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藤》貌似给大众演绎了一场凄美的人藤之恋,让观者似梦似幻中缠绵,如痴如醉中沉浸。可在司藤的身上,让我感悟到的更多是:她在苦苦求索一个如何“做自己”的人生主题:
假如,人生的真谛是“做自己”,那“做自己”真谛又是什么呢?应有三种境界吧!
第一种境界:让自己好好活着!
第二种境界:与所爱好好活着!
第三种境界:让所爱好好活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38082/95ee6dcafab70ba5.jpg)
应该说如何“做自己”一直是司藤前世今生的困境。但在这困境中,她在用心感悟,人生境界在升华。
前世的司藤是丘山所异变,用来打打杀杀的工具。这时她是没有“自己”的。所以不存在如何“做自己”的困境。当她认识阔少邵琰宽,读书、识字和恋爱后,有了“自己”意识。在摆脱丘山掌控,浪迹天涯时,司藤已经有了强烈的“做自己”意识。譬如在渡口,她顿悟出:“生如长河,渡船千艘,惟自渡,方是真渡”的人生真谛。此阶段的司藤,对于“做自己”的感悟,还存在“让自己好好活着”的第一种境界里。无论是司藤自己,还是分体出来的白英,其境界的本质皆是如此。她们只是对如何才是“让自己好好活着”的具体形式有所分歧罢了。司藤认为是:做回山中的藤,而白英认为是:寄身尘世繁华,嫁人生子。即使是被秦放今生复活后的司藤,对如何“做自己”还是在第一种境界里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38082/a1a07c2b7b9e1ab8.jpg)
当司藤今生复活,她还是执念和白英合体,做回山中的藤。因为,她认为这才是真正“做自己”,还是最好的“做自己”不过,这一切,都因为一个人的潜移,而悄然改变。这人就是秦放。秦放的优秀,秦放对她的深情付出,对她真正的爱。这些,让司藤开始对“让自己好好活着”就是“做自己”的最好境界认知,有所动摇。她渐渐对和白英合体动摇,对做回山中之藤动摇。她心中已渐向往与秦放“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的人间烟火。此时的司藤对“做自己”的人生境界感悟,已升华到“与所爱好好活着”
当然“与所爱好好活着”无疑是一种最理想的“做自己”如果司藤和秦放的人生如此,当是最美的人间眷侣故事!但这一切都被司藤的“另一半”白英毁了。白英毁了秦放,让他半死不活。“与所爱好好活着”渐成奢想。她得不惜自身一切救活秦放。此时的司藤当已明白“做自己”的最高,最后境界或许就是:让所爱好好活着。她虽救活了秦放,却被白英所暗算,最后还与丘山,三者同归于尽。按常理,司藤和秦放的爱恋故事,到此已是凄美落幕。然而放不下牵挂的司藤,强行异化,赶着在秦放今生老死之前,陪伴他度过一段人间烟火的美好时光。这样的代价就是自我死亡。这样的结果,无比凄美,无比落寞,让人无比痛彻心扉。但对于司藤来说:能让所爱好好活着,值得吧!“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恋,让观者动容,让闻者感怀!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38082/f58e70affb148b1f.jpg)
“让自己好好活着”这样的“做自己”很容易悟到和践行。一个受到伤害较多的人,总会用厚厚的盔甲自我裹严,人之常情。只有感受到真正“爱”的温暖后,才会上升到第二种“与所爱好好活着”的境界。这种结果和境界,让人心驰神往。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己和所爱,难免不会有面临悲壮沉痛的选择之时。选择和牺牲,非人所愿。可这就是人生的吧!“让所爱好好活着”,也是“做自己”最高、最后境界。这往往意味着悲壮或凄美。所谓的“所爱”不单是指“生死相许”的爱人吧!也当有亲故,和家国天下之爱。
应当说《司藤》所表达的境界,要比原著小说高的。原著的小说的司藤,来去无挂碍,始终在“做自己”的第一种境界上,她不想爱谁,只想做回真正的藤“让自己好好活着”看似洒脱,但未必可爱,终究少些暖心的人情之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