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书法名家 镇国之宝 平复帖 陆机 文赋 中华第一贴
文/安祥
上次我们讲到王珣和他的《伯远帖》,说《伯远帖》是晋代王氏家族(二王家)留下来的唯一真迹,历史价值非同小可。
其实,比《伯远帖》更早的还有一个作品传世。那就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
我们先来看一下平复帖长什么样。
<small>西晋《平复帖》,章草。材质为牙色麻纸墨迹,纵23.7厘米,横20.6厘米(其实也就手帕大小)。共9行,84字。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small>
关于《平复帖》我们要知道的
这里也有几个关键词,这个作品是西晋创作的,自然比东晋王珣的《伯远帖》早好些年;它还是章草,章草这个书体从汉朝就有了,到了西晋正是过渡阶段,下面有述;另外,这是一幅麻纸墨迹,但未有落款,这引发了之后该帖是否陆机原作的论辩;那么作者陆机又是何许人呢?让我们一起来一一梳理。
1. 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
《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中国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这里要注意一个定语,那就是“名家”。不是名家的,古代流传下来的无名者的书法作品应该还有更早的。
但无论如何,距今1700多年的传世墨迹,在我国书法史上自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研究我国文字、书法的变迁、乃至晋朝文化等等都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也由于《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珍稀性和独特性,该帖被尊为“中华第一帖”。
《平复帖》作于晋武帝咸宁初年,即公元275年,比《兰亭序》的书写时间还要早79年。如果和《兰亭序》唐摹本相比,则更早360年以上。也正因为此,《平复帖》历来有“法帖之祖”的美誉,还曾被评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1]之一,足见其珍贵了。
说到九大镇国之宝,其实是有一年,《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杂志)独家邀请了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在我们国宝中进行了取舍、思量、权衡、挑选,最后盘点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是否具有权威性,当然各有论说,但能列入九大镇国之宝的,绝非等闲之物,而《平复帖》赫然在列。
注1:这九大镇国之宝分别是:
一、金银器:太阳神鸟金饰。
二、青铜器:西周利簋。
三、石刻壁画:秦石鼓文
四、文献书简:《孙子兵法》竹简
五、书法:《平复帖》
六、绘画:《五牛图》
七、工艺品:真珠舍利宝幢。
八、陶瓷:定窑孩儿枕
九、玉器:渎山大玉海
2. 《平复帖》到底写了些什么?
《平复帖》只有短短84个字,是陆机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其名也因文中有“恐难平复”字样而得(据说《平复帖》这个名字还是宋徽宗给起的)。
我们这里摘录两种释文。释文一是郑春松先生所释;释文二为启功先生所释。
释文一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释文二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据说,20世纪60年代,启功先生是在目睹了《平复帖》的真迹之后,对原帖兴趣油然而生,并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并通释了此原文。
此帖的大意是:
彦先患了很重的肺痨,体虚弱得厉害。要想恢复健康恐怕很难了。以往初病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病情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但还未危及生命,这也算是一件幸事了。这个唯一能够继承家业的男子,兴许能够恢复健康,但谁也说清楚。前些时还忧虑着呢。吴子杨初次来见,我怠慢了他,待我要到洛阳入仕的前几天,吴子杨又见到我,见他穿戴整齐,仪表堂堂,浑似一个美男子,思索着此前的吴子杨而产生爱意。按照原来执行的恒定规矩,吴子杨可以使用,他是个称职的人。至于夏伯荣,在寇乱之中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此段摘自网络,略有修改)
但即使是启功的释文,也仅仅是一家之言。我们实在不必太拘泥于其文字内容,毕竟我们只从书法的角度来欣赏《平复帖》。有进一步兴趣的朋友,可进一步参考此文“对《平复帖》文字释疑的商榷(图)”一阅。
3.《平复帖》是什么书体?
《平复帖》的书法,介于章草与今草之间。它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这种写于麻纸上字,我们在这些年陆续挖掘出土的战国竹简、帛书和汉代木简上还能够看到),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既具有隶书的用笔特征,又有隶书向楷书过渡的痕迹。
但仔细观察又没有看到隶书那样的波磔分明。它的字体介于章草、今草之间。此帖刚劲质朴,格调高雅,神采清新,虽然年代久远,很多字迹略有不清,但仔细看,依然能看出其洋洋洒洒、字字珠玑之美。我们还似乎可以从中看到书家作为文学家的儒雅与睿智。
4. 《平复帖》作者到底是谁?
