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人或许都会遇到这样的状况。面对一页新的空白稿纸,或者看着新建文档上一闪一闪的光标,只觉得脑袋空空,无从下手。但这个“空”或许并不是真正的空无一物,更有可能是相反的情况,脑子里堆满了东西。但太多了,杂乱无章,也是无从下手。
当此时,要么静下心来,细细整理杂物,或许能翻捡到一丝灵光。要么,就干脆转头干其他事好了。对着“空”发呆,只会更空。
这会被我翻出的这缕灵光,就是自己此时的状态。所以,这篇是不是也算是元认知范围的内容了?咳,还是不要随便给自己贴金了。
要写自己的“空”,脑子里突然就飘过两个字——悟空。对呀,这才是我这会正在干的事。然后顺手抄起桌上放着的那根迷你金箍棒,熟练地在手上转上两圈。棒子当然不是大师兄那根,而是之前参加“悟空传”线上马的奖牌,甚是喜欢,所以也第一次在跑步奖牌上刻上了名字。不像其他奖牌,拿到后就收在抽屉里,这棒子还一直放在书桌上,方便时时把玩。
萌物这样说来,书桌似乎变成了我每天待的时间第二长的地方——第一名当然是毫无争议的,床。对于读书人而言,书桌也应该是最能够让自己静心的一方空间了。环顾了一下自己的书桌,嗯,倒不乱,就是东西有点多,得收拾一下了。
这阵子终于又开始写东西,坐在书桌前敲字的时间增加了不少,于是在构思间隙就会无意间耍一耍金箍棒子。要不是今天一时兴起要悟个“空”,还真没注意到自己这个习惯。
偶尔沉下心来自己观察一下自己和自己身边的物事,也还是有好处。本来习以为常的存在,可能早就被自己忽略了。而今突然注意到它们,心中也满是新奇感。而有机会放大观察它们,或许还真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就比如这会,我手上敲着字,脚上原来也不曾闲着,一只脚不知道什么时候架到了椅子上,另一只也正跟着手指节奏一忽儿一忽儿地抖啊抖。这番形象,不像个读书人,更像小混混,手上此时若不是在敲字而是夹根烟,或许更为应景,哈哈。原来自己平日写东西时都这造型,真令人汗颜。如果有个什么“我写字时的模样”的摄影比赛,那我多半能拿个特别奖。拿出流氓谈判时的架势来敲字,也是没谁了。我一边继续抖腿一边如是想。
不是说写作就是一次与自己的对话吗?每完成一篇作品,就能更了解自己。因为在进入写作状态后,你整个人的思维应该是极其敏锐的,它们分散成许多细细的触角,有的向外探去,有的向里深入,传递回接收到的信息,再由你把它们加工成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以今次算是进行了一次向外探的实验吧,挺有意思。
所谓“悟空”,莫若说是求空。正是因为“空”的境界不易到达,所以才需要一点点地“悟”。每一次悟,都能将自己整个脑神经清洗一遍。然后你会更清醒,更清楚自己是怎样的存在。
当然今次并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我只是习惯性拔高一下而已。至于到底有没有悟,又悟出了个什么名堂,只有天知道。我一边持续抖腿一边如是想。
壹柒〇玖〇捌 篇〇壹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