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学习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有效学习》作者乌尔里希·伯泽尔,自幼儿园上学起,因作业一团糟、容易走神、粗心大意、烦躁不堪等表现,被学校、老师、心理医生等认定为“残障儿童”。身边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思想和行为很古怪、适应能力差、不善交际、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回想,作为学生时代过来的我们,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任何人指导?擅长的领域时不时冒个尖儿,不擅长的领域焦躁、烦闷,不知如何是好?认为自己好笨啊?
看着网上流传的父母指导小孩做作业的场景,当事人心里肯定真苦,有孩子的观众苦笑,没孩子的观众哈哈大笑。再看看身边的同事、朋友对待小孩的教育,认为每个孩子会不会学习是出生时就注定的,孩子开窍了,自己就会学;孩子没开窍,再怎么教也没用。
不同时代,同样的问题。那后来作者怎么样了呢?他解决学习问题了吗?他的经历对广大学习者有没有普适的借鉴意义呢?
二、原因---不懂如何有效学习
作者后来回顾自己的经历,对于这种学习困难的成因,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父母是移民,在家说德语,导致学习缓慢;
有些解释认为,大脑在处理听觉信息时有问题,导致听力较差;
还有的解释认为他智力有问题,缺乏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当时不懂得如何学习:不知道如何思考,不知道如何问问题,不知道如何设定目标,更不知道习得知识意味着什么。
每种解释或多或少都存在。但对比发现,前三种可以说是客观事实,不容易改善,而第四种解释是可以通过主观意愿进行改善的。
最终,作者在家长的支持、资金雄厚的学校的帮助,以及关心他成长的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几个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他经常问自己:我真的懂了吗?我知道所学习内容的深层逻辑吗?我如何让我的注意力更集中?经过大量的努力,他在学业上重树信心,兴趣大增,学业稳步上升。在体育方面,不管是跑步、篮球还是越野都兴趣浓厚。虽然有听力障碍,但最终被一所常青藤学校录取。
三、思维习惯---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
通过自身经历和大量研究,作者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学习过程可能预测学习结果。学习是一种方法,掌握学习方法,将更高效、更深入地掌握专业技能。学习还是一整套改变对某一事实或观念的思维方式,比如:学习微观经济学,就要学习如何以微观经济学思考问题;学习编织,就要学习编织能手如何思考;想学潜水,就应该学学世界级潜水员的推理思考的方式。正如教育心理学家所说:学习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理解一套有机结合的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过程。
所以,如果准备学习一种值得深入理解和掌握的专业技能,那么只有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方法才能逐步掌握。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内容:
价值感:赋予学习某种事物具体意义的过程。
目标:在精通某项技能的初始阶段,专注才是最关键的。我们需要搞清楚我们要学习的究竟是什么,并且设定阶段性目标。
提升:某些形式的练习,可以让我们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绩。
实践:在掌握了基础内容之后,需要把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借此充实我们的知识与技能。
融合:需要把所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明白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犯错误或者过度自信,所以我们需要回顾和反思,重新审视我们的理解,从反思学习过程的活动中有所收获。
四、就提升和实践部分,说说自己的看法
01 提升
当面临任何一门新知识或技能时,首先应该像项目管理一样去分解知识框架,先掌握最基础的原理,比如学习数学通常要先学公式。
其次提出知识框架后,启用元认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非要先学这个?为什么它的组成方式是这样的?它与我已知技能间有什么联系?
同时,记录学习或练习进程,跟进情绪,及时调整。其实,情绪是反馈学习效果的最真实反映,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这些情绪即自我情绪管理,往往能得到更大的收获。
02 实践
在此,实践不是单指做某件事,而是采用多种形式,让习得的知识或技能“运动”起来。
比如,概括法。概括最为核心的想法,实际上就是在应用这个想法,把这个想法用于对我们有实际意义的场景。比如,我和同事制定了一项规定:每天下午必须做一个3分钟的分享。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对当天输入的信息进行概括,然后输出给对方听。有时,我以为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但分享时却说不清楚,说明我被大脑欺骗了。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再回头强化这个知识点。
再比如,辩论法。辩论是某个领域内知识的自由发挥,促使人们主动发现内在联系,找寻因果论证,更加逻辑地思考。
再比如,以教为学。之前,我在行动营做了一次英语学习分享。在一次次改稿过程中,我终于理清了至少堆积了5年的“思维线团”,让我从更高层次来看待英语学习这件事,把自己从多年的学习泥爪中解救出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书中有非常多的有效学习的方法,是一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经典书籍,值得反复阅读。
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