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董一菲老师的《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我们发现,她从一上课开始,用了整整20分钟,引导学生解读“朝花夕拾“这个标题好在哪里。而我们平时一节课仅40分钟,20分钟解读标题,而且这又是一节整本书的导读课,课堂内容无论怎样剪裁,都必然会非常丰富,当然这节课一共用时1小时20分钟,从这个总时长来说,20分钟相对来说还真不算长。
那么这20分钟都讲了些什么呢?需不需要这样讲呢?
下面简单梳理一下这20分钟的内容:
1、问题题出:“朝花夕拾“这个标题好在哪里?与”旧事重提“这个原标题,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问题引导一:我们读书一定要学会读题目,因为一本书的题目往往是作者思想的结晶。
3、问题引导二:比如《悲惨世界》。作者说:在我的眼里的巴黎、法国,它是一个悲惨世界,因为作者心中充满着大悲悯。(师生简单互动)
4、问题引导三:《红与黑》的作者思汤达,把自己的小说命名为《红与黑》,两个色彩是隐喻和象征,它囊括了太多的精神实质,是对巴黎、法国、年轻人最大的思考与悲悯,红代表宗教,黑代表战士,拿破伦由一个平民子弟后来成为皇帝,这就是《红与黑》的名字。(师生简单互动)
5、问题引导四:回到原话题: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叫曾经的《旧事重提》,你觉得好吗?有什么含义?
6、学生答问:一是重讲一遍经历,二是把旧事喻为“花“有怀念之意
7、教师点评:非常有逻辑性,一是明确了包含关系,二是形象,三是有感情。很有自己的思想,关键是很会表达。请其他同学补充
8、学生答问:朝与夕,时间上形成对比;朝代表童年,夕代表中年,花是美好隐喻,代表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夕时拾起落花,是表达怀念之情,有散文美的感情色彩。
9、教师点评:了不起,《论语》答问“侃侃如也“,注意字,是学习语文的过程,首先,从文字入,再经历思维、审美和文化的推敲过程,再从文字出。同学们把”朝“与“夕”抓得好!“朝“青春岁月,童年时光;”夕“中年,用词精准!感情通过朝与夕来表达,看到了中国汉字的对称之美,中国文化是讲究对称之美的,故宫的中轴对称、音乐中轴对称(?)等等。文字亦如此。不仅注意了字,还注意了一个重要的意象”花“,用花来说自己的童年,自己的青年时代,回眸那一瞬过往的日子如花,一个意象,漂亮!请其他同学补充
10、学生答问:花需拾起是花落了,鲁迅是说自己的童年离去了,现在重新回忆它。
11、教师点评:不仅注意了“花“的意象,还注意了动词”拾“,表面上是拾起,暗含了太多的过程,那个过程是花开与花落,岁月如歌,岁月如花,多美的体会,鲁迅对于语言的敏感是一流的,没有鲁迅就没有中国现代文学史永远的第一块基石,因为先生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对语言的推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同学们记得先生这样一句话,描写院子里的那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还是枣树“。这就是鲁迅先生式的语言(?),他对语言的敏感不独体现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上,还体现在散文诗、小说、杂文上,哪位同学记得或欣赏鲁迅的其他作品名字?
12、学生答问:1《且介亭》杂文,因为这个名字本来叫“租界亭“。去掉了”禾“”田“,是表达当时中国失去了”禾“”田“,就没了”国“。2《呐喊》《彷徨》,前者写作时间比后者早,前者是作为知识分子的鲁迅,心怀救国之志的青年,在黑暗中国找不到出路时发出的吼声。《彷徨》是国民革命失败之后他的犹豫,不知何去何从。这两个题目揭示了作者在为民主革命而奋斗的矛盾心理状态。3鲁迅杂文《热风》,风一般感受是清凉,以此为题,是和现实相反的一种感受,反映了时代的黑暗,批判了当时的社会。
13、教师点评:1多么深沉的爱!多么深诚的象征与暗示!2鲁迅知音。把握精准,知人方能论世(?),知之深,方能爱之切。3非常好,什么叫智慧、智商、聪明?有这个方向的思维同时兼具另一个方向的思维的人当然是智慧的——逆向思维。方才这位同学说风是冷的,但鲁迅永远会为它翻出新意,“热风“是鲁迅式的表达,他永远说”不“,但他不用简单的”不“来呈现,而是”热风“,同学们越来越接近鲁迅的心灵了,越来越接近这颗伟大的灵魂了。还有发言吗?鲁迅最有名的小说你认为是哪一篇?
