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高骈(二)

作者: 阿录0502 | 来源:发表于2023-09-26 04:08 被阅读0次

(续上)

两年前,黄巢被高骈逼得南下广州,受尽折磨。如今,高骈又挡在他人生十字路口上了。

他细心研究高骈,发现:高骈获胜的法宝并不是他的“厌胜之术”,而是他的手下大将张潾。

黄巢拿出张潾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财宝送到了张府,要他按兵不动。张潾不能拒绝,因为黄巢向高骈投降了。

高骈以招安为名,邀请黄巢入府叙谈。他打算摔杯为号,将草军头脑尽数擒获,独占功劳。

哪知黄巢发动突袭,张潾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杀了。草军以雷霆之势越过长江,再次踏上淮南。

毕师铎力劝高骈出兵阻挡黄巢,遭到拒绝。吕用之的“飞鸟尽,良弓藏”更符合高骈的需求。他知道:黄巢覆灭后,下一个受害者必然就是手握重兵的自己。

于是高骈与黄巢默默地达成了一致,让开大路,互不攻击。他写了一封“恫吓奏疏”,送抵长安。

高骈声称黄巢拥兵六十万,已经过江,他挡不住。唐僖宗的愤怒可想而知:是高骈力劝他撤回了平叛大军。

更让唐僖宗怨恨的是:高骈似乎是不准备防备黄巢了。黄巢向西挺进,唐僖宗和高骈在来来往往的书信中开撕。

唐僖宗责怪高骈放贼过江,高骈义正言辞地指责唐僖宗:“各路大军撤回,虽是我奏请的,但却是皇帝下令批准的……”

他说贼军不在自己管辖之地,而且自己得了风痹症,没有能力再去追赶贼军,请皇帝另请高明。

渡过淮水的黄巢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攻占了大唐帝都长安。唐僖宗流亡蜀地,将收复长安的任务留给书生郑畋。

高骈一兵不发,坐看好戏,无顾郑畋三番五次好言相劝和唐僖宗的真诚认错。

881年5月,郑畋兵败长安一个月后,高骈突然起兵七万,乘船数百艘,从扬州出发去平叛剿贼。唐僖宗忙将兵马总指挥的任命送去扬州。

高骈希望唐僖宗能够到扬州来指挥作战。唐僖宗担心成为高骈手中的傀儡,拒绝了他的请求。

江淮除了高骈,还有坐镇镇江的周宝和执掌浙东的刘汉宏,三家都想吞并对方,独享江淮。

高骈打着平叛的旗号,在东塘等了数月,周宝没有来,刘汉宏也没有来,只有数千精兵的董昌来了。

他不想再伪装了,上疏通知唐僖宗,不去平叛了,然后带着七万大军回了扬州。唐僖宗三番两次被高骈戏耍,愤怒之情可想而知。

被朝廷在名义上夺去兵权、财权后,高骈上疏咒骂唐僖宗是亡国之君,与秦王子婴、汉更始帝没什么区别。

后来,王铎击败黄巢,将他赶出了长安,重新恢复了李唐天下。高骈十分后悔:为了逞口舌之利,断绝了自己的退路。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拥立襄王李煴。

宠信吕用之,采用他的“厌胜之术”,放黄巢过淮水,另立朝廷,高骈的瞎操作让那些有良知的部将纷纷离去。

吕用之独揽大权,将高骈昔日的旧部得罪了一遍,还处死了高骈的儿子高澞。高骈熟视无睹,他沉迷于“道术”之中,无可自拔。

887年,秦宗权南下侵略江淮。高骈的儿子高四十三郎欲借毕师铎之手,除去吕用之,不断向毕师铎释放吕用之劝高骈杀他的消息。

毕师铎是降将,常年遭受吕用之的压迫,在逃生无望的情形下,他联络秦彦,一同反扑扬州。

吕用之跑了,在扬州道院修道的高骈成了毕师铎的俘虏。

听闻高骈被擒,杨行密点兵前来营救。毕师铎被打得大败,他认为这一切是高骈使用“厌胜之术”的结果,高骈和他的妻妾、子侄、外甥尽数被杀。

唐末乱世像高骈那样沉溺于方术,宠信术士的寥寥无几,他一生的败亡,既源于他自己,也源于吕用之。

(资料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人物:高骈(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kz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