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是泪水的世界上,我死便可了结
寻找幸福的人生,寻找你太空虚
微笑的花儿,哭泣的鸟儿,命运都相同
热衷于生活的可怜的人生,你是在刀片上挥舞的人。
――《死之咏赞》
《死之咏赞》|你是我的歌,我是你的诗压抑,是我看完韩剧《死之咏赞》的第一感觉。如果不了解这部剧里的相关历史可能看得也云里雾里的吧。
尹心德(Youn Shim Duk),被誉为“韩国第一个现代女性”,是韩国古典音乐历史上第一个女高音歌唱家。她的故事在1991年就被改编成一部获奖无数的韩影,导演获得了相当于韩国奥斯卡奖的荣誉,还有同名舞台剧。
尹心德十八岁时,作为第一个到日本音乐学校读书的韩国女性,拿到了东京大学的奖学金。当时,也就是1921年前后,韩国是日本的殖民地,忍受着日本的统治,在东京的韩国学生常常聚会,想办法帮助自己的国家。其中一个学生名叫金佑镇,是一个来自西南部木浦的开朗、富裕的年轻人。起初,安静、有书卷气又冷静的佑镇并不喜欢大胆、开朗的心德,因为这一特质在当时被认为是男孩子气。他在十岁的时候就接受了包办婚姻,和一个没受过教育的女人结了婚,他的妻子仍然留在木浦照料他们的孩子。
《死之咏赞》|你是我的歌,我是你的诗1921年,同学们决定暑假回到韩国,通过表演戏剧和音乐募集资金,帮助国民。在旅途中,心德和佑镇开始了解彼此,并对韩国社会有了进一步认识——广大的农村地区和未接受教育的人群。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有四分之三的韩国人是农民,尽管在1922年教育从四年延长到了六年,但是在1930年代中期,只有不到六分之一的韩国适龄儿童来到官方承认的学校就读。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人几乎对戏剧和古典音乐一无所知,心德和佑镇被现状打击了。作为祖国的陌生人,这种感受让他们心有戚戚,他邀请她们全家拜访木浦。
1922年,心德结束了在日本为期七年的学习,回到了韩国。她高大、时髦、美丽,还有非传统的做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她会穿长裙,戴一朵玫瑰花,唱起歌剧咏叹调,即使在那个时候,古典乐在韩国都没人听过。男人们挤满了演奏厅,就为一睹芳容,韩国第一个“现代”女性。
《死之咏赞》|你是我的歌,我是你的诗但是心德很沮丧。作为一个痴爱读书的人,她有几百本书,阅读了很多尼采和叔本华的著作,常为韩国社会的现状哭泣。“他们不懂我的音乐。”她经常哀叹道。人们为她着迷,但并不真正欣赏她的音乐和才华。在佑镇的鼓励下,她开始尝试表演,但并不成功,因为她不是演员。
佑镇在家庭的压力之下,毕业后返回家乡继承家业。为了令父亲满意(他的母亲在他四岁的时候过世了,父亲则结了六次婚),佑镇每天麻木地在文件上签名,记录产出多少米,卖出去多少米,但他的志向在于文字,他喜欢写戏剧剧本。他经常从邮局收到英文书,在工作结束后,他回家整夜地读书。
《死之咏赞》|你是我的歌,我是你的诗在1926或1927年,日本著名的日东唱片公司邀请心德到大阪录专辑。妹妹圣德为她钢琴伴奏,她在十四张唱片中录了二十六首歌。在完成专辑之前,她要求加上一首《死亡的赞美诗》。
录制完成之后,心德给佑镇打了电话。那时,他已经放弃了家产,身无分文地搬到了东京。他和朋友住在一起,计划到德国学习戏剧。接到心德的电话,他来到了大阪。后来,两个人登上一艘开往韩国的船。在航行的第一个夜里,凌晨四点钟,心德和佑镇跳下船双双自杀。留下空无一人的客舱。
当时,全国的报纸头条都刊登了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尹心德和有钱男人自杀殉情的消息。但是,自杀的原因是他们都对当时的生活感到绝望:“社会并没有准备好接纳他们。他们出生得太早了。”心德只有二十九岁。
心德专辑最后收录的《死亡的赞美诗》,成为她最著名的一首歌,也成为了韩国第一首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
《死之咏赞》|你是我的歌,我是你的诗悼念,应该也是这部剧的出发点之一。
在当时最优秀的两个年轻人,活得是如此疲惫不堪,无数个力量撕扯着他们。如果只说他们两人是殉情,也许太过浅薄。
无处安放的家国情怀,命运扼住了他们的喉咙,爱情成了他们唯一的稻草。他们是为了生活活下去,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选择了死亡而已,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想过最符合自己的生活,就算那种生活成为他们人生的结束,也义无反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