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是汉代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名臣,他的眼光,他的智慧,他的忠诚,让人深深着迷。
想其温和待人,广交好友,必定温文儒雅,仗义乐施。
想其定国家,抚百姓,制法度,勤粮道,必定谈吐不凡,聪慧睿智。
萧何初识刘邦时,便认为他大贵之相,多次利用职权袒护他。
刘邦奉命押送一批囚犯赴骊山修秦始皇陵,半路便逃跑了许多人。当行至丰乡大泽时,刘邦索性把所有囚犯都解了缚,叫他们逃生,自己则与10多个死心塌地愿与他生死相随的囚犯逃到芒、砀二山之间蛰居避难。沛县县令得知后,拘拿刘邦妻子入狱,幸得萧何与曹参二人保释出狱。
陈胜、吴广起义,天下群雄响应,萧何任职的县令唯恐烽火战乱不能保全自己,找来萧何商议起兵之事,萧何举荐刘邦。当刘邦率众前来,县令突然反悔,担心刘邦人多势众难以操纵,将之拒于城外,又将萧何曹参抓起来。
刘邦见城门紧闭,得知城中有变。二人逃跑出城,三人劝谏城中百姓杀县令开城门。入城后,众人推举刘邦为县令,刘邦推辞,后选取十位德高望重的人,抓阄决定。抓阄之后,纸条上正好写着刘邦的名字。后来刘邦才得知,萧何将十张纸条全部写了刘邦的名字。愈发感激萧何对自己的照顾和拥护。
比能力更重要的是选择。先不论萧何能力如何,在刘邦一无所有的时候,他选择了刘邦无条件协助他,并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和立场,就十分难得。
刘邦与项羽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率军勇往直前,过关斩将,直抵关中。众将见秦都的繁华夺目,忘乎所以,纷纷乘乱抢掠金银财物,连刘邦也忍不住,他看见华丽的宫室,古怪的摆设,成堆的金银珠宝,猎狗骏马,珍奇玩物,还有一群群的美女,不觉眼花缭乱,飘飘然起来,甚至贪恋秦宫的富贵而不忍离开。
萧何进入秦宫之后,既没有迷恋宫娥美女,也没有贪图金银珠宝,他直奔丞相御史府,命令所有人不得随意离开。然后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留待日后查用。
这些档案,使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等了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也足见萧何的深谋远虑。
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初,对萧何的功绩进行嘉奖,首功当之无愧。
当他与韩信交流时,认为韩信大将之才,可助刘邦夺得天下,月下追回韩信,劝刘邦拜其为大将军。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率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连战连胜,在垓下设十面埋伏,一举将项羽全军歼灭,为刘邦平定了天下。
显然,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军事才能的充分发挥和运用,乃至汉王刘邦能够最终夺取天下,从一定程度上说,同萧何的慧眼识才,倾力荐贤是密不可分的。
当刘邦挥师东进时,他坐镇关中,恢复生产,安抚百姓,全力收拾残破局面。
他一方面重新建立已经散乱的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对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他不仅颁布实施新法,重新建立汉的统治。
韩信羽翼渐丰,当他发现韩信有不臣之心时,设计邀请韩信进去王宫,协助吕后诱捕韩信,为刘邦除去了心腹大患。
韩信因他得以施展抱负,却也因他断送了性命。在这点上,萧何是理智的,却难以想象他的内心经过了怎样的矛盾与斗争。
萧何声望日盛,唯恐功高震主,晚年将家中财帛捐赠国库,自污名节,低价强行购买民众土地,当他被刘邦问罪时,他却顺水推舟为民众求情,讨取宫中别苑分配给百姓耕种,惹得刘邦发怒,锒铛入狱,后被刘邦释放,从此对国事日益沉默。
刘邦去世,惠帝刘盈即位,任萧何为相。萧何病逝之际,惠帝亲自探望,并询问国事,后任曹参为相。
后世之人,难见污贬之言。他助刘邦夺得天下,定国安邦。他也从一个低微的县吏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可以说,没有萧何,刘邦天下难成。
而刘邦作为成就霸业之后诛杀功臣的皇帝之一,却对萧何荣宠有加,病逝之时仍在丞相之位。这不仅是帝王的胸襟,更是臣子的权衡之术。
知冷暖,懂进退,这种大智慧,是一生的修行。
优秀的男人,会闪闪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