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小学 林汉铭
在2020年10月我曾经做了一次有关二次作答的阶段小结——《二次作答的小秘密》。当时,我试着整理出适合自己使用的二次作答的基本流程,即出示问题—独立思考—一次作答—判断数据—小组交流—二次作答—全班交流。到了今天,虽然我在二次作答的数据判断和进一步的教学策略上,形成了一定的数据感,虽然王博士曾经和我说过二次作答的价值,但没有很深入的想清楚,本质上还是更多地停留在了“用”的层面上。今天之所以,想要对“二次作答”做再整理,源于前几天我和小伙伴(化名:小A老师)的一次研讨,在交流中,我对二次作答的价值有了新的想法。
【问题发现】
聊天小A老师试上了一节《鸡兔同笼》信息化融合课,结果课上完,教研组的老师们觉得投票没有很大意义。但她认为这次的“二次作答”有价值,利用猜想和后测的数据对比,可以明显检测出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从对话中,我可以了解到小A老师已经可以很好地使用“二次作答”的基本流程,动作“标准”到位。我们再来看看数据图:
数据图正如她说的,学生的正确率从原来的63%到94%,不管从数据还是从“动作”都非常漂亮。那是不是就代表这样的“二次作答”就没有问题呢?接下来,我们就客观地分析下,到底这次二次作答有没有“必要”?
【价值】
在对话中,我首先问了小A老师“目的”二字,其实我就想确认这个环节到底小A老师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小A老师指明她目的在于检测孩子们是否真的理解和掌握。既然如此,我们砍掉第一次的作答,直接进入第二次的作答是不是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认真想一想,好像一样也可以达到检测这个目标,那么还需要进行一次作答吗?
小A回复“这样就不能通过二次投票,直观地观察人数的差异了。”小A老师回答。通过这个回答,我突然明白了,老师们在使用反馈器进行二次作答的设计,往往会陷入认知误区,认为二次作答就是为了前后数据的差异对比,为了二次而二次。其实并不是这样,二次作答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二次作答的流程为孩子在认知调试的过程中,提供了难得的批判性思考的机会,同时也在培养孩子逐渐变成会思考的人。那么从这个角度反观这次的二次作答,第一次作答,只能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因为大多数的猜,也并不一定有什么依据存在。在第一次投票后,并没有进入同侪学习,而是进行了新课学习,那么回头再来做“二次作答”,通过正确率变化是可以进行检测,但并没有出现高阶批判性思维训练。这样看来,并没有体现二次作答的价值。这样的弱“二次”,完全可以不做。
当我们达成共识之后,小A老师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预想:
小A的想法她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在计算只数时,需要用到多出来的腿数➗腿数的差值=只数这个数量关系,而在算式中10➗2=5中2的理解尤为重要。小A老师想设计一个投票,算式中的2表示什么:(1)鸡的腿数(2)鸡和兔相差的腿数。她预计学生在这里会发生认知冲突,也准备好“二次作答”的准备。在我看来,小A老师这次设计和她第一个设计相比,明显好很多。原因有三:第一,这次的问题切中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科角度有深入探究的必要性。第二,小A老师抓住了学生认知冲突点,学习机会容易产生。第三,借助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了高阶思维训练的机会。这三点也恰恰符合“二次作答”的价值和应用场景。当然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1.答案不一定要老师出,学生一定要先经历独立思考,答案可以由学生来提供,这样容易制造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考,让孩子觉得参与感更强;2.是否需要进行“二次”还需要根据学情决定,万一学生的一次数据就已经达到很集中状态,那么教学策略还需要进行临时性的改变,老师最好事先想好应对策略;3.如果数据合适进行同侪学习,那么小组规则一定要确定好,规则的设立要让所有孩子都参与进来,比如轮流说等等。
之前,我觉得自己对于“二次投票”基本已经掌握,但通过这次的研讨,再“教”其他人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还有需要值得研究的地方。包括“二次投票”一节课几次比较好?每节课最有价值的认知冲突点在哪里?“二次投票”是否有效,如何进行验证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现,将会有助于之后继续完善二次作答的流程。
自我反思可以促进自我成长,与人研讨同样也可以促进自我成长。
网友评论