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是我妈”“健在证明”“我是我”这类奇葩证明,前些年很是让办事者头痛、让听闻者笑骂、让舆论诟病了一番。今年5月份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推进审批便民化的意见、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再次强调要清理“奇葩证明”。
考虑到近年来各地清理“奇葩证明”的种种做法,未来群众办事遭遇“奇葩”的概率正在降低。
那么,奇葩证明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被治理的呢?在其穷途末路之际,我简单地分享一下,以加深大家对政府工作的理解。
据各方面资料显示,奇葩证明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奇葩型规范性文件的存在;二是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壁垒”的存在。
奇葩型规范性文件的存在,说明政府之前在制定规章、政令和各类政策文件时还不够规范,还比较粗糙,导致文件制定时与上位法和政策、地方法规及相关职能交叉部门的政策规定、实际生产生活的匹配度不高。这就导致不少奇葩文件及奇葩证明的出现。
如果政府各职能部门因为部门利益,有意识地构建“信息壁垒”,时间一长,各部门在相对封闭的独立运作中就会衍生出大量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证明,与群众办事关联部门的证明互为前置、循环,甚至成为奇葩证明。
要解决“奇葩证明”频频出现的问题,政府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才能打个漂亮仗,方便群众办事,不反弹,不死灰复燃。
一是规范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并加强监督。
目前,好多地方政府已加强了政策出台前的合法性审查。5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又更进一步,对治理乱发文及出台“奇葩”文件提出了新要求。一旦政府规范性文件中的“不规范”因素被遏制住了,奇葩文件大幅缩水,奇葩证明相信也会在源头上少很多的。
这与母鸡少了后,每天收的鸡蛋会自然而然地减少,是一个道理。无非,大家更喜欢鸡蛋多一些而已。
二是通盘考虑机构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尽快实现各职能部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信息共享、互认,缩减不必要的证明。
人工智能时代,都刷脸玩了。如果我站到你面前,你看着我之前刷下的那张电子脸与我那张活生生的脸,比对着手中我的身份证,还要我去开“我是我”的证明,那就太搞笑了。
而且,我希望自己只刷一次脸就可以了,别让俺去每个地方办事都再刷脸,时间长了,会把脸刷肿的。
群众需要的是只交一次材料包括脸,就能通过手机APP,或者只去政务大厅包括住房公积金大厅跑一次腿,就把想办的事儿办了,把想提的钱提了、想贷的款贷了。
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只跑一次、零跑腿、不见面审批,等等国家和地方政府政务改革的目标和提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能取消的就取消吧,我都站你跟前了,是不是“健在证明”“我是我”之类的证明就可以免了呢?需要的证明,能不能列张单子,不再躲猫猫,让群众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方便办事呢?
三是敢于督查问责找麻烦。
出了那么多清除“奇葩证明”的政策,为啥还会时不时跳出一个“奇葩证明”来刷存在感呢?
个人觉得是政府有些手软了,没有上手段。
任何工作只靠上面设计,或者只靠下面苦干,都是不可取的,至少效果不好。好的工作氛围,必然是上下积极互动的结果。
顶层设计、战略安排都到位了,对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奇葩证明”所在单位进行专项督查,看看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还是有必要的。
明明知道不合理,却又不去搞调研,不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一起想办法来清除奇葩证明,这算不算懒政与怠政呢?老百姓没办法,政府就得想办法。督查和问责既有力又顺手,何不多用呢?
纪委监委“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的好经验,在此适度用一用,说不定会有奇效的。
如此一来,管控源头、疏通中间、强化压力传导,“奇葩证明”势必会走上穷途末路,在一轮轮改革创新伟力作用中被慢慢碾碎化为齑粉而不得见的。
(完结)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