14、学生答问:《药》,题目是小说线索,一个英雄逝去,表现了人们内心的愚昧,是两个故事,双线结构,同时发生,给人带来心灵冲击。“药“也表现了鲁迅想要挽救黑暗的旧社会,给中国开一剂良药。
15、教师点评:多好的表达。“药“是线索又是多重意象,一个词——振聋发聩。当然鲁迅最好的化论小说是《阿Q正传》。如何理解这个题目?
16、学生答问:命名为阿Q,因为这个名字不代表一个人,而是某一类人,着眼于小人物,而不是大人物,蕴含着对小人物的感情。
17、教师点评与总结:真深刻,读了多少书啊,才会有这样的见识,这样的表达。鲁迅不是司马迁,不是为帝王将相作传,……他将自己的双眸深情而又冷峻的双眸,看向我们这个民族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他要为他们立传,他们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魂灵。我们读一本书时,不要忘记先读题目,一定要懂得。
18、教师问题引导:如果让十五六岁的我们写童年回忆,回忆少年时代的事儿,你会写什么,会以怎样的心情写?
19、学生答问:点滴故事,比较重要的事情,因为它们构成了我的生活。
20、教师点评:动作是“拾“,拾起失落的,带着美好的感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是我过去的一切的总和,非常有人生哲理,不仅写我的欢乐,也写我的悲伤,我是谁?怎么让我有特点?写成就我的大事,成就我的人,文学作品最后完成一个字”人“,让人成为更好的人,就是文学的意义,哲学的意义,鲁迅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让自己成为人,他叫周树人,他原名叫周樟寿。鲁迅说:我要叫周树人,他树的人,不仅是自己这一颗灵魂,不仅是一己之树,树的是整个民族。1936年鲁迅去世,自发为他送行的有四万人,他的身上覆盖着一面红旗,上书三个字——民族魂。(逻辑有点乱)
以上20条内容,是对董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标题的内容梳理。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教师的思维是呈发散状的,在发散中展示教师的博学。古今中外,名典名人,信手拈来。
2、教师的思维发散有余而收笼不足,在对核心问题的总结归纳上仍然较散,没有给出比较明确具体的方法与步骤。听了两遍,对如何解读一本书的标题,印象就是“注意字“,注意字的对称美,读一本书要先读题目。其它就没什么了。在如何解读标题这一问题上,经过这20分钟的课堂交流,学生并没有多少知识与方法、能力上的提升。都只是一种自我知识储备的展示。
3、课堂设计是生成大于预设的,在教师发散思维的问题引领下,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思维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储备与知识素养。
4、学生的阅读素养与视野极其优秀。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初一上学期的学生,更像是高中生。
5、课堂结构是:问题与引导——师生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层次阶梯性不强,流于平面化。
6、很好地展示了师生的知识视野与素养。
7、教师点评时有些莫名其妙的观点,有些表达不够合乎逻辑,如“鲁迅先生式的语言”,“知人方能论世”,“文学作品最后完成一个字:人”,“让人成为更好的人就是文学的意义哲学的意义”等等,不明觉厉。
“导读”在“导”——观董一菲执教《朝花夕拾》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杨和平
董一菲执教《朝花夕拾》导读课,设计了六个问题,从六个方面,“在还没有读之前”引导学生阅读。那么,董一菲老师是如何导读的?为了探讨方便,我们选择董一菲老师课堂教学的一二部分进行分析。
第一,宕开一笔,有效铺垫。董一菲课始提出的问题是“《朝花夕拾》题目好在哪里”,但董一菲老师并没有直接组织学生探讨这个问题,而是宕开一笔,做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进行知识点拨,董一菲老师告诉学生读整本书的方法之一,“我们读书时一定要学会读题目,因为一本书的题目往往是一个作家,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呕心沥血思考的结晶。”另一件事情是和学生一起探讨《悲惨世界》《红与黑》标题的意义。这样的宕开一笔,从课堂教学过程上看,让课堂教学过程有点曲折,有点波澜。从功用上看,前者是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从理性上认知阅读标题的重要性,后者是能力上的训练,通过探讨《悲惨世界》《红与黑》标题的妙处,让学生掌握解读标题的方法,进而为探讨《朝花夕拾》这个标题的妙处做好铺垫。
