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小时候的年是从腊月十二奶奶的生日开始,小姊妹几个都会很期待的,中午在学校可以找个“奶奶过生日“的理由,提前请个假早下学,哪怕是早几分钟下学,心理都是偷偷的甜蜜着,如果说是给奶奶祝寿,不如说是为了给自己偷个懒。就这都,悄悄地高兴期盼好几天!那时的日子,能喝碗妈妈和婶子做的腐竹酸汤,都高兴的喝出年味!接下来的十四、十五都会有喝腐竹酸汤的兴奋,迎接过年的考试,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只有这个考试方式,考完试放假,在一手搬着板凳,一手拿着个奖状,“满载而归”的走在街上,门口大婶们投去赞赏的目光,会洒满我过年的空气里,那时候的奖品也只是薄纸一张,足够在我过年的曰子里金光闪闪!
妈妈领着姐姐会一趟趟赶集,䓤、姜、红豆、豆皮、核桃等,都会一一的盘点,也不知道是妈妈故意是一次性买不齐,还是过年需要的东西多,妈妈和姐姐每次都会不断的去添制,不断去发现缺这个,少那个,这个盘点一直会到大年三十。当然我也会在她们忙着赶集的身后,当着个“小尾巴“跟来跟去,也能收获到一把瓜子,或者是一串糖葫芦,再或者是一段甘蔗,几个柿饼!这也是深深的留在我过年的字典里......
如果让我穿越过去,我会选择,让我回到魂牵梦绕的年三十!父亲会给哥哥几元钱,哥哥会派我去买红纸和墨水,我哥哥会大展身手的写对联,我可是老哥的最忠诚粉丝,认认真真的研墨,认真的和老哥讨论大门上、二门外等一系列的“出门见喜”、“六畜兴旺”等,别小看这个安排,能够让整个院子“满院春光”!三爷家、二叔家、三叔的对联,都是老哥的书法展,二叔家的二个弟弟是我们的“小跟班”,跑来跑去的拿浆糊!
年三十的黄昏,在一片喜悦的忙碌中,放起了年三十的大长鞭炮,浓浓的的鞭炮声人人都是怀揣着欣喜,这也许是传统年俗的魅力“普天同庆”的中国年!
再回首,年三十的黄昏已是红色鞭炮纸屑像红地毯一样洒在地上!因为放鞭前每一户都把地面打扫的干干净净,就是为了放鞭后红纸屑堆叠,踩上去像地毯一样!仿佛还听到邻居家艳梅妹妹格格的笑声!从此拉开了满天空的炮声和烟花绽放!一些调皮的弟弟们会追随着烟花绽放的脚步,大街小巷的挑炮筒,有的会调皮到没等烟花绽放开就冲上去,搞的把脸到熏黑了......
再回首,年三十晚上的大锣鼓,还在耳边荡漾,村里称做“散乐“,晚上属于大锣鼓的节奏,一帮化着浓妆份成女人的伯伯,带着唱大戏的妆,扭着腰在前面逗乐,后面的叔叔们撸着袖子,抡起大鼓,四个叔叔抬着,每一街、每一户在家门口敲,在谁家门口敲,都要放个鞭炮,撒把糖,有心的人家,会准备大量的烟花燃放,自然我们这些成群的孩子闹腾着,嘴巴里含着糖,口袋里揣着糖,手里拿着点燃的烟花,美不胜收!
再回首,我己经是而立之年,年,依然每年都过,但是也许成年后的责任,多了些担当,多了些承载!没有了童年的轻快,没有了年少的畅爽!膝下承欢中的我!依然负责任的把中国的“年”,让孩子回味!
小女儿在三十清理着对联,也像我小时候一样满载欢喜,一会去窗外放个手拉礼花!“轰”把小狗吓了一跳,一会盘点着谁该给她发压岁钱!准备过年的汉服也是充满了足足的年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