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成语典故 讲历史故事(99)
三起三落,溥仪末路
文/石岩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9c33ccbd7f78d8d4.jpg)
1908年12月2日,清廷为不到3岁的溥仪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面对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大礼,小皇帝在龙椅上根本坐不住,不停地哭喊着:“我不要在这!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摁着儿子的手低声安慰道:“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没想到这句话一语成谶,大清朝真的很快就完蛋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倒戈,同年12月25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此时,袁世凯借镇压起义军之机夺得清廷大权,并与孙中山达成秘密约定:如果袁能使溥仪退位,就由他担任民国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之下溥仪退位,条件是:清室仍居住于皇宫,民国政府每年向其提供400万两白银的费用等等。孙中山也未食言,拥立袁世凯当了中华民国第一届正式大总统。
6岁的溥仪仍在紫禁城里享受着皇上的待遇,整天玩得不亦乐乎。1917年,前清遗臣张勋以调解民国府院之争的名义带兵进京,把总统黎元洪赶下了台,让12岁的溥仪复辟再次当上了皇帝,一时间遗老遗少们又穿上长袍马褂戴上假辫子招摇过市。但这场闹剧只上演了十几天,便被段祺瑞的讨逆军打断,溥仪二次退位,继续在皇宫里蜗居。然而好景不长,1924年,西北军阀冯玉祥控制了北京,将溥仪赶出紫禁城,并收缴宫中大量财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d2e8c9d07867bf45.jpg)
19岁的溥仪辗转来到天津,他四处活动试图东山再起。1932年3月,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地区建立了“满洲国”,而根据《日满议定书》规定,日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控制着伪满洲国。1934年3月1日,溥仪在长春举行登基典礼,改国号“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第三次坐上帝位。但实际上,溥仪不过是人本人侵略中国的傀儡,时时处处受制于人。他曾打算逃到位于中美州的萨尔瓦多以摆脱东瀛人的摆布,可由于事情败露未能成行。
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溥仪又一次宣布退位,且在准备逃往日本时让苏联红军抓获,被押解到苏联远东监狱,获得优厚待遇。溥仪多次申请留居苏联,甚至提出要加入苏联共产党,但均遭拒绝,最后于1950年被押送回国接收改造,10年后作为首批特赦人员出狱。溥仪后来娶了护士李淑贤为妻,过上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但他的特殊经历还是带来了许多趣闻。
一次,溥仪兴致勃勃地领着李淑贤去参观自己昔日的寝宫,没想到他们也需要买票进故宫。当他们转到道光帝的寝室时,溥仪发现床头挂的竟然是他父亲载沣的照片,便向工作人员指出了错误,没想到那人信誓旦旦地说:“我是搞历史研究的,怎么可能出错!”溥仪忿忿地大声道:“难道我连自己的父亲都能认错吗?”从此他再也不去故宫了。
溥仪既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帝王,中华帝制在他手上终结。他三起三落的传奇经历印证了封建世袭制度的彻底没落,民主共和体制势不可挡地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作为亲历者的溥仪或许感受到的唯有荣辱沉浮,而后世的人们看到的只是浮光掠影。可谓是真假对错任由评说,曾经的真实遂化作文人墨客笔下的故事,或是变幻为银幕、荧屏上的精彩剧目。人生如梦,世事如风,风起云轻过,人去空留昨呀。
2021.3.7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a8146d5d914bf8f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