第二,设置比较,剖析标题。有效铺垫之后,董一菲老师即让学生比较《旧事重提》和《朝花夕拾》这两个标题,谈谈更喜欢哪一个,从而认知《朝花夕拾》标题的妙处,从整体上对整本书有所感知,产生兴趣。学生的探讨,从多个层面解读了标题。有阐释两个标题之间关系的,有分析“花”这个意象多重含义的,有解读“朝”和“夕”两个时间词内涵的,有抓住动词“拾”展开描述的。这个教学环节,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交流中,有效掌握了“从标题开始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一是掌握了比较的方法,能够理清不同标题之间的关系。二是掌握了从标题中的关键意象入手进行猜读和探讨的方法。三是掌握了从标题中动词入手进行解读的方法。四是把握住了标题中具有对比性词语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种阅读的方法。
第三,广泛拓展,提升认知。学生在深入解读《朝花夕拾》这个标题之后,董一菲老师并没有就此罢休、就此放过,而是再一次进行教学拓展,向学生提出“哪位同学记得或你欣赏的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的名字”,进而和学生一起分析了《且介亭》《呐喊》《彷徨》《热风》《药》《阿Q正传》等标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了这些标题的妙处。董一菲老师这样的引导,基于“有效铺垫”“比较剖析”,再次进行“广泛拓展”,从而在更广的面、更深的层次上帮助学生认知到“读书时一定要学会读题目”的重要性,认知到“一本书的题目往往是一个作家,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呕心沥血思考的结晶”。董一菲老师这样的引导,学生就“越来越接近鲁迅先生的心灵了,越来越接近这颗伟大的灵魂了”,有效帮助学生读懂鲁迅,进而为学生读懂《朝花夕拾》提供更深层的背景知识。
第四,结合目录,有效猜读。三次阅读标题之后,董一菲老师引导学生“看目录”。董一菲老师指导学生说:“第一读题目,第二读目录,这是我们拿起一本书先要做的事情。”针对这些目录,董一菲老师引导学生说:“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难解的又是什么?你最想读下去的是哪一篇?”并对学生强调“只是猜想”“随便聊聊”。在董一菲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分别“猜想”了十篇散文的内容,表达了阅读的趣味。比如某学生说:“我最感兴趣的是《无常》,众所周知,‘无常’是中国人古代神话中地府的一种鬼怪,我很好奇,鲁迅先生通过“无常”能写些什么?”这种猜读,既有内容的,也有趣味的,很有悬念感,是教师导读效果的极好呈现。当然,这次猜读,实际是对“标题”的再次运用,对标题解读的再次推进。
第五,激励赏识,激发趣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董一菲老师都极为重视“赏识激励性引导”,通过赏识,点拨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激励学生的阅读趣味。例如,某学生说“‘朝’与‘夕’是时间上的对比,‘朝’代表他的童年,而‘夕’代表中年,‘花’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意象……”时,董一菲老师用了350字的长段赏识点拨说:“曲阜一中的同学们真了不起!正如《论语》所说的,回答问题,跟长者谈话,侃侃如也……首先,从文字入,再经历思维、审美和文化的推敲过程,再从文字出。同学们把‘朝’与‘夕’抓得多好啊……”高度的肯定,诗意的表达,动情的讲述,思维过程的还原,具体方法的强化,具体而微的分析……对学生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优点在哪里,学生知道了整本书怎么去读,学生知道了文章标题怎么去分析,学生心灵得到了润泽,学生的幸福感倍增,学生阅读的趣味更强了。
导读课,其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引导学生阅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趣味。董一菲老师利用“标题”和“目录”做文章的两个教学环节,在方法引导和趣味激发上,是成功的,卓有成效的,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