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00

作者: 果大喵喵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05:03 被阅读43次

    #The Grand Chessboard

    "Euras ia is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and that he who controls Eurasia controls the world."

    - Brzezinski

    "On the ground, traveling as slowly as possible.”

    最近几篇能看到打开率很低,大概是因为果大的确不是很在行研究国际关系。书呢是读的云里雾里,写出来的东西大概也让人看得稀里糊涂。不得不承认这些原版书文字虽然优美又饱含感情,但里面不怎么认识的生词太多,查的人容易心情烦躁,读着读着就失了节奏。

    很多主张速读的大咖们都是建议不要查字典的,说读的多了其义自见。但果大是天生愚拙,不认识的怎么着都不认识,所以看书的时候都是下硬功夫。第一遍大概掌握一下意思,第二遍查词,第三遍的时候顺一下更多的段落章节,作者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同时也对生词加深了记忆。好在学习和研究同一个主题的时候,大量的词会重复出现。现在买纸质书一般都同时送电子版,你还可以自己拿script写个计数器的小程序,把出现率最高的前2000千个统计出来,反复背诵。这样不仅锻炼英文,同时也练习了编程。

    转回到咱们的主题。说到地缘政治,好像观念里要么不明觉厉,要么“嗤之以鼻”。大概起因归根到底是如何看待地理因素这个慢变量。啥叫地缘政治呢?说简单点,就是在参考一国的性情,预测行为时,制定本国的外交策略时,要根据国家的地理因素。地理因素不同于狭义上的地理学, 而是包括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气候,矿产等自然资源等等在内的慢变量。

    1. 慢变量-容易被忽视,却是重要的“第二象限”因素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扼守中亚和中东油气资源输出管道的伊朗和阿塞拜疆,虽然小但是敏感位置国家;又比如巴尔干地区聚合了很多国家,由于文化,宗教不同,特别是领土问题造成连年战乱。之前讲到“我们”和“他们”的时候说过,人总是会按部落分类聚集,区别彼此。而如果恰好这些部落又明明“地理”上必须生活在一起,那么长期一定会造成冲突。

    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哈罗德·麦金德说过:“谁统治了东欧谁就可以控制中心地带;谁统治了中心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世界。” 世界岛指的就是欧亚大陆。随着1991年的苏联解体,这个地区形成一个“黑洞”,而俄罗斯就是黑洞的核心。

    俄罗斯这个民族为什么这么喜欢扩张呢?打开地图看一看,俄罗斯国土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为1.44亿。这是什么概念呢?

    国土面积是中国和美国的两倍、印度的5倍、英国的70倍。人口却比印度旁边的巴基斯坦还少。地广人稀,平摊那么多资源,倒更像是个诅咒。地盘大了,拥有的东西越多,只能带来深深的不安全感。光脚不怕穿鞋的,穷人家里不用上锁。正是这种不安全感让俄罗斯人天然的具有对外的扩张性。越是扩张,越是加深了对暴力和暴政的迷恋。

    俄罗斯的北边是北冰洋,除了大白熊,应该不会有谁会犯境。何况这个民族在孱弱的人眼里,跟大熊也没啥区别,难怪老北京人都管他们叫“罗刹人”。

    东边呢?是一望无际的西伯利亚。在过去是流放犯人的苦寒之地。选择从这条路进攻,还没等打过来估计就在半路全军歇菜了。

    俄罗斯的南边是高加索山脉,很早年就在车臣建造堡垒,易守难攻。

    越强大的越会有致命弱点,足见上帝的公平。俄罗斯最大的软肋在西部,一个喇叭形的大平原,由西往东,经过波兰走廊,宽度相差6倍之多。

    简直就是给入侵者一马平川的通天大道:

    17世纪初,波兰入侵;

    1708年,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入侵;

    1812年,拿破仑入侵;

    1914年,一战爆发,德国入侵;

    1941年,二战希特勒再次入侵。。

    技术能更新,经济会发展,地理和气候人为却很难改变。一家人可以搬迁,一国的人呢?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你怎么办?