对于《平复帖》的作者,历来有不同的观点。由于《平复帖》后面未署名款,所以该帖的作者到底是谁,一直有人怀疑。
早在明代的时候就有人认为《平复帖》的作者可能是陆机的弟弟陆云,或者是更早的张芝。但大多数学者还基本上还是持“《平复帖》为陆机所书”这一肯定态度。因而一直以来,《平复帖》是和陆机联系在一起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曹宝麟先生曾写过《陆机〈平复帖〉商榷》、《〈平复帖〉再辩》等系列文章,引起了业内对这一问题的广泛讨论。对《平复帖》作者到底是谁的问题,再次被掀开来,引起论辩,可惜论辩只在小范围内进行,没有像当年《兰亭》论辩那样影响广泛(政治因素偏多),所以,这一争论其实是一直延续至今的。
5. 《平复帖》的流传有序
《平复帖》历来被视为稀世珍宝,上面我们也说到《平复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
什么是“流传有序”呢?“流传有序”是行业内术语,指的是文物、器物在流传过程清晰,有证可考、有据可查。
说到《平复帖》的流传次第,陈振濂先生曾有一篇文章“《平复帖》的收藏流转”进行了专门论述。现择其要,分享如下:
- 唐代收藏有殷浩印,这是第一个记载。
- 有宋 “宣和”、“政和”、双龙玺印,知入宋内府。米芾《画史》云《平复帖》为晋贤十四帖之一,曾与谢安《慰问帖》同轴,殷浩印即钤于其上。米芾所知,此帖先入王溥家,又入驸马都尉李玮家。至宋徽宗得此帖大喜,泥金在前隔水黄绢上题签“晋陆机平复帖”瘦金书签。
- 元代流传未详,但据说有四段元代张斯立以下诸跋,后被清朝藏家割下另卖。
- 明代万历间为韩世能得之,又入张丑秘箧,名家之跋甚多。
- 清代自吴其贞以下递藏,再被征入内宫,经成亲王之手,王爷据此帖乃以“诒晋斋”铭其居。同治间归恭亲王。
- 最后民国初为“旧皇孙”溥心畬藏品。溥心畬曾因卖唐代韩干《照夜白图》于国外,艺林众说纷纭,舆情大哗,轰动一时。为怕《平复帖》再流失国外,张伯驹下决心急求购卖此帖。傅心畬开价二十万元;张伯驹先托好友张大千致意,想以六万大洋买下。溥婉拒。不久溥心畬因母病故急需用钱,遂经著名藏书家、曾任民国教育总长的傅增湘撮合,张伯驹终以四万大洋购得《平复帖》。
- 1956年,张伯驹将晋陆机《平复帖》、隋展子虔《游春图》等八件极品书画无偿捐献故宫,成就了中国近代文物收藏史上最伟大也最悲壮的一幕。
- 1995年春节前,北京琉璃厂旧货市场,偶尔出现了一个紫檀木盒。盒上刻“西晋陆机平复帖”、“诒晋斋”字样。文物大家王世襄闻讯赶去,认定此为成亲王遗物,遂出价携回。但置入《平复帖》,略嫌偏大,查诸文献如《墨缘汇观》,方知原卷有一宋代缂丝包首衬垫。故盒偏大。卷、盒一体,珠联璧合,在中国古代近代收藏史上也堪称是机缘巧合,是一段绕不开的佳话。
陆机与《文赋》,才情四溢,被人陷害,天下喊冤
说了这么多《平复帖》,我们再来看看它的作者陆机。其实,陆机更多被人所识,是他在西晋历史上的文学地位。
陆机还有一个弟弟叫陆云。而他们的爷爷就是三国大名鼎鼎的吴国军事和政治家陆逊。陆逊为孙权手下忠臣,深得孙权器重。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而成名。从此,“火烧连营”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陆机在孙吴时也曾任牙门将,后来吴国灭亡,陆机、陆云两兄弟回乡隐居10多年,苦练文学本领,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一直是他们的理想。于是兄弟俩出仕西晋,来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受太常张华赏识,此后名气大振。当时有“二陆入洛,三张[2]减价”之说。
注2:“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是当时洛阳的三个文坛领袖。
我们所知道的唐代陆柬之写下的《文赋》(这可是中国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文字原作就是陆机。而陆柬之,正是陆机的后裔。
<small>号称大唐第一行书的《文赋》,陆柬之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small>
《晋书 陆机传》有一句评价陆机的话:“少有奇才,文章冠世”。作为西晋太康、元康年间最负盛名的文学家,陆机被后人誉为“太康之英”。他的诗现存一百零四首,在当时属于高产作家,而多半是拟乐府诗和拟古诗。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评论说:
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
陆机的赋与散文,内容充实,取得了更高的文学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文赋》一睹陆机的文学风采。其实,他的散文也是了不得的,著名的《辨亡论》,论述的是东吴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他通过人才得失的分析,议论滔滔,笔势劲健,可称得上是西晋论文中最为博大的篇章,而陆机写此文时只有20岁!
可惜,东吴灭亡,来到西晋的陆机两兄弟,裹挟在当时的官场争乱之中,又是“八王之乱”、又是司马伦篡位被诛杀,两人却没有在“莼羹鲈脍[3]”(这个成语就是当时出来的)时急流勇退,结果最后书生气十足,为报司马颖救命之恩,投靠其门下,但最终却因他人陷害,兄弟俩都死在司马颖手下。具有戏剧性的场景是,二兄弟被杀当天,大风折断树木,平地积雪一尺,天下均为之喊冤!
注3:“莼羹鲈脍”从此成为官场中激流勇退的代名词。
<small>现在上海淞江的小昆山是陆机的故里,山上修建有一座纪念陆机陆云兄弟的二陆草堂。图片来自网络</small>
行文至此,心中有一种默默的震动和感叹。1700多年过去了,陆机的《平复帖》、《文赋》依然流传千古。但《平复帖》留给我们在书法上的意义,应该远没有被开发。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我不禁想起陆机《文赋》中的文句。而此刻,我们脚下的大地,却与1700多年前已经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啊!此为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