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有感

作者: 与公子同舟 | 来源:发表于2023-09-19 21:36 被阅读0次

    若,我的肉体和面容,在岁月和时日不动声色的蚕食下,不可控的变得粗糙与衰老,那么就尽量让灵魂美丽一点点。若我的灵魂在多年打磨之下依然很普通,那么只好去读一读那些来自遥远时代和国度的美丽的灵魂。

    我不是一个会审美的人,不会化妆打扮,也不会穿搭。与周围人在一起,总是叹服别人的精致与美丽。而我无论怎样,都做不到。所以,我选择投降放弃。找到一个简单又不昂贵的方式取悦自己。大多数时候,躲在一隅,读文写字,聊以自慰。

    诗人李元胜说,“你读到爱时,爱已经不在。你读到春天,我已落叶纷飞。一个人的阅读,和另一个人的书写,有时,隔着生死。直到,奇迹出现了,你用阅读追上了我。”

    事实上,追上梭罗,是天方夜谭。

    虽然追不上他,却不妨碍我去读他。

    读他的岁月随笔,让我若有所悟,

    也许并不够深刻。

    想象他,一定是一个高挺鼻梁戴着眼镜的清瘦男子。手指修长而冰凉。吸烟,喝咖啡,沉思。睿智而深刻;忧郁而良善----这是在我的内心中,无论古今中外,男性思想家或者文人所该具备的样子。

    他似乎是一个隐者。

    但又不同于隐者。

    因为,在我看来,中国的隐者,

    多少都有些刻意的成份。

    而梭罗,我猜,是出自于本心。

    他过的极简生活,或许就是当代的“躺平”。他28岁开始在瓦尔登湖畔“自言自语”,在那样一个纯天然绿色的环境里,过放松而平静的生活,却在四十四岁去世,这也挺让人讶异。

    “当你静下心来,走进瓦尔登湖,就会发现原来生活还有另一种可能性。”

    “世间之物千千万,一个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却并不多。”

    他书中这样经典的句子不胜枚举。特别值得多次反复揣摩。静下心来,读这本书,仿佛自己就在那美丽的湖畔,每日朝花夕拾,倚槛听风。

    其实,细想之下,梭罗的选择,非常明智。

    有多少身外之物,便多了多少牵挂与惦念。

    哪怕是养一只猫,也总要为其费神。

    想起那则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

    当月亮不属于兔子时,它总是欣赏。一旦得到月亮,便开始终日患得患失。

    所以,得到,真的就是好事么?

    而28岁的梭罗,清醒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选择--断舍离。

    可无论怎样断舍离,我们终究还是与生活丝丝缕缕,纠缠不清,剪不断,理还乱。

    这世间,能真正做到心无外物的,有几人呢?

    《康熙王朝》里坐拥大清江山的孝庄说:女人并不能只为自己活,要将自己掰成几瓣,一半给父母,一半给丈夫,一半给儿女,就是没有自己的!

    尊贵如她,心,都碎成了无数瓣。而且,即使碎成了无数瓣,也没有一瓣给自己。。。

    我们,没有神的光环,生而平凡的人,更是累,而且琐碎。

    所谓“累”,无非心系一亩田吧。被头顶的一亩三分地,压的扁扁的。古人造字,诚不欺我。

    而我们又都清楚的知道,最后,一切都一切,终为土灰,为云烟。却在这过程中,经历并忍受百转千回的苦痛折磨,而还在不断的告诉自己,不放弃。。

    钦佩吴承恩,给一个猴子起名“悟空”----悟透了这世间一切都是空的。可是,这只冥顽不化的猴子啊,还是不顾一切的去打妖精,哪怕师父不断念咒,哪怕自己被气的歇斯底里。

    其实,他打的哪里是妖精,是内心的自己吧。佛说,诸相非相,相由心生,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呢?或者佛印与苏轼的一段故事,正好也能印证相由心生吧。

    所以,悟空,没有悟到空;八戒,不曾戒;悟净,也不净。神仙尚且如此,帝王也如是,何况凡人如我等?

    从懂事开始,为原生家庭而累,为学业而累,为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事业,各种拖累。

    再说女人,孕育一个孩子,孩在腹中,被拖累。在手术刀下,被毫无尊严的切割后,产下孩子,以为轻松。事实上,新一轮的拖累接踵而至。孩子的学业,爱情,婚姻……简直难以想象,一个人一生,要过关斩将多少次,才能驾轻就熟?

    所以,越读梭罗,越读《瓦尔登湖》,越觉得,梭罗只是展示了他人生的某一面,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人设"吧。他,也一定有着自己难以言说的苦衷和秘密。一定也有很多渴望、有矛盾,冲突、失望。只是,在《瓦尔登湖》中,他展现给我们的,是美好。

    而他自己,据说,生活困苦,没有一位女人爱他,孤独一生。

    无论是人还是神,原来,都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瓦尔登湖》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ko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