    2. 多维转换模型

    有一本书叫《进击的智人》,里面提到一个概念:时间折叠。

    其实也不算啥新鲜名词,看过《北京折叠》的人应该不会陌生,书里把社会阶层分成三个空间,不同等级的人就像生活在平行宇宙里。我倒觉得说是折叠时间有点容易误解,好像时间真的能膨胀或者压缩一样。应该是用压缩其他维度的办法来换取时间。说穿了,就是“有钱有地位”的人时间更值钱,穷人的时间被无穷的压缩,即一种变相的压榨。

    其实想想就能明白,人最重要的资源是啥?生命啊。这里,经济学的“稀缺”框架又一次显示了其强大威力。时间对每个人都是绝对公平的,人类可能在很远的未来也暂时无法解决寿命困境,即使能解决,也会引来更大的道德问题。

    所以,最佳策略就是通过将其他维度折叠的方式来换取更多的时间。最常见的就是用地理优势。(你看看人家都想尽办法在压缩和折叠换取时间,咱们还好意思浪费么)

    我们一直提倡的改变观念,提升认知,活在未来,说到底也是想办法和时间赛跑。通过折叠感知,来换取时间。

    所以俄罗斯一直向外扩张,只要足够广阔,即使敌人深入腹地,也可以通过打破补给线、分散兵力的办法坐等转败为胜。所以也可以理解悲苦的乌克兰,旁边一个俄罗斯,一个波兰,自己就只有受气的份儿,还是地理因素所致。

    3. 陆权论VS海权论

    以上依据地缘政治的思路,很浅薄的分析了一下不远旁边邻居的性情。那我们自己呢?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小农经济形成了我们的国民性格:内敛,知足常乐,但对外界缺乏好奇心。比如在国外的华人,总是很喜欢扎堆抱团。团结虽然是一方面,但缺乏开放的心态与当地和其他族裔打成一片。而且,大多数都表现出对政治的极度不关心和对金钱的过度关心。果大一直很强调,钱很重要,挣钱很重要,但会花钱更重要。没有使用的钱,本质上并不属于自己。人最终要锻炼的看透钱。

    地缘政治里还有其他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比如海权论和陆权论。果大觉得这些偏军事,在此略略的提一下。

    陆权论是强调地面部队的重要性,但海权论说的不仅仅是对海上军事力量,更是强调海上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大海有地理上的局限。海上军事力量受到的制约更大,再强也无法迅速深入到内陆腹地。所以“海权论”的精髓不在于单兵作战,而是要依靠海上联盟,并且与陆军,空军相辅相成,起到加强和助力的作用。

    在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马车夫”荷兰的兴起,包括后来英国通过强大的海上力量到处占领殖民地,发展经济,美国靠海上贩运黑奴等等,都是利用海洋优势迅速发展经济的典范。近的比如新加坡,和香港。海权越来越成为联结和掌握全球贸易经济的命脉。所以才越在当下凸显其重要。

    中国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大规模的发展海上军事力量呢?一是海运作为经济贸易手段,与近的东南亚邻国就可以,不用涉险重洋去非洲美洲之类的地方。二是虽然海权论盛行,但海上军事更多需要多国联盟,并且海军是作为陆军和空军的并行辅助力量。(不知道海军出身的老爸看到这一段会不会不高兴。。)

    并不是说女孩子不用对这些感兴趣,正相反,为了拓宽思路,倒是可以尝试学习和阅读这方面的资料。这就好像人的穿衣打扮风格时不时需要换一换,尝试全新的搭配,会有很不一样的启发。

    人类在迁徙繁衍的过程中,逐渐进化,改变而去适应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但人的存在又在逐渐的主动改变环境,与其相互作用。文化如基因一般,受气候,地理的长期缓慢影响。多加入一个这样的思考维度和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理解他人。

    通识精读42

    罗伯特·卡普兰,《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这本书的英文原文是The Revenge of Geography,翻译过来就是“地理的复仇”。听着很耸人听闻,但你也不用太在意。

    这些书也值得读:

    2.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这本虽然成书于20多年前,但作者的很多分析预测还是很犀利的。比如讲到美国未来的地缘战略棋局,对手有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这是从有能力、有民族意志、有能扩展到本国之外的影响力,还要有野心。这几个角度参考得出的。但奇怪的是,作者并没有考虑到英国。在他眼看,英国对欧洲事务一向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主动地自我边缘化。英国脱欧也证明了这一点。你熟悉的那些地缘政治名称: 民主桥头堡、欧亚大陆的巴尔干,以及远东之锚,都是最早来自于作者和这本书。

    3. 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

    4. 马汉,《海权论》。

    5. 彼得·霍普柯克,《大博弈》。

    6. 基根,《战争史》。

    7. 米切尔,《空中国防论》。

    8. 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9. 格鲁塞,《草原帝国》。

    10. 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11. 罗伯特·卡普兰,《武士政治》,

    12.《巴尔干之魂:历史之旅》、

    13. 《季风:印度洋与美国权力的未来》、

    14. 《无政府时代的来临》、

    15. 《亚洲熔炉:南海和太平洋稳定局势的终结》等书。

    16. 基辛格,《大外交》。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3/20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zw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