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禅的方法
真正明白“第一义”,也就是对第一义有觉悟、了解,也即对“无”有所意识,这在佛家就叫做“识”。
《古尊宿语录》卷一中讲了一个小故事:
马祖在成为怀让禅师的弟子前,“独处一庵,惟习坐禅,凡有来访者都不顾”。有一天,怀让禅师“将砖于庵前磨之,马祖亦不顾。久之,马祖问:作什么?怀让曰:磨作镜。马祖:磨砖岂能成镜?怀让: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马祖顿悟,乃拜怀让为师。”
按禅宗的看法,修禅成佛的真正方法是“不修之修”。什么意思呢?
修禅之人,按通常理解的“修行”去修行,这是一种“有为”修行,虽然也能产生一定的功效,但是不能持久,一旦遇到阻碍或者诱惑,便很容易放弃或者中断。
不修之修,讲求的是,不需要特意去做什么事——比如“独处一庵,惟习坐禅”,只需要尽力做好当下的平常的事,无所用心,这也是道家所讲的“无为”、“无心”,同时也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慧远、道生所讲的“善不受报”。
不修之修,不是为了达成某种目标,无论这个目标有多崇高。真正的修行,不是为了任何目的。[注]
[注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五台山论道那一段,丁元英与智玄大师对此也有一段话:
智玄: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为求取真经又修个什么行呢?
丁元英: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涅槃境界的究竟法门,但它是可悟不可修的。修为成佛,重点在于求;悟为明性,重点在于知(此处的“知”便是上面所说的 对第一义有觉悟、了解的“识”)。修行者以行制性,悟道者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是“以性施性”、“由心生律”的境界。条条大路通罗马,儒释道三家在最高境界上是殊途同归的。
其实就现实生活来讲,“不修之修”这个理念也是很有道理的。它的意思在于不要刻意去追求一个东西。比如,当你一心只想挣钱的时候,因为你眼里只有钱,那么眼界就会很窄,反而最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义玄禅师说: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不修之修,讲求的是,对自己有信心(人人皆可成佛,相信自己最终是能够明白第一义的),然后抛弃其他的一切功利得失的顾虑,以平常心尽力做好平常事,就可以了。
但有人可能就会问:那要这么看,“不修之修”和那些真的不修的人还有什么区别呢?那些不修的人岂不是也可以达到涅槃了?
其实二者的区别是很大的。
尽管穿衣吃饭是些平常之事,但是若要在做这些平常之事时无求无心,对于真的不修的人,是很难的。当你穿了一件漂亮衣服,被别人夸赞之时,你的心便会得意起来,这就不是“无心”了。
而“不修之修”所讲的“平常心”就是,不管你穿什么衣服,不管你有没有被人夸赞,你都能“心如止水”。
提出上面的问题的人,在于只看到了“不修之修”的“不修”,而没看到“不修之修”的“修”。
这个“不修”并不是那些不修行之人的“不修”,修还是必须要修的,只是说不要过度拘泥于修的具体形式——比如我必须要坐禅、念经才是修行;“不修之修”的“修”,是把注意力放到“我”身上,不在意外界如何,而在于对“我”的修持;而那些不修之人,对“我”是没有修持的,而且往往很容易受外界影响,“以物喜,以己悲”。
不修之修,在开始时是要用一番工夫的,到了顿悟之后,便可以真的“不修”了,那时便达到了“由心生律”、“以性施性”、“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之前我们讲庄子的时候,庄子有个概念叫“无知之知”、“不知之知”。这里的“无知”“不知”不是真的无知、不知,“不修之修”也不是真的不修。
人本来都是无知、不知、不修的,这是天生的、自然的;而“无知之知”、“不知之知”、“不修之修”则必须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达到的,这是人的心灵的创造的产物。[注]
[注 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说的便是人的心灵的这种创造能力,这种能力才是区别人与其他万物的本质所在。
如果终其一生,只是为了挣钱、或者变漂亮,这简直就是对人生的一种巨大浪费。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我不听我不管我就要浪费你管得着么?
我还真管不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冯友兰)]
禅宗篇未完待续,下回继续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