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一位二宝妈分享视频。
视频里,哭泣的哥哥正在愤怒地拍打妹妹的头,一脸无措的妹妹也开始大哭。
这位妈妈的文字是:妹妹把哥哥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模型推倒了,哥哥生气得大哭,于是没忍住动手去打妹妹。
看的时候还在想,如果是我,大概会在妹妹一开始有推到模型这个动机之前就告诉她可能会出现的后果。
而现实生活中,我遇到的父母是这样处理的,
有的父母会对哥哥说:妹妹不懂事,你做哥哥难道不能让着她吗?
有的父母会对妹妹说:你把哥哥的模型推倒了,需要给哥哥道歉。
不知道这两种方式,你觉得哪一种会更好一些呢?
虽然看上去只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是教育的方向就不一样了,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也会很大。父母选择了偏袒一方,就会伤了另一方的心。若父母是选择引导孩子做出积极的补救,或许就能极大的增进孩子间的感情。
我小时候,妈妈就是对我说:你是老大,需要照顾弟弟妹妹。并且妈妈对于我们的需求,她总是觉得自己秉承着公平原则,不曾偏心。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我小时候看见母亲给弟弟买他喜欢的零食,虽然他们也会给我带上,我更希望他们买回来的是我喜欢的那种。
现在我也成为了母亲,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会忍不住多问自己一句,怎么做才会对大家都好一些呢?在两个孩子的情感和物质需求处理方面,父母尽量做到满足各自的内心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公平。在日常摩擦处理方面,应该是事前有针对性预防,事后不批判去补救。
大家有没有其他看法呢?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