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告诉孩子: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
殊不知,两三年后,好学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华北大,而他们却要考虑去三本,去高职高专甚至考虑要不要南下打工”
========================================================
这是昨天看到的文章,每当看见这些忽悠孩子们好好上学就有前途的文章就火大;这些人嘴里说读书,其实是说的是上学考试文凭,动辄就顶层底层的瞎忽悠;按他们逻辑好好上学,好好考试,考进985211就顶层了?如果好好上学,努力学习结果却只考上三本(今天的二本)专科啥或连专科也没上的,这辈子就算废了,只能在社会底层搬砖扫垃圾?吓唬谁呢?
这思维陈旧的,无非还是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那些透着酸腐之气的价值观;要知道这些酸臭的垃圾价值观离今天足足有一千四百年之久,多少王朝连同破铜烂铁早就灰飞烟灭了,这酸臭的价值观却上千年不变一直被拿来忽悠孩子们,让一批批孩子们为此耗尽心力,还没走上社会就直接废了;
真如这老儒所说的,好好上学他就能保你进入上层社会吗?,他除了瞎忽悠,除了贩卖陈腐的价值观,什么也保证不了;
我想问他,他知不知道好好读书考上985211的胜率是多少?被淘汰的人都没有好好读书吗?凭什么就被他规定在社会底层?
我可以把数据告诉他:按小学入学总人数计,每年考上985211的比例不足5%
按参加高考的总人数计,从高考到大学入学,如果标准是985.211大学的话,2018年参加高考的975万人中,2018年985院校平均录取率2.04%;211院校平均录取率6.16%;2018年一本院校平均录取率:14.41%,按985211的录取率,91.8%的人要被淘汰。
对这样一个绝对的小概率事件,敢忽悠孩子们努力就能赢?敢说那些被淘汰的绝大多数都不努力?
在一个胜率确定的游戏中,大家共同努力只能提高获胜的难度,不可能改变获胜率,这是基本常识。
知道那些努力的孩子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这些代价和所得相不相符?该到了算算账的时候了,希望人们都考虑下,这场竞技真的是孩子人生的所必需的吗?真的是必须胜出才有出路吗?在这场长达十五年考试技能的训练中(根本不是两三年的问题),孩子究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孩子走上社会,这场长达十五年之久教育竞技究竟教给孩子怎样的谋生能力?
几乎所有的技能都是为了竞技,90%以上的人苦修居然是注定要给学霸当分母,这就是现实,就算你闭眼不看现实也照样摆在你面前。
面对大多数孩子注定要被考试竞技场淘汰出局这件事,还告诉孩子胜出是唯一的出路,不是睁眼说瞎话就是没长眼;面对如此低的胜率还要威胁孩子们打不赢就注定社会底层?还是不是人?有没有人性?
个人认为对那些不是学霸,只能为学霸当分母的90%,那些大概率会被淘汰出局还真就用不着万念俱灰,就像你用不着为斗牛场上不能取胜而感到绝望一样,因为斗牛不是人生的必修课,这个名字叫教育的竞技同样不是。
在一个跟教育越来越没啥关系的考试竞技场中不占优势,真的是坏事吗?倒可能是放眼社会这个大天地的开始,是向更大的天地发展的开始。静下心来,重新认识世界,了解这世界的游戏规则,掌握生存本领岂不更实在?主流们所忽悠的价值观从来不靠谱,听它就过错年。
那些动辄就以不努力上学考试,就要一辈子在社会底层的瞎忽悠,知道中石化招聘条件是常青藤吗?,有几个老百姓的孩子能入藤校?胜率多少?这目标是努力就能达到的吗?
他知道那些在他看来高大上,生产社会精英的大学里,校长正在描绘规模效益的美景吗?他知道校长大人正在把那些干掉千人的孩子当成效益吗?他知道被他忽悠的孩子拼尽全力不过是争到了一个当效益的资格吗?他不知道满是高贵读书人的上层就这么不堪。
在教育市场化的今天,向孩子们兜售一千年前惟有读书高的陈词滥调只会给那些资本的镰刀忽悠来更多的韭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