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木心那首诗《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它常常让我追忆那些童年的慢时光。因为日子悠悠地过,所以觉得日子特别长,特别美。
童年小伙伴的那个甜甜的酒窝,童年时漫山遍野的花开,每次野炊的柴火焖饭,童年时家隔壁伯伯经常清晨端来的热气腾腾的花生汤圆,童年时家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童年时光里那些亲情,邻里情,人情总是闪烁在记忆的心底,最真,最美,最纯。
不知何时,这些情谊慢慢地褪色了。
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我开始向往着大都市的繁华,走进了都市钢筋水泥丛林中。
十年,二十年,岁月在流逝。
都市丛林有诱人和迷离的光环,同时也伴随着深深的失落。
因为都市的过快发展,人们做什么都图快,拼谁更卷。
潜移默化自己已经被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挟持了进去而忘了内心的声音。
城市里充满了一股潜藏的“愤怒”。
我记得一次乘地铁时看到两位乘客为了抢座位吵架最后大打出手,在地上翻滚,造成流血事件。
马路上有堵车时间较长时,经常会听到那种充满暴吠之气的喇叭长鸣声。
过马路时,经常看到那种从来不肯让行人的急匆匆的司机们……
然而这一切的改观由来于我此次回故乡的两次深刻的见闻。
今年九月份,我追随内心的召唤,回家了。
回家不几日,我约了闺蜜去一个新农村玩。一早我们坐上了开往新农村的公交车。
车上人很多,就在我站的位置旁边一个穿着有些凌乱,甚至有点脏,头发微长的小男孩也站着。我心里微微有些反感,在这个年代,一般都是穿着整洁干净,光鲜亮丽,他这种穿着的不多。
不一会上来一个中年男士,他跟司机说他不会刷APP的公交卡,也没有零钱在身上。正说着,我身旁这个小男孩默默从身上摸出五块现金递给这位中年男士。
瞬间车上的人开始对着中年男士说:“你打开微信付款码把钱还给小男孩吧。”
可是这位小男孩悄无声息地挤到后面,已经下车了。
还有一次,我去家附近的给菜场买菜,我买了很多蔬菜水果,东西很沉。肩上背着双肩包,左右手也领满了。
当我走到人行道的时候,我看到人行道亮着红灯,于是我领着东西准备站着等绿灯再走。
就在这一刻感人至深的一幕发生了。
道路两头的几位司机不约而同地停车,其中一位轻轻按着喇叭示意我过马路。
我领着东西,走到路中间时向他们深深地鞠躬表达感激。
这一路,我边走边在回忆着那几位司机慈祥仁爱的举动,眼里翻滚着泪花……
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拥有这样的情怀,懂得礼让,尊重?
是什么样的城市才会崇尚这样互助的家国情怀?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家,它是你来我往,互帮互助,尊老爱幼,济弱扶贫,它是一家人慢悠悠的度过,不急不躁,温文尔雅,它是闪烁于你内在的那一束永远的光。
愿我们都早日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