说给你,谁能治好了病,谁就懂。

    我说的是张仲景的方子,我们的圣人脑子里没有寒热。怎么我们就出了寒热了?温凉并进不是中医,不能!这就是后世人搞出来的一些成见。我说药没有寒热,但是你要记住,药一定能治什么病,不能治什么病,这你已经把这个框子跳出去了。你老在温凉寒热里出不去,你会治的病太少了。

    把温凉不并用的错误观念抛弃。这是句错话。为什么是错话,第一,未议病先议药。因为没说病先说药,这是错的,永远是错的。先说病后说药,温凉并进用有时候是错的,有时候是对的。得先说病。

    第二,药的寒热是个共性,不是个性,我们用药是用个性不是用共性。多少种属于热药,多少种属于寒药,这一群都是寒药,这一群都是热药,这是共性。

    医生治病用药用的是个性,用哪一个,哪一个药,要他哪一个的效果。比如:附子泻心汤,用附子的哪一个个性?附子的个性是什么?是提高心脏功能的循环量,那不是缺血吗,不是循环衰竭吗,它能提高心脏的循环的供血量,体温要改变了吗。这个人有心下痞,还心衰,咱别提那个寒热了,这好明白了。要不用了附子,心脏功能很低,在一种心衰的情况下给他泻肚子,有什么结果?进一步加重心衰,恐怕有后果,很不好的情况要出现了。给他提高循环能力再排异,多么巧妙啊!要不是大智大慧的大家,不可能有这些行为。附子泻心汤,这所以用附子,是因为有心衰,要提高心脏功能,同时在排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郭生白中药方论之二(破除温凉寒热的框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od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