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
百读庄子 逍遥游

百读庄子 逍遥游

作者: 二三uma | 来源:发表于2017-07-13 15:36 被阅读0次

看起来东扯一句,西扯一句的逍遥游被我破解了。

庄子这本书是这样的,读者境界不同,所解读的庄子就不同。南怀谨通读大藏经,自带佛学底子,于是他的解读就有几分佛家思想。

jt学过西方身心灵的学说,于是他的解读更多洋名词。蔡壁名的解读更文学化。

我因为见识浅薄,我看到的故事是这样的:故事开始讲了一只鱼化做鸟的传奇故事。作者为了增加可信度引用了一本书的内容,描述大鸟飞起的情形。特别着墨于大鹏飞起的条件,就是风大,而这风生物的息相吹,想要飞得高就要积累足够的息。

两只小鸟笑话大鹏,我顶多飞到树枝上,一不小心掉下来也没事,你干嘛飞那么远?

于是庄子用大段篇幅来说明,大小境界不同的人眼光是不一样的。这个大小除了体积上的不同,运用资源上的不同,还有对时间感知上的不同。三个维度上的大小之辩。

故事又重复了一次,借着汤时高人之口讲了大鹏鸟的高飞,还有小鸟的嘲笑。

庄子再次解释境界不同,视野不同的问题,这次解释的角度是从人世间的事来比喻。做大官,当名人,掌管一个小国家,都不算高人。高人境界又有分别,当隐士,乘风飞翔,甚至连风都不用,游无穷,才是牛人。不过牛人都不出名。

人间世的巅峰应该就是三皇五帝了,可是真正的高人是不会像他们这样管理天下,因为那些在高人眼中都是俗事而已。

接下来,故事自然地切换到吃瓜群众视角,对于普通人来说,高人的境界实在太高,简直无法相信。但也借着普通人的嘴,讲了高人境界是什么样,高人不必自己做什么,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吃瓜群众不信,一个一般高人就出来骂他们是眼盲耳聋见识太少。

再次说高人们的野心怎么是当皇帝?

故事结尾,反方辩友四辩陈词,出场的是庄子的老朋友惠子,当时的高官兼哲学家,著名的青年导师。惠子是奇葩说始祖,善用故事表达观点,讽刺庄子说,你讲的大道理就像太大的葫芦既不能装水,又没有地方放。

庄子奇袭他,你傻,大葫芦装不了水,可以装空气呀,当作船不是可以搞漂流?顺道又讲了一个用护手霜发家成公侯的故事羞辱回去。

惠子反击,举例有棵大树百无一用,你说的话大而无用。

庄子比喻,你就像狐狸凭着小聪明,上窜下跳,迟早被权力玩死。

这棵百无一用的大树应该种在无何有之乡,逍遥地躺在底下,躲避痛苦。

至此逍遥两字才出现点题,真正的逍遥不是大鹏鸟在天地间飞行,而是抵达彼岸,无所困扰。

虽然我理顺了字面意思,但是心里还是会想,庄子的本意是这样的吗?我并没有十足确定,姑且一写。

相关文章

  • 桥溪教育随笔——庄子“逍遥游”

    越来越爱读庄子的《逍遥游》,也越来越喜欢和孩子们讨论庄子与《逍遥游》。庄子洒脱,高唱着《逍遥游》扬长而去,而我们,...

  • 百读庄子 逍遥游

    看起来东扯一句,西扯一句的逍遥游被我破解了。 庄子这本书是这样的,读者境界不同,所解读的庄子就不同。南怀谨通读大藏...

  • 庄子:“鲲鹏理论”告诉你,如何活成想要的样子

    文 | 李十针 《逍遥游》是庄子的名作,初读时,仅仅能记住的,就是文中大到夸张的鲲鹏。 庄子在《逍遥游》里,两处讲...

  • 读庄子,第一篇

    庄子 内篇 逍遥游 这次读庄子之前,除了知道几个成语是出自庄子的以外,应该说自己对庄子是没有什么了解的,非常羞...

  • 庄子的智慧

    听蒋勋说庄子的逍遥游,是种修行和享受。附上原文,多读启智。 逍遥游/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

  • 重读《庄子·心得》(一)

    年轻的时候读不懂庄子,读懂的时候才发觉庄子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人。 在教授《逍遥游》之前,重读了于丹《庄子》心得。记得...

  • 心月(4):读《庄子·逍遥游》,观鲲鹏的自由与格局

    昨天听了彦彦老师带读的《庄子》第一篇“逍遥游”,听完后,印象最深的是鲲鹏那一部分,“鲲鹏”是庄子在《逍遥游》里为我...

  • 水润笔录  33

    继续摘录《逍遥游庄子传》感同言语: 读者选择作家是去寻找与自己相似的灵魂。 读《庄子》可以养心,从庄子的自然观、生...

  • 十分读书||庄子《逍遥游》(中英版)读书笔记(一)作者

    第三周功课1: 这周选择林语堂英译庄子的《逍遥游》。 《逍遥游》的作者——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

  • 水润笔录   31

    乐意摘录《逍遥游庄子传》,继续录下书中部分感同言语: 庄子之道是心灵的哲学。读《庄子》在于心灵介入,无诉诸于口,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读庄子 逍遥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gw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